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08:42:1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散瞳是什么意思,散瞳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BY:大叔18岁 2024-07-18 08:42:10 1804 ℃


一、散瞳是什么意思

  散瞳是什么意思?散瞳是验光之前采取的一个可以麻痹睫状肌的步骤,麻痹之后,睫状肌就会失去调节的作用,散瞳的作用原理如下:

  1、眼睛中的睫状肌具有使晶状体变凸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可以使患者的屈光感增强,会直接导致无法将假性近视的成分除去,就会使得验光的结果不准确。

  2、尤其是青少年近视患者,其眼睛的调节能力较强,所以散瞳就成为验光之前的必要步骤,这样会使近视度数更加准确。

  3、现在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长时间或姿势不佳造成的眼睛肌肉疲劳,但往往表现症状类似于近视,经过散瞳可以将这部分假性近视因素去除,避免镜片度数不准确造成对眼睛的伤害。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假性近视症状是可以消失的。

  4、除了近视之外,远视患者也要进行散瞳,这是因为一部分远视患者存在斜视弱视的问题。经过散瞳,能将远视度数配得更加准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弱视斜视

二、散瞳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散瞳后注意事项有哪些?散瞳的时候会将眼睛中的睫状体暂时麻痹,散瞳之后,麻痹的症状可能还在持续,散瞳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散瞳期间,将处于近距离视力逐步恢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避免任何强光的照射,尤其是太阳光的刺激。如果要进行户外活动,最好佩戴遮阳帽或是太阳镜。

  2、在散瞳没有完全恢复之前,要避免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看电脑

  3、在散瞳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模糊或是用眼模糊的现象,如果没有明显的不舒服,尚且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感觉不对劲,要赶紧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4、散瞳期间,会出现一些脸色上的改变或身体上的不适,比如脸色发红,头疼发热便秘恶心,幻视兴奋,水肿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阿托品不良反应,应马上停止服药并询问医生。

  5、即使停止服用药物,瞳孔也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这段时间需要注意用眼,避免眼睛劳累。

三、散瞳的危害有哪些

  散瞳的危害真的存在吗?很多家长在散瞳之前,都担心散瞳会影响到孩子的视力。首先,散瞳存在危害这种说话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相反,正是有了散瞳,才使得患者的度数可以测量地更加精准。

  第一,散大的瞳孔是可以完全恢复的,所以不必担心散瞳会对视力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二,散瞳不仅是一种调节手段:可以调整睫状体,从而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同时也是一种治疗的手段,通过散瞳可以有效治疗假性近视和调节性内斜视

  第三,以下情况不能散瞳。

  1、青光眼患者不能散瞳,容易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

  2、疑似青光眼患者,如果发现出现前房浅、眼压偏高的情况,最好也不要进行散瞳。

  3、青少年在验光之前一般要进行散瞳,如果是40岁以上的患者,由于其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已经减弱,没有必要再进行散瞳了。

四、哪些情况适合散瞳

  (1)15岁以下小孩,由于其眼调节作用很强,而且年龄小调节越强,如果不将调节麻痹,验光结果误差极大,所以必须散瞳。一般用强效的散瞳剂-阿托品。

  (2)16-30岁的近视,16-40岁的远视,第一次验光都需要散瞳,但可以使用中效散瞳剂-后马托品。第二次及以后配镜时,可根据情况散瞳或不散瞳。

  (3)对比较复杂的屈光不正,如度数比较高的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等,散瞳验光比较准确,如不散瞳误差比较大。

  (4)某些诊断性验光,眼底及屈光闻质均正常,而视力较差,需要用验光手段来排除有无屈光不正时,需散瞳验光

  (5)对小瞳孔验光后,视力矫正不好或者有屈光间质混浊,应进行散瞳验光。

  (6)青少年视力减退或视力不稳定(视力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应当散瞳验光。

散瞳的危害 散瞳对视力影响很大

散瞳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视力,对于少年的成长也是很不利的。双方的瞳孔缩小,到婴儿,可见老年人梅毒,脑桥病变。

散瞳的危害,散瞳对视力影响很大

一、散瞳的危害1、散瞳的目的是解除眼睛疲劳,让紧张调节的肌肉放松,这样验出的屈光度才是准确的。如果散瞳后裸眼视力能够达到1.0,那就是“假性近视”,在短期内能治愈,比如药物、针灸、埋耳针及理疗仪器的使用,可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疲劳缓解,视力恢复到正常状态。如不想治疗,只要让眼睛眺望远方,注意休

散瞳后注意事项 散瞳验光的注意事项

但应注意在强光下进行遮挡,减少紫外线的摄入。散瞳验光后待瞳孔恢复原状时,应再插片试镜一次经过复验,最终确定屈光度数,用以配镜。散瞳的恢复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散瞳的方法以及使用的药物来定。

Hash:2e543a805b2236d18b364773132ae1159e9be488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