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10:37:3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三理”养生说

BY:Madge 2024-08-15 10:37:38 304 ℃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3种效应观。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二是静养之道,就是适当休息,可减少消耗,怡神健体;三是食养之道,就是均衡营养,可使饮食有节,二便通畅;四是居养之道,就是起居有常,可使精神愉快、情绪安定。守此四者,如能“不妄作劳”、慎房事、节情欲、避外邪、重内调,辅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药物治疗,则可以“健康长寿,度百岁乃去”。今天看来,这种单纯生理养生,可说是浅层次的保健养生。>>>>健康长寿想像养生第二层是心理养生。一是调摄情志,二要修养德行。因为人的情志活动和道德修养,对人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所谓“情志”,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因素,是人受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反映。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激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如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所以要重视调摄情志。而调摄情志,最重要的是“情贵中和”,“莫大忧愁,莫大哀思”,保持心境平和。内则七情无扰,真气内存,五脏六腑气血调和流通;外则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无机可乘,邪不可干,使身体内外调和,从而达到百病不生。这是保健养生的内在因素。所谓“德行”,就是道德行为。孔子说“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所以说,调摄情志,修养德行是保健养生统摄全局的第一大法。这种心理养生可以说是深层次的保健养生。第三层是哲理养生。所谓“哲理”养生,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保健养生观就是符合这一观点的。所谓“六然”就是“自处超然”,超凡脱俗,超然达观;“处人蔼然”,与人为善,和蔼相亲;“无事澄然”,澄然明志,宁静致远;“处事断然”,不优柔寡断;“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其所以;“失意泰然”,不灰心丧志,轻装奋进。所谓“四看”,就是“大事难事看担当”,能担当得起;“逆境顺境看襟怀”,能承受得了;“临喜临怒看涵养”,能宠辱不惊;“群行群止看识见”,能去留无意。这样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王夫之一生是在艰难困 苦、颠沛流离中生活的,他能够活到74岁,这与他安贫乐学、著作等身、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清白的政治操守,以及他晚年重视哲理养生,而得到精神慰藉是分不开的。他这种哲理养生,可说是达到了高层次的保健养生境界。上述“三理”养生,其重点、方法会有生理、心理、哲理和浅、深、高三个层次的不同,但其基本方法并不矛盾,而其效应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自身健康,延年益寿。故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中医养生小常识-中医养生的一些知识-中医养生的方法-冬季养生保健三招-中医针灸

一、中医养生的一些知识1、衣不过暖:穿衣服、戴帽子千万不要过于温暖,但是也不能太过单薄,因为如果过暖容易引起感冒,而过冷则会容易引起受寒。戴帽子千万不要过于温暖2、食不过饱: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饭后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3、住不过奢: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4、行

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养生常识

一、秋季养生之鼻子干燥怎么办1、按摩迎香穴:防面部神经麻痹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若干次。因为在迎香穴位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合处。按摩此穴既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2、鼻外按摩:促进鼻黏膜血液循环用

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养生知识

一、中医养生养生观养生法则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深度思想其一,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就像鱼在水中,水就是鱼的全部

Hash:251287dc59f3abcc726410484cb639dd3067b59c

【声明】本文由用户Madge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