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19:01

盗汗的症状 ,盗汗的分型症状

一、盗汗的定义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 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症。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此名,中医认为盗汗多为肾阴虚所致。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 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很大。

二、盗汗的分型症状

  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 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 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 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 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三、小儿盗汗的症状

  小儿出现盗汗,首先要及时 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导致高热的因素。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对于脾虚易感儿,中医多主张积极治疗其本,即健脾补气固本,以减少或杜绝呼吸道再感染的发生。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气、扶正固表、益气养阴。

  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种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尤其多见。但盗汗并非是佝偻病特有的表现,应根据小儿的喂养情况,室外活动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否有活动性佝偻病。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 特点。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要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综上所述,凡是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以及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仔细观察小儿,综合分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四、盗汗的自我养护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 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 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盗汗的症状,盗汗的分型症状

盗汗的症状,盗汗的分型症状

一、盗汗的定义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阅读:1932 收藏:77 分享:30


盗汗的症状 盗汗的3种程度表现

盗汗的症状 盗汗的3种程度表现

盗汗的症状:轻型盗汗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

阅读:346 收藏:48 分享:158


盗汗的原因,盗汗的症状有哪些

盗汗的原因,盗汗的症状有哪些

这是一个非常多女性盗汗的常见原因。盗汗也是艾滋病毒感染的一种症状。盗汗是某些癌症的早期症状。从8%到22%的人服用抗抑郁药药物有盗汗的情况。即使小儿偶尔有一二次大盗汗,也不必过分担心,盗汗所丢失的主要是水份和盐份,通过每日的合理饮食是完全可以补充的。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盗汗,对因肺结核引起盗汗,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

阅读:1753 收藏:295 分享:15


盗汗的症状

盗汗的症状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时时汗出,称为“自汗”;在睡眠中出汗、醒后即止,称之为“盗汗”。盗汗与自汗也可同时存在。专家表示,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汗出。那么盗汗的症状是什么。盗汗的症状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

阅读:976 收藏:239 分享:90


阳虚自汗盗汗怎么治疗,阴虚自汗盗汗的症状

阳虚自汗盗汗怎么治疗,阴虚自汗盗汗的症状

一、阴虚自汗和盗汗是什么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盗汗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

阅读:397 收藏:82 分享:36


晚上全身出汗的原因,盗汗的症状是什么

晚上全身出汗的原因,盗汗的症状是什么

由于孩子缺钙或缺少了某些微量元素,身体就会容易出汗,有时跑步之后总是会大汗淋漓,尤其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上会冒很多汗,这是因为孩子缺钙,或因为元素的缺失而导致的症状。晚上全身出汗的原因比较多,这让很多家长一筹莫展,不知道孩子出现了什么样的

阅读:702 收藏:55 分享:97


产后盗汗的症状

产后盗汗的症状

产妇由于产后体内留有大量水分,或者是在生产分娩过程中或之后出血过多都会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产妇在产后一周时间内,有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的现象,但是新妈妈们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属于生理性产后盗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这种大量出汗的现象,也就是产后盗汗的持续时间过长,那么就需要引起产妇们的重视。

阅读:701 收藏:89 分享: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