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8 19:09:35

劳动法 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有什么消除方法

一、运动性疲劳

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自本世纪以来,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运动应激性代谢加强的负效应可能是运动性疲劳发生的根本原因,如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它们通过多种渠道可能引起肌纤维结构完整性、能量供应、神经体液调节等的改变,导致运动肌肉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所以,运动能力下降即疲劳发生是其必然结果。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变化: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人体的各个部位,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都能产生疲劳。根据研究结果,将躯体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是指缺乏动机、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或募集发生改变。外周疲劳包括接点传递、肌肉点活动和肌肉收缩活动能力下降。这里仅阐述躯体性疲劳。

二、运动性疲劳有什么消除方法

(1)恢复显性疲劳方法:目的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常用方法有:拉伸,慢跑,温水和桑拿浴,理疗,按摩等。

(2)恢复隐性疲劳方法:目的是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加强机体的合成代谢功能,使机体尽快恢复。方法主要有:睡眠,放松练习和音乐疗法。

(3)食补法:在运动疲劳后,合理补充营养。饮食中要有较充分的糖、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C,B1,B2,E等对疲劳的消除有重要作用。同时各种高能运动饮料、电解质运动饮料及一些营养滋补剂等对体力恢复也有益。

消除运动疲劳的方法很多,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是很局限的,必须综合应用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由上可知,尽管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有很多,但是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话,效果都不是非常理想的。因此,只有综合混杂使用这些方法,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这个结果也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最后,希望大家在平时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好,尽量必然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三、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1、能源物质的消耗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分解供能,当跑至60-80米处,无论是一般运动员还是世界优秀运动员都会出现跑速降低的现象,即出现了运动性疲劳。究其原因是体内储存的高速率供能物质——磷酸肌酸被大量消耗,人体运动中需要的能量不得不依靠糖的无氧酵解,由于糖本酵解供能的速度约为磷酸肌酸的二分之一,所以跑的速度出现了下降。

2、代谢废物的积累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大强度的运动中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中大量堆积所致。例如在800米跑的运动员中,能量供应的主要途径是糖的无氧本酵解。运动中产生的乳酸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影响运动能力。①阻碍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处的传递。②抑制磷酸果糖激酶减慢糖酵解过程。③H+可代替肌钙蛋白中的钙,降低肌肉的收缩能力。④H+作用于脑,引起疼痛、恶心、定向障碍等严重副作用。⑤抑制脂肪组织内敏感脂肪酶的活性,限制自由脂肪酸进入血液。

3、内环境的失调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大强度的运动中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所致。例如在高温下运动员进行大运动量活动,致使不能继续运动时,给予饮水仍不能缓解,但饮用含0.04-0.14%的NaCl水溶液对疲劳就有所克服。

4、保护性抑制根据巴浦洛夫学派的观点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各种内外感觉器接受的大量信息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其长时间兴奋导致能量消耗过多,当消耗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产生抑制,这对大脑皮层具有保护作用。在长时间的运动中这可能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因素。

5、突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大强度的运动中,能量供应不能以足够的速率满足运动的需要,或是肌肉力量下降,也可能是兴奋-收缩偶联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发生疲劳,这些因素之间的变化不呈线性关系。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过程,形如一条链的断裂现象。

四、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和表现

首先,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变化是导致运动性疲劳的因素。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与自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紧密相关。身体素质就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各器官功能的下降,必然影响到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譬如长时间的肌肉活动导致肌肉功能下降时,力量、速度等素质就自然会下降且会感到疲劳;在耐力性运动中如果心肺功能下降,承受耐力负荷的能力自然会降低,人体也就降低了工作能力而感觉疲劳。

其次,在运动中体内能源贮备的减少,能源物质转换速度减慢和身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降低,这无疑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原因。由于人体经过长时间持续运动,使体内三大能源系统中的能源物质磷酸肌酸(CP)、糖元和脂肪消耗较多,可降低到最低点。能源贮备的消耗和减少,能量供应不足,会引起各器官功能的下降。加上肌肉活动时的代谢物(如乳酸等)的堆积及水代谢变化等影响,使机体工作能力下降而出现疲劳。再次,精神意志也是与疲劳密切相关的因素。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进行的。神经系统的功能下降,神经细胞的抑制过程的加强,都会使疲劳加深。但是,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意志对人体机能的潜力的充分动员关系极大。当人类在生命遇到危险时或人们所从事的工作任务。从事的运动足以引起一种激动高昂的情绪时,尽管他们早已精疲力尽,他们还能继续表现出非常高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这种狂热激情,在通常情况下是做不到的。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运动项目与内容导致疲劳的原因侧重面会有所不同。有些运动项目运动时肌肉工作的能源供应靠有氧无氧混合供能,如中跑也要求供能快,除化学能源短暂供能外,主要靠食物能源,整个过程缺氧程度较深,在负氧债中进行。所以导致疲劳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堆积过多(如乳酸)及因氧债造成内环境稳定性失调;而在有氧供能且供能缓慢的运动,如长距离跑等耐力项目则可能主要是体内能源物质消耗过多而引起疲劳。

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有什么消除方法

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有什么消除方法

一、运动性疲劳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自本世纪以来,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运动应激性代谢加强的负效应可能是运动性疲劳发生的根本原因,如代谢基质的耗竭、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

阅读:126 收藏:264 分享:37


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运动性疲劳怎么办

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运动性疲劳怎么办

有一些人在运动的时候或者是运动结束以后,就会感觉到非常的疲劳,这种疲劳感觉很多时候都是正常的,都是身体的一种疲劳的反应,但是有一些时候疲劳却不是正常的,是运动性的疲劳,大家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节,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方法

阅读:1564 收藏:56 分享:74


运动疲劳睡眠不好 改善运动疲劳的5种方法

运动疲劳睡眠不好 改善运动疲劳的5种方法

自我判断最容易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是自我感觉的标准,在运动过程中感觉很累了,可以慢慢减少运动量,或者休息一下,阻止运动性疲劳的发展。睡眠不好经常运动,睡眠质量还是不好的话,属于运动性疲劳。切记,睡前运动导致兴奋睡不着,不属于运动性疲劳。头还有点晕晕的,运动能力明显比之前的下降,这也是运动性疲劳的表现。

阅读:1551 收藏:908 分享:478


运动性疲劳_运动性疲劳有什么消除方法

运动性疲劳_运动性疲劳有什么消除方法

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及变化: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运动项目与内容导致疲劳的原因侧重面会有所不同。

阅读:1855 收藏:258 分享:67


运动性疲劳的机理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有哪些

运动性疲劳的机理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有哪些

一、运动性疲劳的简单概述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早在1880年,莫索(Mosso)就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此后,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

阅读:1464 收藏:264 分享:25


腰肌劳损做什么运动好,腰肌劳损的康复运动方法

腰肌劳损做什么运动好,腰肌劳损的康复运动方法

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9多用热敷,每天拿个热水袋,在腰部热敷一段时间,很有好处四、腰肌劳损的康复运动方法1、腰肌劳损的预防要加强腰背部肌肉的锻炼。

阅读:81 收藏:146 分享:2


运动性疲劳的机理_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有哪些

运动性疲劳的机理_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有哪些

心理性疲劳在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中,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是密切联系的,故运动性疲劳是身心的疲劳。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解决运动员疲劳状态,为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做出更多的努力。

阅读:199 收藏:278 分享:33


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就自动终止吗 退休后继续上班是劳动关系吗

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就自动终止吗 退休后继续上班是劳动关系吗

按照法律规定,职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退休后到单位上班双方建立了民事领域的劳务关系,领取的是劳务报酬,退休职工不能享受工伤保险的相关待遇。依据劳动合同法等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劳动关系自动解除,所以,不论是否办理退休手续,均不再是该单位职工,单位不再支付工资。

阅读:2620 收藏:62 分享: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