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0:52:02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老年常见心理疾患 老年期综合征

BY:Dulcea 2024-07-01 00:52:02 4974 ℃

老年期综合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术语,它涵盖了老年期的许多常见病认知功能损害、失禁、视听缺陷、骨质减少(骨质疏松骨折)、跌跤、运动功能受损、溃疡营养不良

如过度服药等综合征,是由于此症包含多种病因、累及多种疾病,因只有多维度的治疗方能使病人恢复最佳的功能状态。

20世纪90年代,临床上对老年期抑郁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从而带来了适应症治疗手段的扩大和结局的好转。最关键的一点,这些都来自于对“老年期综合征”这一概念的正确把握。

此外,也正是由于把老年期抑郁症看做为一种综合征,才使得异常症状在社区老年居民中普遍存在,而任何诊断的“抑郁症”却很少。其实抑郁症状,还有抑郁症,都很常见。

这一般是由于亲人亡丧引起,也可以是近期的某种疾病发作后出现的绝望感,有的是自觉健康每况愈下,也可以是恐惧症和抑郁症发作后继发出现的绝望。

人到老年,由于健康下降、收入减少、丧偶等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使得老年人情绪低落沮丧、痛苦,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及自责自罪心理,甚至有自杀行为

“万事空落,百无聊赖”,食欲、性欲和躯体症状都可使抑郁状加重。

调查表明,没有工作和退休的老人中,有过抑郁体验的占40%~48%。再有,情绪和健康的关系密切,焦虑、抑郁可抑制肠胃蠕动和消化腺体分泌,导致食欲减退心率加快,压升高,血糖增加。

严重疾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发生,与情绪不良有关。还有,抑郁、焦虑和躯体疾病交叉,同时出现症状。

(1)食欲明显降低,体重明显减轻。

(2) 失眠,尤其是早醒;而且醒后不容易再入睡。

(3)缺乏精力,很容易疲劳

(4)出现明显的坐立不安,来回踱步,或者不停地运动、说话、叫喊;或者出现明显的动作迟钝,说话费力,甚至完全不动或不说话。

(5)对工作、娱乐、日常活动和性生活丧失兴趣,体验不到愉快的感觉。

(6)感到自责,或感到自己有罪。

(7)感到注意力难以集中或思维困难,思维迟钝难以做出决定等。

(8)脑子里反复想到死或自杀,或已有自杀行为,病情已有两周以上。

重病情的或危害人身安全的要到医院治疗。

让病人宣泄感受,聆听辅导,帮助病人丢掉思想上的谬误,纠正其偏激和自怨自艾的想法,以新的人生观去面对生活。

这期间病人亲属的态度极为关键,纵使病人不接受、不领情,也不要放弃。支持和鼓励永远是良方。

安排患者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写信、打电话、熨衣服,去学校接孩子,逛商店,会见同事。

一旦又投入到原来定所放弃的活动之中,抑郁控制就会削弱。但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绝不可期望在一夜之间就烟消云散。

写日记是抵御抑郁懒散的一种方法。

做事情,为自己进行评价,看克服困难的程度。

安排能使自己愉快的活动,例如郊游、参观名胜古迹等。

安排恢复精神活动,如散步做饭、体育活动。

寻求有吸引力的事情,如读书、看录像,可以从沮丧心情中解脱出来。从日常生活寻找责任与欢乐的平衡,就会使心情愉快。

焦虑症状时老年人睡眠障碍,易激怒,与青年人焦虑障碍症状十分相似。

唯一例外的就是强迫障碍,常担心自己做不该做的事,畏惧、紧张,有恐惧感,易受惊吓,坐立不安,难入睡,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等。

有些老年人在年轻时也曾类似症状发作。老年人身上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时还有自杀倾向。

心理指导:在医生的指导下药物治疗,在心理医生辅导下进行心理治疗,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帮助亲属制订切实可行的配合方案。增强自信心,自我松弛,逐渐增强心理承受力。自我反省,必要时进行发泄以缓解和拜托焦虑。自我刺激,找一本有趣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用这种方法忘却痛苦。防止胡思乱想,增强适应能力自我暗示催眠;以用手举着一本书高声朗读等方法促使自己入睡。经过医疗用药、心理治疗,老年人最终会从焦虑中拜托出来。

中老年心理健康 中老年的心理疾患

人的心理由于长期强烈紧张,或持久心情低落,或有超负荷的各种压力,就引起了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又名神经症性抑郁症。患有此症者,多数是由社会环境、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个人的心胸狭窄所形成。患了抑郁症者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无能为力。抑郁者的自我评价下降,伴有自责,甚至有罪恶感。④容易把两个孤立的事物或事件看做是普遍的。出现抑郁症的原因也与个体高度的成就需要相关。

专家谈中老年心理 中老年心理健康

首先要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深刻了解自己。悦纳自我要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不管是好的、坏的,成功的或失败的。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发展自我,把握自我。控制自我是主动、定向地改变自己心理品质特征和行为的心理过程。有效的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途径。一个人无论家有多富、官有多大,都要保持良好心态。

​中老年心理健康,中老年的心理疾患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中老年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史在中国心理学界也有只重视儿童发展而忽视成年与中老年心理的倾向。在中国,有关中老年心理学和养生学的思想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近代中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Hash:c3e5d850779e939952c41c2ea22ca3fce43a3e01

【声明】本文由用户Dulce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