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0:12:0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劳动法中保护怀孕妇女权益的相关规定

BY:Marmara 2024-06-28 10:12:09 715 ℃

孕妈在职场的权益早已超出了道德的范围,受到法律的保护。了解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知法用法,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职场妈妈须知的权益

一、关于孕妇的聘用保护的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法》: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第42条的规定(见下)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4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②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③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3、女职工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号)

二、关于女性职工的劳动保护相关制度:

1、工资保护制度:

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孕妇享有不被降低工资的权利在我国,工资分配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

职场妈妈劳动强度也受保护

2、劳动强度保护:

女职工在孕期禁止从事铅、贡、苯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制药作业中从事抗癌药物及乙烯雌酚生产的作业,作业场所放射性物质超剂量的作业,人力进行土方和石方的作业,强体力作业,伴有全身强烈振动的作业、工作中需频繁弯腰、下蹲、攀高的作业和高处作业等。(《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3、关于女职工的劳动时间安排保护制度:

《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不得延长劳动时间,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怀孕女职工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和适当减轻工作。

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期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算作劳动时间,即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矿工处理。对在生产第一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地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

4、怀孕期间工作安排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

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司法解释:夜班劳动,一般是指在当日二十二点至次日六点这段时间内从事劳动或工作。);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产前检查《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七条规定第三款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应当算作劳动时间。”单位不应当以此为理由扣发工资。

劳动法中保护怀孕妇女权益的相关规定

孕妈在职场的权益早已超出了道德的范围,受到法律的保护。了解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知法用法,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职场妈妈须知的权益一、关于孕妇的聘用保护的制度: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

怀孕初期运动方法

怀孕期间血液循环加快,尤其夏天,孕妇在运动中非常容易出汗,腿脚也常常浮肿。怀孕初期运动方法第一节,足尖运动姿势:准妈妈坐在椅子上,两脚踏平地面,脚尖尽力上翘,翘起后再放下,反复多次,注意脚尖上翘时,脚掌不要离地。

怀孕期间五个方法教孕妇如何对付孕期疲劳

孕妇在最初怀孕的几周里,无论昼夜,都会感到疲劳,90%的准妈妈会感觉懒散、浑身无力。这首先是孕妇体内激素所导致,胎盘分泌出很多孕妇必需的激素,它们被输送给身体各处,使身体像是一个发电站。研究睡眠的专家发现,在总有疲劳感的孕妇的血液里,有一种

Hash:9f5daf1252ab23d43cfc74972f450b175825205d

【声明】本文由用户Marmar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