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17:07:14

界首彩陶

安徽阜阳界首 特产

界首彩陶介绍

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界首,民风淳朴,文化底蕴丰厚。这里的剪纸、年画、陶器等民间艺术渊源流长,散发着浓烈的泥土芬芳,界首彩陶更是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着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界首彩陶主要分布在安徽颍河界首段南岸,当地村民都以冶陶为生。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窑烧陶的历史。唐代,因与唐三彩产地洛阳为邻,界首三彩刻花陶器的问世,更是轰动一时。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其独特的造型艺术,依然保持着古老的风韵。

界首彩陶的造型多以圆形为主,这种圆形有两个含义:其一,“陶”有“掏”之谐音,“圆”有“团团圆圆”之寓意,二者结合,即为掏个团团圆圆。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带盛行嫁娶之时女方必陪嫁一件三彩陶坛的习俗,圆形陶坛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鹊、莲花鲤鱼等图案。其二,圆形陶器要比其他形器的容量大,实用性更强,而且烧制也不易变形。

界首彩陶的制作原料,取自淮河流域特有的淤泥,这种淤泥经河水冲刷后,具有坚韧的弹性和可塑性,便于塑造千变万化的形态。在造型上,界首彩陶遵循曲直结合、变化与统一的审美特色:轮廓线大量运用弧线,千变万化,极度夸张。侧面看,坛罐底部到颈部都是由弧线组成,充分彰显腹部饱满、丰硕的视觉效果。而颈部至口部则运用少许直线,与弧线映衬。这种以弧线为主、直线为辅的设计,可谓点到为止,恰到好处,从而体现曲中有直、柔中有刚的意蕴美,形成了界首彩陶统一、协调、均衡和安定的美感。

界首彩陶走过了三个衍变阶段。首先是素烧陶,先民们用柴草低温烧制出没有釉彩的陶器,自然而成的条纹成为独具美感的装饰纹样。第二阶段则是刻花期,先民们开始用陶轮拉出千变万化的陶胎;晾干后,施白土于胎面,以铁签或竹签刻画花鸟鱼虫于胎面,再施釉彩窑烧。其内容多为自然界之花鸟,坛罐颈部或底部均刻有以花为主题的二方连续图案,故称为刻花陶;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形成三彩釉色,故此被称为三彩刻花陶。第三个阶段则是刻画期,随着题材的丰富,除花鸟鱼虫外,界首彩陶还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诸如《破洪州》《战秦琼》《铡美案》等等传统戏剧场景都被搬上了陶坛;而表现技法上,则充分运用剔、刻、刮等手法,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刻画主题更加鲜明。其装饰技法主要表现两个特色,一是刻画工具的特殊性,以刀、针代笔,剔、刻、刮并举,使画面产生黑、白、灰艺术效果;这一传统技艺目前在国内制陶界尚无他例。二是区域民间艺术的兼容性,既秉承了唐三彩遗风,又兼容了当地木版年画的线刻表现形式,吸收了界首剪纸线面结合的特点,信手刻画,毫无雕凿之匠气,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这一彩陶装饰技法一直沿续至今。


中文名:界首彩陶

出处:安徽省界首市田营镇

著名窑工:卢山义,王京胜,卢群山

  • 爬出精彩新世界

  • 俗话说“七坐八爬周会走”,爬是婴儿身心发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扭动着圆滚滚的身体,爬出了一番新天地!我家娃开始学“爬”了那天早晨,我一觉醒来,发现娃正爬在床上仰着个小脑袋望着我,不哭不闹,一脸的无辜,我知道——一定是又尿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小褥子上又是一片狼藉。于是,我忙去找干净的裤子、

  • 宝宝眼中的“真彩世界”

  • 发现,源于醒目视线最近小宝妈妈常向我“抱怨”:你家聪聪好象挺机灵的,玩具掉了会去找,还能跟着大人的嘴型发音,我家小宝就不及他了。俩小孩都是同月出生的,为什么“醒目”程度不同呢?我想应该是和他们的视敏度不同有关吧,因为良好的视觉刺激能让宝宝更快地记忆并形成认知。DHA:作用始于高含量记得编辑过的文章中

  • 宝宝多彩立体的世界

  • 刚出生,细心的妈妈可能发现,婴儿靠近鼻侧的眼白要比靠近耳侧的眼白小得多,看上去像个小对眼,于是十分担心。随访的医生告诉妈妈,和头的大小相比,现在的婴儿两眼间的距离会显得比较宽,加上他的手臂比较短,只有使眼球转向鼻侧来聚焦,形成好像对眼或轻微

  • 五彩缤纷的橡皮泥世界

  • 1318个月橡皮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石一样,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不知从什么时候,宝宝开始喜欢上可以千变万化的橡皮泥。没错,橡皮泥打开了宝宝的想象空间,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石一样。看着宝宝快乐地把玩着手中的

界首彩陶做法大全

HASH:c24ed989fe81165e5675cd7e05907b83e342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