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2 17:21:0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溺水急救处理措施

BY:大叔18岁 2024-08-12 17:21:03 715 ℃

这个现象是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件事情,每年到了夏季的时候很多人怕热,这个时候就会选择到水边游泳什么的,但是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说出现溺水身亡的人也很多,这个都是由于人们不知道 在溺水的时候该了解的一些急救措施,如果我们知道如何来自救,或者是如何来他救,那么就可以保住一条命,溺水的时候该如何来进行急救?下面我们来看看。

必知的溺水安全知识有哪些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

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溺水急救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溺水急救处理措施有哪些

一、报警:在场人员大声呼喊、报警。

二、他救:水性好者尽量脱去外衣、裤及鞋袜,迅速游至溺水者附近,从其后方前进,用左手握其右手或拖住头部用仰泳方式拖向岸边,也可从其背部抓住腋窝推出。不会游泳者切忌用手直接拉溺水者,而应在现场找一根竹竿或绳索,让他拽住再拖上岸,否则溺水者会把救护人员拖入水中。

三、自救:具体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努力使口鼻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气浅而吸气深,稍浮于水面待救。也可憋住气尽量不吸气,以免呛水。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因举手反使人下沉。若因腓肠肌痉挛而致淹溺,立即呼救,自己将拇趾屈伸,并采用仰面位,浮出水面。

四、医疗措施:救出水后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污泥、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牙关紧闭者按捏两侧面颊用力启开。 呼吸微弱或已停止时,立即口对口吹气和心脏挤压。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时间要长,不要轻易放弃,并可给予吸氧和保暖。不要坐等医生到来或不经处理直接送医院, 失最初宝贵的抢救时机。

1、抢救溺水者不要强调“控水”,头臵于侧位时口腔中的水即能流出。大多数溺水者并非是喝大量的水而窒息,而是因气管呛入少量的水呈“假死”状态。所以“让患者吐水”没什么实际意义。吸入肺中的水不易压出,而进入胃部的水,却与呼吸无关,同时让溺水者吐水反倒容易误入气管而呛住。

2、“控水”的方法:溺水者取俯卧位,用衣物将其腹部垫高或横放在救护人员屈曲的膝上(救护人员跪下,一腿屈膝),让溺水者的头尽量低垂,轻轻拍打其背部,使进入呼吸道和胃中的水迅速排出。然后将其臵于平卧头侧位进一步抢救。

3、经心肺复苏病人恢复心跳呼吸,可用干毛巾擦遍全身,自四肢、躯干向 心脏方面摩擦,以促进液循环。重症病人经现场救护后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4、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水草等杂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排除呼吸道及腹腔内污液和水。

5、迅速将溺水者臵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随即按压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一般肺内水分已被吸收,残留不多,因此倒水时间不宜过长,要分秒争,以免耽误复苏时间。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怎么办

1、首先大声要大声呼救,寻求旁边的人帮忙

如果河流等比较湍急,无法有效施救,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在附近寻找长的竹竿,用竹竿一端伸向落水者,施救需找救生圈,但在一般的情况,附近都没有救生圈。如果游泳技术好的,河水情况条件良好,和附近的人一起下水救人。救人后,上岸做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千万别一个人盲目的下水救人,要考虑当时河水的情况和自身的游泳技术,以免自身也发生危难。

2、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

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3、最后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

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咽内、鼻内的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需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如何防止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

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要清楚 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3、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

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推介一首防溺水童谣

小编发现,这首童谣,其实是对教育部之前发布的防溺水“六不”要求的提炼。去年同期,教育部已发布《防溺水安全歌》:“游泳安全最重要,公共泳池去处好。私自游泳要杜绝,大人在旁安全保。动作规范不乱跑,高出绝不把水跳。伙伴遇溺不慌张,大声呼叫把警报。身边若有漂浮物,救人要紧水中抛。”

问题是这些童谣学校是否组织孩子们学习过,是否真正浸入孩子们心里。7月8日徐州俩学生泳池溺亡;7月15日新疆阿拉尔3名学生暑假避暑溺亡;7月20日北京通州区3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在潮白河溺亡。近期全国学生溺亡事故频发,更是折射学生安全教育“短板”。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难以树立起安全自救意识,更别说内化为自觉行动了。“安全教育不到位是造成学生溺水身亡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很多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都是“搞形式、走过场”。当下并不缺少防溺水安全教育,而是缺少入脑入心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有研究显示,不同年龄段,有关水的安全教育也不一样。比如,给幼儿做这样的游戏:地面上画一道河流,放上大水盆,然后带着孩子在“河”边,假设手里的玩偶也是其中一个小朋友,她一不小心越线掉进了河里,玩偶被投进水盆里,翻腾几下沉下去,“你们看,娃娃看不到了,她也看不到妈妈了”。游戏中,孩子们如果越线,将受到被禁闭一会儿的惩罚。这种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就很值得借鉴。

目前,溺水成为儿童伤害的首要死因。因此,在防溺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社会和学校要努力寻求创新。这首童谣,学生背下来容易,要让他们内心自省、自觉遵守却很难。为此,学校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感受,让他们清楚私自下水玩耍的极端危险性,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溺水自救能力。另外,在湖塘边,明明立着警示牌,有的大人还是下水游泳,这对孩子将是一种不良暗示。所以,大人对防溺水安全更要入脑入心,做好榜样,让孩子们知道河湖水库是禁区。这样,对防止孩子溺水应该是很有益的。

溺水怎样急救?正确溺水急救措施是什么?

所以,溺水超过一个小时是不可能救活的,说到此处,贾大成更是情绪激动的表示:“只要溺水不超过一小时就可以救活,这就是胡说八道”。因此,海水溺水控水,而淡水溺水无须控水。在抢救落水时抓紧心肺复苏的时机,避免异物阻喉,还是不要控水的好~正确的溺水急救措施是什么?而溺水导致的心脏骤停,即使>10分钟,亦应积极抢救。

溺水急救常识有哪些?溺水该如何进行急救?

溺水的急救常识1、不会游泳者如何自救有些人不会游泳,因为在水里玩,意外落水,生还的可能性会比较小,如果发生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保持自己头脑的清醒,看会不会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在意志力上应该要保持冷静,不要有过分的挣扎,因为如果你越是挣扎,可能就会让自己下沉的更加厉害。高度近视者不能头朝下跳水,以免引起视网膜脱落。

儿童溺水急救措施:孩子溺水了家长应如何急救

不过游泳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溺水时有发生,那么孩子溺水了家长应如何急救呢?一般而言,无氧状态若持续3。溺水时身体内所发生的变化方面,有因氧气不足所引发的脑部机能障碍,时间一久还会造成脑组织的障碍形成。治疗上则应以氧气的补充、酸中毒的治疗等为主。溺水安全知识:孩子溺水了家长应如何急救2、心脏仍在跳动着吗?总之,氧气的补充是面对溺水孩子时的首要步骤。在这之间再请人叫来救护车,并持续不断地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急救。另外,在小孩冰冷的身体上不要忘了加盖大毛巾或毛毯以保温。

Hash:8bbe5dab33be57d25a6b0209e3b72323dacce397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