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3 09:44:11

犯罪心理 学,犯罪心理学的学派理论

一、犯罪心理学的分类

  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1、狭义的犯罪心理学:

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2、广义的犯罪心理学:

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范围颇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确定:

  ⑴把什么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说来,有以下5种人的心理和行为:

  ①犯罪人,这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②一般违法人,指实施了违反刑法,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和违反治安法规的行为而又为治安部门所处理的人

  ③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④揭露与惩罚犯罪的有关人员,这主要是指司法部门人员,这方面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办案质量

  ⑤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和监狱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罪犯犯罪心理矫治的成效。

  ⑵研究哪些课题。犯罪心理学(广义的)研究课题十分广泛,

  ①犯罪心理结构

  ②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③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

  ④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⑤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⑥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如个体犯罪的心理预防,犯罪侦查心理和审讯、审判心理以及罪犯矫治等问题)以及其它有关课题。

二、犯罪心理学的学派理论

历史与理论

  1872年,R.von克拉夫特—埃宾的《犯罪心理学》是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在犯罪心理学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人类学家C·龙勃罗梭的《犯罪者论》。犯罪心理学发展初期的明显特征是犯罪的实证研究。此后,出现了各种学派和理论。

犯罪生物学理论

  代表人物是龙勃罗梭,他最早将犯罪原因归为人的体征和心理素质,认为犯罪者有与普通人生来就不同的因素。这一理论后来虽把环境等因素考虑在内,但重点仍在人的生物学因素上。

精神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立足于两点:一是从“里比多”(性力)这一假说出发,研究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等心理发展阶段,从里比多的巩固阶段的整体性行为倾向来研究犯罪者犯罪的原因;二是研究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精神结构,认为作为违法行为因素最重要的反社会人格,是由于本我、自我、超我的发展不健全所形成的,并且以此为基础对犯罪行为分类。

情绪障碍理论

  代表人物是W·希利,他认为违法行为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人之所以产生违法行为,是由于:①幼儿、少年期中有亲子关系的情绪障碍,由于爱的抑制而产生的消极情感;②自我表现的欲望及自我满足受到抑制的情感;③幼儿期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异常的欲望,青春期的不稳定冲动及其欲望;④人际关系中的自卑感和不适应感;⑤基于幼儿期体验的罪恶感,从而产生的无意识受惩罚的欲望等等。

自我同一性危机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E·H·埃里克森。他认为,人的自我的形成,是在人生各个时期中,借助每个发展阶段的完成而逐渐进行的;违法行为是由于青年期中角色混乱,使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不全的情况下产生的。

犯罪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是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他认为,犯罪行为与亲社会行为和神经症相同,都是学习得来的,犯罪行为的获得、维持、变化及其消失的基本作用原理,都是以经验为媒介,通过学习而得到的。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

对犯罪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

  包括研究体型-性格与犯罪的关系,染色体变异-性格异常与犯罪的关系,内分泌失调-情绪障碍与犯罪的关系,脑电图紊乱-意识障碍与犯罪的关系,血型-人格类型与犯罪的关系等等。这方面的研究大量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美国犯罪心理学家提特斯说:“我们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只有依靠生物学家、精神病学家、内分泌学家、脑电学家等的共同努力才能面目一新。”这位犯罪心理学家还指出:“社会应当承认,如果我们希望树立这样一种对待犯罪心理的态度,这种态度既有社会科学的根据,又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当代最新的生理学、医学科学、心理学的成就相结合,那么我们的犯罪心理学就能以崭新的姿态,在20世纪末之前出现”。

对犯罪者人格和人格变化的研究

  许多犯罪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犯罪者特定的人格特征和这种人格特生的由来。他们将犯罪者人格的各个方面与未犯罪者进行系统比较,从而试图确定犯罪者的人格特征。他们所指的人格内容很广泛,如雷蒙认为:“人格即是个人的全部,包括智慧、性格、本能内驱力、情绪稳定性、态度、兴趣、气质、社会性和个人的仪表,以及他的一般社会效能”。“它是一个对环境起调节作用的心理体系”。研究犯罪者人格问题的犯罪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的犯罪心理发展到人格的改变,表明这个人的犯罪心理已经定型。要矫正这种心理定型了的人格,需要做极其精细、复杂、长期的工作。所以,对罪犯的人格变化的研究,是犯罪心理学上一个十分细微与深入的课题。日本犯罪心理学家出根淳还指出:“过去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只限于探讨人的犯罪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即是基于生理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所以,过去都集中于对犯罪心理的个人因素一社会因素的探索与讲座在犯罪人格论建立以后,犯罪心理学就出现了新的面貌。这样,就在犯罪者的人格问题的讨论中开阔了犯罪心理的具体研究途径。”

 

 对犯罪行为社会学习机制的研究

  有些犯罪心理学家在50年代流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犯罪行为同其他一切社会行为一样,也是由学习而获得的。他们致力于提示或阐明个体产生犯罪行煌 社会学习机制,提出了多种犯罪行为的学习理论,如埃森克的条件性回避反应理论,萨瑟兰的不同接触理论(亦称为分化性联结理论),伯杰斯等人所提出的犯罪行为操作性学习理论,A·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费尔德曼的完整学习理论等。

 

 对产生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的研究

  有些犯罪心理学家认为,犯罪心理的产生要源主要在于犯罪者的社会性缺陷。社会性缺陷不是个人所造成的,而是环境的产物。他们致力于研究造成社会性缺陷的环境因素,提出了种种形成犯罪者社会性缺陷的理论,例如美国的希利及其妻子提出了情绪障碍理论;雷克利斯提出遏制理论;米德等人提出社会标定理论;米勒等人提出亚文化理论;塔克和昆尼等人提出冲突理论;科恩提出对抗理论;克洛瓦德和奥林提出不同机会理论等。

四、犯罪心理学的相关书籍

  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特别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这里推荐30犯罪心理学入门书籍供大家学习参考。

  1、犯罪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美)巴特尔。

  2、犯罪心理学梅传强主编/2010年07月/法律出版社。

  3、犯罪心理学(第五版)罗大华主编/2007年07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犯罪心理学熊云武编着/2007年0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是法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之一。

  5、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王锐编着/2010年03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6、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张明主编/2004年04月/科学出版社。

  7、犯罪心理学林少菊主编/2008年09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为提高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8、犯罪心理学(第二版)刘邦惠主编/2009年07月/科学出版社。

  9、犯罪心理学导读水利水电出版社。

  10、犯罪心理学张保平,李世虎编着/2006年02月/公安大学出版社。

  11、犯罪心理学魏建馨,张学林着/2003年02月/南开大学出版社。

  12、犯罪心理学(第四版)张保平,李世虎编着/2006年02月/公安大学出版社。

  13、青少年犯罪心理-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张理义主编/2009年05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14、犯罪心理学(第二版)栗克元,吕瑞萍主编/2009年09月/郑州大学出版社。

  15、犯罪心理学/21世纪心理学教材系列2004年02月/科学出版社。

  16、犯罪心理学(警官高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张晓真。

  17、犯罪心理学习题集严圭,吴宁主编/2005年10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18、现代法学教材:犯罪心理学梅传强主编/2007年02月/中国法制出版社。

  19、犯罪行为研究方法--司法心理学系列(美)哈根(Hagan,F.E)着;刘萃侠,罗震雷,黄婧等译/2009年02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犯罪心理学阅读材料严圭,吴宁主编/2005年10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21、解读心理学与犯罪透视理论与实践(现代西方犯罪学译丛)(英)马吉尔着,张广宇等译/2009年03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2、青少年犯罪行为分析与矫治--司法心理学系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3、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美)特维着,李玫瑾等译/2005年04月/公安大学出版社

  24、审讯和供述心理学手册(英)古德琼森(Gubjonsson,G.H.)着,乐国安,李安等译/2008年01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5、歧路人生:犯罪心理专家评大案胡杰着/2006年01月/群众出版社。

  26、自白的心理学——司法心理学系列(日)浜田寿美男着,片成男译/2006年03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7、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李玫瑾着/2010年02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8、犯罪动机与人格(一般着作)刘建清着/2009年11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学派理论

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的学派理论

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犯罪心理学发展初期的明显特征是犯罪的实证研究。对产生犯罪心理的社会性缺陷的研究有些犯罪心理学家认为,犯罪心理的产生要源主要在于犯罪者的社会性缺陷。

阅读:968 收藏:20 分享:57


四大心理因素引发犯罪心理

四大心理因素引发犯罪心理

唯我独尊引发犯罪据法官介绍,多数独生子女罪犯原来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对孩子处于服从地位,结果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所欲为,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他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

阅读:144 收藏:46 分享:3


犯罪心理学上课讲义兰心网・心理学考研

犯罪心理学上课讲义兰心网・心理学考研

全名:犯罪心理学上课讲义和犯罪心理学全程上课录像配套。―――――――――――――――――――――――――――――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史&nbsp

阅读:45 收藏:100 分享:39


中国第四代罪犯的犯罪心理特征(上)

中国第四代罪犯的犯罪心理特征(上)

在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的二十世纪末的今天,犯罪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公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犯罪率虽然相对比较低,但犯罪率的持续增长也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犯罪心理学家试图从犯罪心理结构这一微观领域入手,探索出一条阐释犯罪原因的新路子,费尽苦心将犯罪依性别、年龄、罪类

阅读:110 收藏:53 分享:26


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2005-9-2611:38:00犯罪心理的主要内容:导致过失犯罪行为的心理即过失犯罪心理主要是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其他心理因素,如法制观念淡漠,缺乏

阅读:957 收藏:305 分享:227


涉毒罪犯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矫治(6)

涉毒罪犯的心理特征及其心理矫治(6)

(二)在心理矫治的内容上,应当体系化、综合化开展,不能仅就行为、思维、认知、情感、人格等某一个单独的方面进行治疗。吸毒者产生的心理依赖,并不是单纯的某一思想或某一行动上发生偏差,这种变化偏差甚至已经渗透到行为、认知甚至人格结构。因此切实有效的戒毒方法应该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范畴,建立一个包括行

阅读:345 收藏:94 分享:55


犯罪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

【图书目录】第二版前言前言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第二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历史回顾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二章现代西方犯罪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第一节犯罪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第二节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犯罪行为第三节道德认知

阅读:478 收藏:103 分享:186


电视剧《犯罪心理》

电视剧《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是一部心理悬疑惊悚剧,一班精英汇集在一起,分析全国最棘手的罪犯的心理,并在他们再次施暴前预测出他们的下一步的行动。特别探员JasonGideon是这个小组的头,他是FBI最顶尖的行为分析专家。其他专家包括:特别探员SpercerReid博士

阅读:26 收藏:94 分享:95


犯罪心理第五季

犯罪心理第五季

犯罪心理第五季剧情简介・・・・・・犯罪心理第五季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它主要的剧情讲述了犯罪心理第五季:上季最后一集中,H老大的命运牵动着大叔控们的心。如果一整个假期你都在担心Hotch的命运的话,不要着急,结果即将揭晓。第五季第一集将会从

阅读:813 收藏:68 分享: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