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3 23:14:58

红细胞 白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哪些,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有什么作用

一、红细胞白细胞低的原因有哪些

红细胞偏低的原因

  生理性变化:妊娠中、后期的稀血症。

  失血性贫血:内脏出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溶血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蚕豆病、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贫血、先天性溶血性黄疸等),后天获得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碎片综合征、药物性溶血性贫血:奎宁、奎尼丁、非那西丁等,毒物性溶血性贫血:苯、铅、砷等,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等。

  造血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白细胞低的原因

  1、白细胞减少症常见为血液病,发病年龄为任何年龄都有可能,不限制性别。

  临床上可以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续性两种情况,但是一般第一种为多见,第二种为化学因素,物流因素等药物导致。

  比如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中医学里认为,白细胞的减少症与患者的心、肝、脾、肾脏都有关系。

  里面跟脾脏,肾脏尤其为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因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2、感冒也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血液系统疾病是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造血停滞等。

  其特点是除了出现白细胞减少外,常常还同时合并有其他血细胞的减少,如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一般而言,白细胞轻度减少是没必要过度的担心的,前提是中性粒细胞不少于1.5×10^9/升,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易感染。

  3、服用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时,最严重的反应是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一般情况下,少数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可出现白细胞减少。

  临床上轻者可无明显症状,仅有乏力懒动,较重者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不振,偶有发热。

  如白细胞总数降至3×109/升,中性粒细胞低于35%以下者,应考虑停药或改用其他抗甲状腺药物。

二、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作用有哪些

       一、

红细胞的作用

运输

  红细胞含有血红素(hemoglobin),其具有缓冲的作用。血红素十分活跃,它既能和氧结合在一起,也能和二氧化碳结合。因此,其主要工作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免疫

增强吞噬作用

  纳尔逊(Nelson)用肺炎球菌和梅毒螺旋体等进行体外实验,发现被相应抗体致敏的肺炎球菌或梅毒螺旋体,只有在含补体、红细胞及白细胞的混合物中,80%~95%能迅速被吞噬而从液相中消失;若缺少红细胞,则在较长时间内仅有少数被吞噬。1956年Nelson又将抗体调理过的肺炎球菌注入猴体内,获得的结果与体外实验相同,100%的肺炎球菌粘附于红细胞。粘附的复合物较悬浮于血浆中游离的复合物更易被吞噬。

  某些病毒在体内也能粘附于红细胞,从而被吞噬消灭。免疫粘附可以增强吞噬作用4~5倍。红细胞还能阻止癌细胞在循环中播散,因在外周血中癌细胞遇到红细胞比遇到白细胞的机会多500~1000倍。

  当癌细胞表面结合有抗体与补体时,则可通过红细胞表面的C3b受体,使癌细胞粘附于红细胞,故容易被吞噬细胞捕捉与吞噬,从而防止癌细胞的转移与扩散。

红细胞还有吞噬细胞样的功能

  另外,红细胞还有吞噬细胞样的功能,在其细胞膜表面具有过氧化物酶,该酶是典型的溶酶体酶,它可起着巨噬细胞样的杀伤作用。

免疫粘附作用

  免疫粘附是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C3b结合后,可粘附于灵长目或非灵长目的红细胞与血小板上,这一现象统称为“血细胞免疫粘附作用”。红细胞之所以具有免疫粘附作用,是因其表面具有C3b受体。

  该受体为糖蛋白,分子量为205 000。红细胞上的C3b受体占血循环中C3b受体总数的95%以上。因此,血循环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遇到红细胞比遇到白细胞的机会多500~1 000倍。所以,红细胞清除免疫复合物的特性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不及的。

  梅多福(Medof)等的体外实验结果也支持上述推测。他们将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与人血细胞悬液混合并孵育,然后测定各类细胞结合免疫复合物的数量,结果发现红细胞结合了82.8%~84.8%的复合物,而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别只结合了8.3%~15.2%和1.6%~5.8%的复合物。

防御感染

  红细胞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免疫粘附后,不仅可以通过过氧化物酶对它们产生直接的杀伤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吞噬细胞对它们的吞噬作用。因此,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以看作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因素之一。

其他功能

  目前已知红细胞具有以下免疫功能:

  1、识别携带抗原;

  2、清除循环中免疫复合物;

  3、增强T细胞依赖反应;

  4、效应细胞样作用;

  5、促进吞噬作用。而这些免疫功能的生理学基础即为红细胞免疫粘附作用。

二、白细胞的作用

  成年人白细胞数为每立方毫米5000~9000单位 ,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50~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占0.005~0.01,单核细胞占0.03~0.08,淋巴细胞占 0.20~0.40。幼儿血液中白细胞数高于成年人。不同生理状态(如妊娠期)会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有炎症时,血中的白细胞数明显增加。各类白细胞的防御保护作用各不相同。

1.吞噬作用

  吞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之一。对于其要消灭的对象无特异性,在免疫学中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强,嗜酸性粒细胞虽然游走性很强,但吞噬能力较弱。

2.特异性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也称免疫细胞,在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所谓特异性免疫,就是淋巴细胞针对某一种特异性抗原,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抗体或进行局部性细胞反应,以杀灭特异性抗原。血液中淋巴细胞按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类。

3.嗜碱性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不长,主要在组织中发生作用。

三、红细胞偏低怎么预防

  首先应做好婴儿喂养指导。母乳中铁虽不够,但其吸收较好。如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选用强化铁配方奶喂养。或及早在食物中加铁,呼吁食品部门,进行工业化生产,制造强化铁的婴幼儿食品,可在牛奶、谷类、面粉中加入硫酸亚铁。如在1000ml牛奶中加硫酸亚铁0.06g等于纯铁12mg,就能满足婴儿的需要。铁的吸收若按10%计算,则小儿时期的推荐供给量为10~15mg/日,青春期女孩为18mg/日。

  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声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

  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750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对于儿童与成人,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我国农村以谷类、淀粉类饮食为主,有些地方钩虫病流行,必须引起重视,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动物饮食,因即使在谷类中加铁,其吸收量亦不如动物食品。

  做好健康检查工作,定期进行贫血普查,以便早期治疗轻症病儿。对于血红蛋白在110g/L的正常低限的婴儿,亦应给予铁剂3mg/kg?d,共服3个月。实验证明,其中部分婴儿应用铁剂后血红蛋白轻度上升,说明这类婴儿中亦有存在轻度缺铁现象的,必须及纠正。

  预后良好,经用铁剂治疗,一般皆可痊愈,若能改善饮食,去除病因,极少复发。对于极重症患者,有时因抢救不及时,可能造成死亡。合并严重感染及消化不良常为致命的原因。对于治疗较晚的病儿,贫血虽然完全恢复,但形体发育、智力发育都将受到影响。

四、白细胞低吃些什么食物

一、植物类食物

  花生、大枣、核桃仁、山药、枸杞子、丁香、小茴香等。

  例如,大枣就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

  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为了提高白细胞,可适当多吃。

二、食用菌类

  蘑菇、香菇、平菇、银耳、灵芝、猴头菇等。

  研究表明,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

  类似地,如灰树花能“疗虚劳”。

  采用灰树花萃取物,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52人,结果显效(白细胞总数增加2000/毫升以上)的有11人。

  进步(白细胞总数增加1000~2000/毫升)的有12人,好转(白细胞总数增加500~1000/毫升)者21人,近期有效率为84.6%,白细胞平均提高1028/毫升。

三、动物类食物

  海参、蜂王浆、羊奶、鸡蛋、鸽蛋、鳗鱼、甲鱼、鹅血、鸡血、鸭血、乌骨鸡、羊肉、羊肚、牛肉、牛或羊骨髓等。

  例如,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

  有报道说:一位70多岁的老妇胡某,因乳房癌,后又发生肺癌,年高体弱,白细胞仅1000/毫升,既不能手术,又不能化疗,老人只得试服鲜蜂王浆,10多天后,白细胞升至5000/毫升。

红细胞白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哪些,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有什么作用

红细胞白细胞偏低的原因有哪些,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有什么作用

一、红细胞白细胞低的原因有哪些红细胞偏低的原因生理性变化:妊娠中、后期的稀血症。失血性贫血:内脏出血、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溶血性贫血: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蚕豆病、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贫血、先天性溶血性黄疸等),后天获得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阵

阅读:1373 收藏:218 分享:62


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正常的注意事项

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正常的注意事项

一般的情况下,红细胞低,但是血红蛋白正常是因为缺铁引起的。血红蛋白是短评史的重要指标,如果血红蛋白正常的话,就是没有贫血的症状。红细胞又叫血红球,生于骨髓之中,主要以蛋白质和铁为原料,其次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比如铜、叶酸等。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正常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是比较多的。如果出现了红细胞低血红蛋白正常得现象,也不用过于着急,慢慢调理即可。

阅读:1626 收藏:94 分享:37


红细胞偏高的原因,红细胞增多怎么办

红细胞偏高的原因,红细胞增多怎么办

一、红细胞增多的原因1、相对性增多:由于某些原因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得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如连续剧烈的呕吐、大面积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都会导致红细胞偏高。此外,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会引起红细胞增多。2、绝对性增多:由各种原因引起血

阅读:1180 收藏:194 分享:53


红细胞偏高什么原因,红细胞有什么作用

红细胞偏高什么原因,红细胞有什么作用

2、引起红细胞继发性增多的原因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组织缺氧有关。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运送氧气,红细胞的90%由血红蛋白组成。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阅读:845 收藏:183 分享:24


尿检红细胞高,什么因素导致红细胞偏高

尿检红细胞高,什么因素导致红细胞偏高

因为肾脏、膀胱或输尿管会导致血红细胞进入尿液,从而使尿液中的红血细胞数目增多。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在尿液常规检查时,如在显微镜下一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超过5个,或12小时尿爱迪计数红细胞超过50万,而肉眼不能觉察者称为显微镜下血尿。

阅读:500 收藏:58 分享:25


尿检红细胞高_尿红细胞偏高的治疗方法

尿检红细胞高_尿红细胞偏高的治疗方法

正常尿液中,一般无红细胞或仅有个别红细胞。

阅读:1462 收藏:165 分享:9


体检红细胞偏高正常吗,红细胞为什么偏高

体检红细胞偏高正常吗,红细胞为什么偏高

2、致使红细胞继发性增多的因素由各种因素致使血液中红细胞绝对值增多,多与机体循环及安排缺氧有关。综上所述,关于血液中红细胞偏高的现象,要活跃应对,尤其是关于一些可能导致红细胞偏高的疾病,要尽早清晰病况,活跃采取相应的医治办法。

阅读:924 收藏:298 分享: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