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6:00:15

沙尘暴 生态效应_沙尘暴防治措施

沙尘暴(sand-dust storm)是沙暴(sand storm)和尘暴(dust storm)的总称,是荒漠化的标志。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暴生态效应

沙尘暴的危害虽然甚多,但整个沙尘暴的过程却也是自然生态系所不能或缺的部分。

例如:1.澳大利亚的赤色沙暴中所夹带来的大量铁质已证明是南极海浮游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而浮游植物又可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减缓温室效应的危害,因此沙暴的影响层级并非全为负面。或许在另一层面来说,沙尘暴也许也是地球为了应对环境变迁的一种症候,就像我们感冒了会发生咳嗽是为了排除气管中的废物一样。为研究沙暴提供塔斯曼海养分以及其它诸多效应等,澳大利亚曾汇集了许多气候学者。他们发现澳大利亚沙暴的红色石英沉积物也可在新西兰找到,并且反而肥沃了新西兰的土地;因此澳大利亚沙尘暴所造成的养分损失却可造成新西兰土地的养分收获。

2.夏威夷当地肥沃的土壤沉积物根据分析资料也可证明有许多的养料成分也是来自遥远的欧亚大陆内部。正因为两地相隔万里,普通的风无法把内陆的尘埃吹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因此正是沙尘暴,把细小却包含养分的尘土携上3000米高空,穿越大洋,再播种一般把它们撒下来。

3.科学家还发现,地球上最大的绿肺——亚马孙盆地的雨林也得益于沙尘暴,它的一个重要的养分来源也是空中的沙尘。沙尘暴能把盘石变得葱葱郁郁的秘密在于,沙尘气溶胶含有铁离子等有助于植物生长的成分。此外由于沙尘暴多诞生在干燥高盐碱的土地上,沙尘暴所挟带的一些土粒当中也经常带有一些碱性的物质,所以往往可以减缓沙尘暴附近沉降区的酸雨作用或土壤酸化作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王自发先生曾说:“沙尘暴的确降低了酸雨的酸性。”

沙尘暴的成分是带有负电荷的硅酸盐,能中和酸雨中的氢离子,减轻酸雨危害。但很少有人知道,沙尘暴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

沙尘暴对人类有益的一面,除了人们公认的造就黄土高原以外,碱性的沙尘进入大气中可以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中和,达到抑制酸雨的效果。科学家已经测算出沙尘暴对酸雨的影响,即沙尘及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使中国北方降水的pH值增加0.18~2.15,韩国增加0.15~0.18,日本增加0.12~0.15。此外,它从沙漠地带带走的营养成分落到海洋,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SiO3 2- + 2 H+ = H2SiO3↓

沙尘及其土壤粒子的中和作用使中国北方降水的pH值增加0.8~2.5,韩国增加0.5~0.8,日本增加0.2~0.5。如果没有沙尘的作用,那么很多北方地区的酸雨危害要严重得多。”也因此,沙尘暴虽然危害甚大,却也是地球自然生态当中的一个必经的过程,因为自人类有史以来,便有沙尘暴的出现了。只是我们应该更积极的找寻异常沙尘暴频率发生的机制,以真正解决异常气候变迁所对于环境的危害性。

“沙尘暴也做好事。但是总体而言,沙尘暴弊大于利。”

沙尘暴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4.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5.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6.在沙漠地区种植适宜沙漠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如沙棘等,形成地被植物层,从而改善地被环境,固定土壤,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7.在沙漠边缘种植乡土品种的低矮灌木和小乔木,改善植被分布。

个人防护要点:

1.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

2.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4.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

5.发生强沙尘暴天气时不宜出门,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

沙尘暴监测方法

作为一个深受沙尘暴之害的国家,中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沙尘暴监测站。这个监测站位于中国西部省份宁夏,占地2平方公里。据称,这个监测站将在沙尘和沙漠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是一个沙尘暴多发的国家。每年春季,长江以北地区都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中国大大加强了防治沙尘暴的努力。不仅遍及全国各地的3000多个气象站被用来协助监测沙尘,而且通过卫星和雷达系统来搜集数据资料。

沙尘暴生态效应_沙尘暴防治措施

沙尘暴生态效应_沙尘暴防治措施

沙尘暴生态效应沙尘暴的危害虽然甚多,但整个沙尘暴的过程却也是自然生态系所不能或缺的部分。例如:1.澳大利亚的赤色沙暴中所夹带来的大量铁质已证明是南极海浮游生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而浮游植物又可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减缓温室效应的危害,因此沙暴的影响层级并非全为负面。或许在另一层面来说,沙尘暴

阅读:1273 收藏:144 分享:56


沙尘暴形态特征_沙尘暴分类

沙尘暴形态特征_沙尘暴分类

沙尘暴形态特征1.风沙墙耸立大陆强沙尘暴多从西北方向或西方推移过来,也有少数从东方推移过来。几乎所有的沙尘暴来临时,我们都可以看到风刮来的方向上有黑色的风沙墙快速地移动着,越来越近。远看风沙墙高耸如山,极像一道城墙,是沙尘暴到来的前锋。2.漫天昏黑强沙尘暴发生时由于刮起8级以

阅读:1170 收藏:270 分享:69


内蒙古沙尘暴如何预防沙尘暴的危害

内蒙古沙尘暴如何预防沙尘暴的危害

近日,内蒙古被沙尘暴袭击了,沙尘暴是指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使空气浑浊大气能见度显著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沙尘暴的来袭,我们的肺部是受伤最为严重的部位。面对沙尘暴我们怎么预防它的伤害呢?2015年7月28日下午5时,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

阅读:1122 收藏:199 分享:68


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预防沙尘暴的危害的方法

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预防沙尘暴的危害的方法

一、沙尘暴对人体有什么危害1.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与颗粒物粒径和形态有关。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越长的小颗粒物,越容易进入呼吸道深处,危害越大。从医学上讲,大颗粒物容易被鼻腔吸入支气管和气管,受到咽喉阻挡,沉积在上呼吸道。但它可通过纤毛运动,被推到

阅读:41 收藏:236 分享:76


北京遭遇最强沙尘暴,沙尘暴天气宜吃白色食物

北京遭遇最强沙尘暴,沙尘暴天气宜吃白色食物

烦扰京城市民一天的飞絮昨晚被沙尘抢了头条。昨日,13年来最强沙尘入京,多个监测站点PM10小时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达到重度污染。黄沙来袭,有市民表示:闻起来都是沙子的味道。那么,沙尘暴天气应该吃什么食物?专家称,沙尘暴天气宜吃白色食物。银耳:比雪梨更适合体寒者养肺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阅读:1254 收藏:118 分享:54


怎样预防沙尘暴,沙尘暴来袭要注意哪些问题

怎样预防沙尘暴,沙尘暴来袭要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其强度由高到低可依次分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三个等级。澳大利亚的研究则显示,沙尘暴可能与该国哮喘高发密切相关。沙尘携带细菌侵袭身体沙尘暴可造成烟尘与粉尘携带细菌侵入人体呼吸道,危害健康。二、应对沙尘暴的方法1.沙尘暴来临时不要躲到大树下,广告牌或危险的建筑物旁边,防止大风刮倒砸伤自己,也不要躲到电线杆下面,防止触电。

阅读:875 收藏:128 分享:62


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我们要怎样防治沙尘暴的形成

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我们要怎样防治沙尘暴的形成

一、沙尘暴的形成原因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风是沙尘暴产生的动力,沙、尘源是沙尘暴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是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除此之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

阅读:1344 收藏:96 分享:41


沙尘暴来袭应如何防范?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注意什么

沙尘暴来袭应如何防范?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注意什么

沙尘暴来袭应如何防范沙尘暴来袭应注意避险,及时关闭好门窗,携带好口罩或纱巾等防尘用品。沙尘天气空气比较干燥,应多喝水,多吃水果。沙尘天气结束后,如感到呼吸系统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什么是沙尘暴沙尘暴是指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使空气

阅读:186 收藏:232 分享:31


沙尘暴主要危害

沙尘暴主要危害

沙尘暴主要危害沙尘暴天气是中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

阅读:316 收藏:155 分享: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