更新时间:2024-06-28 14:45:49

肿瘤细胞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饮食禁忌_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护理

一、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饮食禁忌

一、饮食适宜:

1.宜吃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硒元素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豆奶。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与动物性蛋白质如牛奶同食食用可增加蛋白质的利用度,增加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的营养价值。500毫升直接食用。

  金针菇。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氨基酸,有增加组织免疫力,减少肿瘤性疾病的发生,硒元素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200g与肉片同炒食用。

  豌豆。含有丰富的淀粉,豌豆皮内含有的纤维素也非常丰富,有于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但不宜进食过多,可因产气诱发腹胀。50g与猪蹄同炖食用。

三、饮食禁忌:

1.忌吃雄性激素含量高的食物;2.忌吃抑制乱草功能性的食物;3.忌吃酒精性的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果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酒精,后者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可增加肿瘤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宜吃新鲜的水果。

  马奶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进展,不利于卵巢功能性病变的患者食用。应该避免食用。宜吃新鲜的马奶。

  鸡睾丸。有丰富的雄性激素,有促进肿瘤性疾病的发生的风险,特别是动物性的雄性激素。宜单纯吃肌肉,且以母鸡为宜。

二、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护理

  预后: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预后良好,但需长期随访。共随访12例病例,随访时间1~8.5 年,存活9 例,死亡3 例(分别在术后5 个月、5.5 个月及1 年),其中2 例系术后再次手术而死亡。3 例死亡病例中,1 例合并无性细胞瘤、1 例合并卵黄囊瘤及1 例未合并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成分,故本瘤应视为恶性潜能的肿瘤。Talerman(1987)报道全部青春期前患者不合并无性细胞瘤或其他生殖细胞成分(包括1 例对侧卵巢为环小管性索瘤),分别在上述随访期1~7 年内皆不带瘤存活良好。发生于睾丸的本瘤均为单侧,不合并其他恶性生殖细胞成分,术后不带瘤存活良好。

  但另一些病例证实,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患者合并其他恶性生殖细胞成分者,有4 例均发生在青春期后,且合并无性细胞瘤,她们的年龄分别为16,22,25 及31 岁,其中1 例16 岁的病人同时合并内胚窦瘤(Hughesdon and Kumaraeamg,1970),切除肿瘤以后5 个月复发,几个月后死于转移性疾病。其他3 例合并无性细胞瘤者,有1 例有对侧卵巢、腹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这3 例病人在外科手术及放射治疗后随访,分别不带瘤存活1,2,6 年。

三、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

  1.腹块

  逐渐增大的包块。

  2.腹痛

  肿瘤发生瘤蒂扭转而引起腹痛,并有急腹症的症状。

  3.内分泌紊乱

  出现假性女性青春期性早熟表现,阴道不规则出血。乳腺发育、多毛、阴毛生长。

二、检查

  1.内分泌检查

  出现假性女性青春期性早熟症状者,可检测到尿雌激素升高、阴道细胞涂片有雌激素影响,肿瘤切除后尿中雌激素可转为正常。

  2.遗传学检查

  多数患者均作染色体核型测定,其社会性别均为女性,性染色体组型分析呈46,XX核型。

  3.电镜检查

  在电镜下观察本瘤有两种细胞:

  (1)主要的梭形细胞(性索衍生的细胞)聚集成片,或疏松地分散在细胞外胶原纤维束之间或在胶原纤维束的外围,基板为多层包围在单细胞或群细胞外面但无性腺母细胞的同心纹特征。

  (2)生殖细胞在梭形细胞之间,与梭形细胞没有连接复合体连接它们,偶由黏着小带(又称桥粒带)连接及较少的胞质桥连接,胞质桥由局部细胞膜与毗邻的细胞之间胞质连续。

四、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诊断鉴别方法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与一般通常的性腺母细胞瘤不同的良性肿瘤,由原始的生殖细胞和类似于未成熟的支持及颗粒细胞组成。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首次由Masson(1921)描述,认为是卵黄管来源的良性肿瘤。1942年Telerman首次使用该命名并沿用至今。由于原来命名不统一或对本病缺乏认识,真正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发病年龄自新生儿至中老妇女均可发生,以婴儿及儿童最常见。

一、鉴别诊断

  1.性腺母细胞瘤

  虽然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与性腺母细胞瘤均由相同的两种成分组成,但不同点在于其排列方式不同于性腺母细胞瘤,缺乏同心圆样排列的钙化球及瘤巢基底膜处嗜酸性纤维素沉着。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比性腺母细胞瘤大,临床上无性腺发育不良,生殖器官发育也正常,染色质呈阳性,女性患者染色体核型呈46,XX。

  2.无性细胞瘤

  若本瘤以生殖细胞占优势时,可类似无性细胞瘤,但本瘤具有性索间质成分,故能区别。

 

 3.性索间质肿瘤

  若本瘤以性索间质成分占优势,向粒层细胞衍化时颇似粒层细胞瘤,向支持细胞瘤衍化时颇似支持细胞,惟其缺乏生殖细胞成分,故可与本瘤鉴别。

  4.两性母细胞瘤

  两性母细胞瘤内具有作为粒层细胞代表的Call-Exner小体,又有支持细胞组成小管作为支持细胞的代表,惟两性母细胞瘤缺乏生殖细胞成分,故可与本瘤鉴别。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饮食禁忌_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护理

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饮食禁忌_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护理

一、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的饮食禁忌一、饮食适宜:1.宜吃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硒元素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蛋白质以及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豆奶。含有丰富的植物性蛋白质,与动物性蛋白质如牛奶同食食用可增加蛋白质的利用度,增加蛋白质以及氨基酸

阅读:1973 收藏:52 分享:98


什么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性,如何预防恶性肿瘤

什么是恶性肿瘤细胞的浸润性,如何预防恶性肿瘤

摄入大量烈性酒可导致口腔、咽喉、食管恶性肿瘤的发生。肿瘤可分为良性及恶性。与良性肿瘤相反,恶性肿瘤会扩散至其他部位,而且即使切除后,仍可能复发。恶性肿瘤应尽早治疗。

阅读:1522 收藏:264 分享:87


脑肿瘤细胞治疗方法

脑肿瘤细胞治疗方法

脑肿瘤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确实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对于脑肿瘤疾病我们要及早的去做好治疗。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一些危害加快疾病的康复。那么就请小编来为大家讲述脑肿瘤的细胞治疗方法到底有哪些呢!1.手术治疗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

阅读:386 收藏:166 分享:79


滋养细胞肿瘤之葡萄胎

滋养细胞肿瘤之葡萄胎

滋养细胞肿瘤之葡萄胎作者:向阳文章来源:《生殖内分泌与妇科疾病诊疗手册》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10-1918:45:50第15章滋养细胞肿瘤提纲:第一节葡萄胎一、病因学说二、

阅读:477 收藏:465 分享:16


淋巴细胞肿瘤如何治疗

淋巴细胞肿瘤如何治疗

淋巴细胞肿瘤如何治疗化学治疗慢淋细胞绝大多数处於休止期(Go期),很少细胞处于增值周期,因此以用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为佳。2及3期病人应予化疗治疗。放射治疗目前仅用於因淋巴结肿大发生压迫症状者,或化疗后淋巴结、脾、扁桃体缩小不满意者。应积极迅速查明病因,应用抗生素治疗。

阅读:364 收藏:234 分享:58


肿瘤细胞的特点是什么

肿瘤细胞的特点是什么

良性肿瘤的具体种类很多,比常见的就是我们皮肤表面长出来的痣,当然除此之外良性肿瘤还有错构瘤、肾盂癌、母细胞瘤等。虽然说良性肿瘤一般不会扩散,对身体危害比小,但有些因素,比如说辐射、摩擦、外伤等有可能导致良性肿瘤恶化,我们生活中一定要避免能够导致良性肿瘤恶化的各种因素。那么肿瘤细胞的特点是什么?一

阅读:737 收藏:228 分享:69


循环肿瘤细胞应该怎么办

循环肿瘤细胞应该怎么办

循环肿瘤细胞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肿瘤病灶(原发灶、转移灶)脱落,大部分CTC在进入外周血后发生凋亡或被吞噬,少数能够逃逸并锚着发展成为转移灶,增加恶性肿瘤患者死亡风险。循环肿瘤细胞怎么办?让我们通过以下文章内容了解一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优势是什么CTC(

阅读:778 收藏:87 分享:35


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要点

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要点

无论肿瘤的性质程良性或恶性,患者都不远自己的身体承受这样的病痛。患者和医生想尽千方百计都希望可以消灭肿瘤,让一个生命延续下去。在肿瘤的治疗办法里,有一种叫做肿瘤细胞减灭术,这种手术适用于卵巢、盆腔的肿块。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要点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如何预防肿瘤疾病发生1、首先要保持乐观

阅读:1112 收藏:178 分享:38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症状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症状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就是卵巢肿瘤当中的一种的,而且发病率也是非常的高的,这种疾病一旦发现的话就需要长期的进行治疗的,并且现在没有根治的方法的,就算是暂时缓解病情,但是也可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症状有哪些?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卵巢肿瘤的高危人群1、有乳腺癌、肠癌、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的

阅读:859 收藏:154 分享:77


细胞淋巴肿瘤有什么危害

细胞淋巴肿瘤有什么危害

细胞淋巴肿瘤有什么危害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他们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整洁有序”。目前根据有关资料研究的状况来看,EB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人类嗜B淋巴细胞病毒与恶性淋巴瘤关系比较密切。

阅读:1862 收藏:209 分享: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