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3 10:22:2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什么意思

BY:大叔18岁 2024-07-23 10:22:20 9 ℃

  

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什么意思 

 

  意思:只是像蜉蝣一样置身于天地之间,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一样渺小。这句诗出自北宋文学苏轼的赋——《赤壁赋》,全赋通过描写了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想,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感慨,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体现了作者夜游的舒畅,也表达了作者精神的超凡之处。

船_充满意境的风光倒影.jpg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作品原文

  《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 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五字成语:蜉蝣撼大树

示例:1,假使你内省不疚,那小孩子的醉态就像~,何损于你的泰山北斗呢?◎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2,唐韩愈《昌黎先生集》中也曾提到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蜉蝣是什么

蜉蝣是一种原始的昆虫,其翅不可以折叠,体形细长且柔软,体长约为3-27毫米,触角短,复眼发达,中胸较大,前翅比较发达而后翅严重退化,在腹部末端还有一对较长的尾须,成虫往往是不进食的。蜉蝣的幼虫主要生活在各种淡水栖息地,大多数生存在于温度适中的活水中,少数蜉蝣可以在咸水中生存。蜉蝣起源于石炭纪,距离现

蜉蝣是什么动物

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蜉蝣目的昆虫体形细长柔软,体长通常为3到27毫米,体形较小、细长,体壁柔软。有翅一对或两对,飞行时振动频率很小。蜉蝣翅脉相及翅的关节不发达,翅脉最为原始,翅脉极多,多纵脉和横脉,呈网状。雄性第10节后缘有1对由前足延长形成的抱器,3一4节,少数1节,用于在飞行中抓住雌虫。雌性生殖孔1对,开口于第7、8腹节之腹面。两性生殖孔均成对。

Hash:b17a2113ab5766a16fbe1f98b5f75dd12b14e813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