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7 18:24:2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了解多发性丘疹型血管角皮瘤伴海绵状血管瘤

BY:Oriel 2024-08-17 18:24:22 55 ℃

多发性丘疹管角皮瘤伴海绵状血管瘤大家了解吗?能够认识过早的认识到这些知识对以后的病情是很有帮助的。还不懂的朋友请听下面详细解说。

左肩散在20余个粟粒至黄豆大红色或暗红色丘疹,部分丘疹表面有角化;另有一蚕豆大淡青色皮下结节表皮的部分区域呈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真皮乳头内有多数扩张的含有大量红细胞的毛细血管(HE染色x100)图2多发性丘疹型血管角皮瘤伴海绵状血管瘤患儿皮损组织病理像

患儿男。5岁。

主诉:左肩部起多个红色丘疹40余天。

现病史:40余天前家人发现患儿左肩部有2个粟粒大红色丘疹。随后邻近部位渐出现20余个类似的红色丘疹,渐增至绿豆黄豆大,无自觉症状,部分皮损擦破后易出血。发疹前局部无外伤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一艘隋况好,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皮肤科检查:左肩部散在20余个粟粒至黄豆大红色或暗红色丘疹,压之不褪色。部分丘疹表面有角化;局部另可见一蚕豆大淡青色皮下结节,质软且有弹性,无压痛注射器刺入结节后可回抽出血液。身体其他部位皮肤未发现红色斑点或丘疹。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

腹部B超检查:肝、胆、脾、胰、肾未发现异常。

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左肩部红色丘疹)瘤体两侧的表皮突向下延伸,包绕了大部分瘤体。真皮乳头内有多数扩张的含有大量红细胞的毛细血管,其上方表皮部分区域呈角化过度及棘层肥厚。

组织病理诊断:血管角皮瘤。

诊断:对于皮损区青色皮下结节,因患者家长拒绝行活检术,而未能行组织病理检查,仅根据其临床特点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最后诊断:多发性丘疹型血管角皮瘤伴海绵状血管瘤

治疗:分2次在局麻下行双波长脉染料激光治疗,术后创面愈合良好。目前仍在随访中。

简介:血管角皮瘤可分为肢端型(Mibelli型)、阴囊型(Fordyce型)、局限型、泛发系统型(Fabry型)和丘疹型共5种类型。根据本例患儿的发病部位、皮损特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可不考虑肢端型、阴囊型和泛发系 型血管角皮瘤。局限型血管角皮瘤常在出生时即有,也可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年期,好发于下肢和足部,皮损为多数大小不等暗红至蓝黑色丘疹或结节,局部可并发海绵状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等。本例患儿的皮损特点也不符合局限型血管角皮瘤。丘疹型血管角皮瘤可在任何年龄和部位发生。下肢较常见.皮损常为单个鲜红色或紫蓝色、表面有角化的丘疹,但丘疹型血管角皮瘤也有皮损多发并呈带状分布的报道。根据本例患儿的皮损表现,诊断为多发性丘疹型血管角皮瘤。对于本例患儿的多发皮损,笔者采用双波长脉激光治疗取得了良效.目前正在进一步随访中。

大家通过以上的了解,想必大家现在对血管瘤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希望大家能够有效的早期的预防血管瘤。如果您身边的朋友不幸得了血管瘤疾病,请及时有效的就医,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治疗。

草莓状血管瘤的影响,草莓状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的区别

一、草莓状血管瘤类型对于部位的影响一、面部草莓状血管瘤这是婴儿面部草莓状血管瘤,面部是草莓状血管瘤最常见的部位,且很多孩子的面部草莓状血管瘤犹如这个孩子,累及了办张脸,而草莓状血管瘤大部分刚开始仅有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红点,有的家长受到一些非专业医生的误导,认为草莓状血管瘤可自行消退,因此,等到其自

海绵状血管瘤的危害,这些症状就是海绵状血管瘤

这种含铁血红蛋白是脑皮质型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病人癫痫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护理

一、什么是脊髓海绵转血管瘤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少见,国内外报道不多。随着磁共振检查的广泛应用,其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认为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是隐匿性脊髓血管畸形的一种,占脊髓血管性疾病的5%~12%,可发生于脊髓的不同部位。其起源及机制同颅

Hash:a692242a51c5fc37b7d8b5c4c42035d30446cc55

【声明】本文由用户Oriel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