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9:08:17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38.5℃认准孩子打点滴的节点

BY:Scarlett 2024-07-16 19:08:17 309 ℃

  其实人体体温在38.5℃以下,口服药物即可退热,当体温超过38.5℃高烧不退时,静脉点滴退热才是正确的选择。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感冒发烧患者大幅增加,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输液打吊瓶,因其见效快、疗程短而深受青睐,但是现在,很多人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输液。专家提醒,实际上,大部分感冒发烧根本用不着输液就能恢复。患者如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只为了好得快点,就要求医生频繁打吊针,不但可能对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加重肺部负担。

  常打吊针易患“输液病”

  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几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无论小感冒还是其他什么病,人们总以为输液打吊针最保险又省事,但却有可能成为一种“输液病”。姜希林指出,“输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时,喜欢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病如果不输液就不太容易治愈。

  因为输液的药量相对更大一些,而且不经过胃肠道吸收直接进入液,效果可能更明显。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医院输液,一天一般只输一次,这样就会造成本来应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输入的药量一次性输入了体内,输完后血药浓度要达到一个高峰,但过一段时间浓度就会降低,这样就造成血药浓度不稳定,以后就可能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频繁输液可影响肺部过滤功能

  专家介绍说,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溶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但其实市场上销售的不少输液药品含有的不溶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姜希林指出,药品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

  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来都是通畅的,这些颗粒积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气交换不够,人体呼吸困难。颗粒堵在血管里无法被清除出去,这时身体自动地采取第二个处理办法,就是将这些颗粒包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团块。输液时如果经常输不合格的药品,肺里就会积聚很多这样的团块,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同时可能影响全身的氧的供应。

  感冒发烧38.5℃以下尽量口服药物退热

  一些医院为了迎合患者想早日康复的心理,纷纷亮出维生素类药物或能量合剂类药物的输液用药招牌。那么,打吊针和吃药哪个更好呢

  专家认为,一般的治疗原则应当是:“药能口服不要肌注;能肌注不要静点。”有位患感冒的患者,想快点治好病,选择在家静点,结果发生过敏反应,医药费花去上万元。其实人体体温在38.5℃以下,口服药物即可退热,当体温超过38.5℃高烧不退时,静脉点滴退热才是正确的选择。

  此外,吃药相对于输液来讲要便宜得多,而且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

  而在加药过程中无菌操作也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污染,如针管、针头消毒不严,加药环境不消毒、不清洁,更难以避免的是瓶塞微粒、玻璃微粒随加药针头进入液体,当这些污染进入人体内后,自然而然成了人体潜在的“杀手”。

38.5℃认准孩子打点滴的节点

其实人体体温在38.5℃以下,口服药物即可退热,当体温超过38.5℃高烧不退时,静脉点滴退热才是正确的选择。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感冒发烧患者大幅增加,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输液打吊瓶,因其见效快、疗程短而深受青睐,但是现在,很多人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输液。专家提醒,

从点点滴滴培养孩子的能力

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也能培养孩子合群及合作的意识。通过劳动,孩子能建立自我服务及服务他人的意识。可让孩子观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并向孩子作介绍,告诉他各种景观的名称、特点、功用、季节变化等,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电视的画面不是固定的,因此这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训练他的记忆力。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触觉感知力和视觉分辨力,让孩子学会分类。在辨认颜色的过程中,宝宝的视觉智能不断地受到刺激,充分发挥他的视觉能力,培养他的辨别和观察能力。

孩子的灌输还需点点滴滴和风细雨

幼儿像一张白纸,画出什么样的图画,全凭父母一双手。良好品德的养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入人心需要从小灌输。对于正在语言发育、思维形成阶段的幼儿来说,讲故事、念儿歌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我们成年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听的故事、背的古诗、唱的歌曲,在头脑中的印象十分深刻,几十年之后还能倒背如流、记忆犹

【声明】本文由用户Scarlett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