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4:11:3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无休止的“教育”会让孩子失去安静能力

BY:Kiran 2024-07-16 14:11:34 676 ℃

科学家认为,儿童天生有安静的能力。可惜的是,常常因为家长喋喋不休,见缝插针的“教育”,儿童的身心丧失了连接,影响他们健康成长。作为父母,看看自己有没有成为一名“破坏者”吧。

每天早晨,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要在各个区域做游戏。有些小朋友东逛西看,这个材料摆弄几下,那个材料看一会儿,短短十分钟可以换五六个操作材料,即使提醒他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仔细看看也没用;有的小朋友随便走进哪个区域就一屁股坐下来,一直在同一个位置,有时明显发现他对手中的操作材料没兴趣了,提醒他可以看看、试试别的,但也没什么效果;也有的小朋友则有序地一样一样操作,充分玩过以后还跟老师或者同伴交流几句。

很显然,这是三种类型的孩子。第一种往往是家长常说的“我的孩子真是一刻也不停”――不会安静的孩子。在家里表现为玩具摊了一地,好像很热闹,但其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想玩什么;第二种是大人口中的“乖小囡”――过于安静的孩子。表现为不太活跃,能长时间保持同一活动,甚至没事情做的时候只是发呆,也不对大人提出需求,是“乖”过头的宝宝;第三种则是动静相宜的孩子,玩的时候放得开,静的时候收得住。

不管是东走西逛的孩子,还是一屁股坐在那里没兴趣也不换地方的孩子,其实都属于安静能力缺失。

无休止的“教育”让孩子失去安静能力

曾看过一位大学老师写的关于孩子安静能力的文章。文章讲到,她在听一场童声合唱演出时,座位旁边两个5、6岁的小朋友在快乐地嚷嚷,直到独唱部分清澈的高音在剧场上空回旋,小朋友突然安静下来,进入了音乐。不少大人“抓住时机”鼓励孩子好好学钢琴,一下子把孩子从音乐中拽了出来。结果,孩子恢复打闹。当台上表演一首印第安童谣时,孩子听得聚精会神,家长又“抓住时机”用很学术的语言,给孩子介绍民族知识。孩子又失去了欣赏音乐的兴趣。

每当孩子沉浸在音乐中,家长就见缝插针地讲道理――同样的情况,家长中并不少见。常常见到有孩子拿着自己画的画,兴冲冲地给家长看,家长大赞一番后,就摆出很专业的架势说:“宝宝,这说明你画画的时候一定心情很愉悦。美术史上,画画还有很多个派别……”或者是给孩子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孩子意犹未尽地沉浸在故事中,家长则意犹未尽地抓紧时间给孩子开讲人生大道理:“这个故事说明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很费解,为什么家长就这么急着要把他眼中的世界刻印到孩子的脑中。123下一页尾页

性别教育_性别教育教案

性别教育教案性别教育需要引起重视才行,那么性别教育教案有哪些呢?正常情况下,3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树立男女的性别概念了,那时他就开始知道有男女之分了(此时期就可以简单地进行性别教育),而只有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才真正形成性别角色意识。而6-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从幼儿期过渡到青春期,孩子的聚焦点也集

启蒙教育家教启蒙教育家教中心启蒙教育家教首选第一家教

科目学龄前启蒙教育课程导学名校大学生专业教师外教海归No.1教员杨佳璐上海电力学院财务管理11-15详情陆伟同济大学(嘉定)机械11-15详情郭荔上海师范大学(

“棍棒教育”“宽松教育”哪种教育更好?

中国的“棍棒教育”和西方的“宽松教育”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呢?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个疑惑。不过小编认为,这两种教育都有自己的益处,家长应该吸取长处,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不要盲目跟从。一堆

Hash:4bc90f903be55a5abe585b0a3b7061b48277b3df

【声明】本文由用户Kiran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