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6 13:53:4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如何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Y:Vicky 2024-07-16 13:53:49 945 ℃

从小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可开阔宝宝视野,增进宝宝学识。那么父母应该从何时开始培养宝宝阅读的习惯,怎样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从小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可开阔宝宝视野,增进宝宝学识。那么父母应该从何时开始培养宝宝阅读的习惯,怎样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在我们的生活周遭,无时无刻都与文字、符号做最直接的接触,例如每天会阅读报纸或杂志,走在路上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招牌、宣传广告,进入餐厅会按着菜单点菜、打开信箱会收到邮件或广告单,看公车站牌知道到哪儿去该搭几路车及在哪一站下车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别人在传达什么讯息,我们可以怎么做等。这些只是阅读、识字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也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否则会生活的很辛苦,跟不上社会的脉动。然而,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经过学习、练习才会的。但阅读能力并不需要等到入学之后才开始培养,学前阶段在家中就可以开始进行,使孩子从小就有一个阅读的环境,养成阅读的习惯。多年前卖乐器的一句广告词告诉我们:「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同样的,我们也可以说:「喜爱阅读好处多!爱书的孩子会更好!」现在就来探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阅读的好处

1、结合既有的生活经验:童书中的故事多是以孩子生活经验中熟悉的事情、动植物、或自然界的现象等为主,以简洁、饶富趣味的文字,优美的插图或图片呈现,别具吸引力,让孩子对书有兴趣,愿意和书做朋友。

2、获得知识,增加智能:家有幼儿的父母亲常有的经验,就是孩子常会问一连串「为什么?」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有时真令大人招架不住或不知如何回答才恰当。其实这正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他们对生活环境中的点点滴滴感到好奇,想一探究竟,而拼命发问。带他们进入书的世界,帮助孩子知道获得知识的途径,并从中获取各种知识与常识,认识在不同时间(历史、现在、未来)空间(城乡、国内外)内人与物体的情景。

3、给予想象的空间:想象是创造的原动力(如若干年前飞上天空只是幻想,却经由有心人不断的钻研、试验终而能成功的翱翔天际),孩子的想象力丰富,书中的内容正好提供了想象与幻想的空间,或许因此让孩子发掘兴趣,做更深入的学习,或有从事创造发明的意愿,使梦想成真。

4、了解文字可以代表事物:如藉由制作字卡贴在家中的用品上(如冰箱),帮助他们将物品与文字做一联结。另外,也可让孩子了解阅读是可以把日常所说的话语写下来,帮助他们理解文字与口语的联结可以创造故事,叙述经验(情绪、游玩、学习新事物等),领悟阅读的价值和乐趣。

5、培养思考、推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故事的内涵常 会包括一些两难困境(该不该爬树救小猫;爸爸禁止我爬树)、价值模糊(未告知他人即借用物品--尚不能分辨人我之别,或认为用一下下就还没关系)或孩子在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在百货公司中走失),作者固然提供了他的想法与价值观来解决问题,孩子亦可经由阅读的过程或大人的引导,将自己融入故事中来思考「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我会怎么做?」

6、阅读治疗:当孩子遭遇情绪上的困扰或适应的问题时,故事书有时可以成为纾解的一种方式。因为故事中的主角可能也有类似的问题,让孩子有同病相怜,「我跟他一样,我并不孤独」的想法,因而产生认同感,看完内容之后也能以类似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7、变化气质:多读书能多吸取知识,增广见闻,学习他人成功、失败的经验,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态度,待人处事的方式,久而久之自然能充实个人的内涵,使言谈有物,内盈而外华。

12

培养宝宝阅读习惯不同阶段的宝宝习惯不同

导读:培养宝宝阅读习惯首先要清楚不同阶段的宝宝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要针对宝宝的特点来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一般来说一岁以前的宝宝都是看图识物,直到1-3岁才会有直观的提问,3-5岁以后开始会表演故事。一岁以前看图识物在小雪学会独坐以后,我们就开始了她人生中看

陪宝宝阅读让宝宝习惯

两位妈妈意识到宝宝贝贝旺盛的求知欲,在专家的指导下,将可爱的童话书引入了他们的视野。第一次阅读,宝宝贝贝如何表现,妈妈们又是怎样引导的?早期阅读宝宝两三个月时,妈妈和外婆已开始给他看彩色图片,贝贝的妈妈也试着在睡觉前给她读童话故事。

亲子阅读值得提倡轻松培养宝宝阅读习惯

现在很多家庭的孩子比较少,但是孩子少家长付出的心思并不少,因为每个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尤其是暑期,在暑期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因此,在教育的方方面面也是十分关注。暑期阅读是值得提倡的,如何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除了

Hash:8d5a847c82400374d1a64a03414b498668658410

【声明】本文由用户Vicky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