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4 17:25:23

湄公血吸虫病

湄公血吸虫病于1950年在泰国南部首先发现。本病在老挝湄公河的江岛(Khong island)流行。1978年才正式命名为湄公血吸虫病(schistosome mekongi)。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等。

湄公血吸虫病的饮食,食疗,湄公血吸虫病吃什么好

湄公血吸虫病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强酸性的具有驱虫作用的食物;2.宜吃具有驱虫作用的油脂;3.宜吃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香蕉含有丰富的果糖成分,对心脏以及血管都具有营养作用,同时具有很好的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促进胃肠道内的虫卵以及成虫的排泄。200g直接食用。酸枣含有丰富的枣酸,以及维生素C,纤维素,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加组织的免疫功能,促进寄生虫的排泄。100g直接食用。菜籽油含有丰富的菜籽生物碱,对虫卵具有直接的杀伤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润肠作用,可促进肠道内寄生虫的排泄。50g炒菜食用或者生吃。饮食禁忌:1.忌吃厚味的食物;2.忌吃油腻的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食物;3.忌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鸭蛋黄含有丰富的胆固醇以及卵磷脂,可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同时可为肠道内的寄生虫以及虫卵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宜吃鸭蛋白。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成分,可增加皮肤胶原蛋白质的蓄积,从而减少寄生虫的感染风险。宜吃精瘦肉或者牛肉。咸鱼属于厚味性的食物,可降低组织的免疫功能,同时可增加组织的燥性,不利于感染性炎症的消散。宜吃新鲜淡水鱼。

湄公血吸虫病饮食原则

一、适宜食物

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湄公血吸虫病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湄公血吸虫病一般护理

预后:血吸虫病,患者,包括脑型与侏儒症,如能早期接受病原学治疗,预后大多良好。晚期血吸虫病有高度顽固性腹水,,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黄疸,、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以及并发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湄公血吸虫病检查,湄公血吸虫病诊断

湄公血吸虫病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肝功能,血液血管 肝肝病肝功能是反映...
寄生虫血液检查,血液血管血液 内科 保健科寄生虫血液检...
粪便寄生虫,胃 肠消化肠道寄生虫病...
普通透视检查,全身放射科普通透视检查...

1.病原检查

病原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的检查方法以有粪便虫卵浓集的醛醚法或毛蚴孵化法,、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白细胞总数多在(10~30)*109/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有高达90%,但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不增多,甚至消失,而中性粒细胞出现增多。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仍有轻度增多。晚期则因脾功能亢进,,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2).肝功能试验 血清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清丙氨酸,转酶(ALT)也轻度增高。晚期患者由于肝纤维化,或肝硬化,,血清蛋白明显降低,出现血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慢性血吸虫尤其无症状患者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

3.辅助检查

(1).CT扫描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经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有钙化,现象;肝包膜增厚钙化,与肝内钙化,中隔相垂直;在两者交界处并有切迹形成。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2).B型超声波检查, 经B超,检查可见肝脾肿大,。

湄公血吸虫病就诊指南

湄公血吸虫病就诊指南针对湄公血吸虫病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湄公血吸虫病挂什么科室的号?湄公血吸虫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湄公血吸虫病要做哪些检查?湄公血吸虫病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湄公血吸虫病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湄公血吸虫病患者就医,解决湄公血吸虫病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湄公血吸虫病的治疗方法,湄公血吸虫病怎么办,湄公血吸虫病用药

湄公血吸虫病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传染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湄公血吸虫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治疗应用吡喹酮1天疗法,20mg/(kg·次),3次/d,疗效良好。

二、预后

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对于有严重并发症(如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湄公血吸虫病如何鉴别?

湄公血吸虫病,应与伤寒,、阿米巴病、粟粒性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相鉴别。

急性血吸虫病有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急性血吸虫病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是与上述疾病鉴别的重要依据。

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后者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与肝功能减损均较明显。病毒性肝炎做血清检查可有病毒抗原阳性。

病原学检查易与阿米巴原虫性痢疾,慢性菌痢鉴别。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便血,者粪便孵化阳性,而且毛蚴数较多。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步鉴别晚期血吸虫病与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肝功能损害较轻,黄疸、蜘蛛痣,与肝掌,较少见,有脾,肿大,且有慢性腹泻,便血史。但仍需依赖多次病原学与免疫学试验检查才能确切鉴别。

如何预防湄公血吸虫病,湄公血吸虫病的护理措施

湄公血吸虫病预防

一、预防

在流行区普查普治,及时彻底地治疗患者及染病动物。采用氯硝柳胺进行灭螺;妥善处理感染人活动物的排泄物,以免污染水源;个人防护方面,应避免接触疫水,难以避免接触疫水时应穿长统胶靴,对于接触了疫水者应及时服用预防性药物,如青蒿琥酯。

湄公血吸虫病并发症,湄公血吸虫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湄公血吸虫病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阑尾炎,结肠癌,

1.肝纤维化,并发症 纤维化的主要并发症多见于于血吸虫病,晚期,有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破裂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大量呕血,与黑粪,导致血压下降,与失血性休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可出现腹水,或并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国内有报告,但不多见。晚期血吸虫病还可合并其他细菌性感染。

2.阑尾炎, 在流行区患者并发阑尾,炎的比例较高。在流行区患者被切除阑尾标本中找到血吸虫卵者可高达31%。湄公血吸虫病,是急性阑尾炎,的一大诱因。由于阑尾较易穿破,血吸虫自阑尾中散出可引发腹膜炎,或局限性脓肿,。

3.结肠,病变 血吸虫病可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以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为多。此外,肠系膜与大网膜病变可粘连成团,形成腹内痞块。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肉芽肿,可并发结肠癌,。患者年龄较轻,大多为腺癌,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

湄公血吸虫病的病因,湄公血吸虫病有哪些原因

湄公血吸虫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雄虫长15~40mm,有7个睾丸,。抱雌沟从头部延伸至末端。体表多刺状突起。湄公血吸虫雌虫长12~23mm。卵巢,与卵膜位于中部1/5处。虫卵正圆形,直径40~45μm。卵壳一侧近末端有一小结。湄公血吸虫寄生在肠系膜静脉,内。湄公血吸虫从尾蚴感染至成虫产卵的潜伏期较日本血吸虫长,小鼠为35天;而日本血吸虫为20~26天,家兔对湄公血吸虫不易感;湄公血吸虫宿主为新拟钉螺属(Neotricula)的开放拟钉螺,在水中生活,不是水陆两栖。水中的虫卵进入螺体,在螺体内发育为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尤其早晨为多,终宿主通过接触疫水感染尾蚴。进入人体的尾蚴可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到达个各个器官组织,引起病变。

二、发病机制

进入人体的虫卵、尾蚴可对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在湄公血吸虫病,早期,成熟虫卵中毛蚴排泌物(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T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引起虫卵肉芽肿,。该病变属于一种迟发型的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过去认为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病理变化也属于迟发性细胞变态反应,但近来则认为主要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有关。可溶性虫卵因子、巨噬细胞与T细胞均产生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促使纤维细胞增生,与胶原合成,以致感染后期出现肝纤维化,,血吸虫性纤维化胶原类型主要是Ⅰ、Ⅲ型。晚期血吸虫病肝内胶原以Ⅰ型为主。Ⅰ型胶原纤维交叉连接牢固,构成不可逆的粗大纤维束,而Ⅲ型胶原是细小纤维,易被胶原酶降解。胶原纤维再与蛋白多糖、层黏素结合黏附形成纤维隔,向肝小叶内和小叶间伸展,使邻接的各小叶被纤维隔分离、破坏,形成肝纤维化。

三、病理改变

由于大量虫卵在组织内成堆沉积,使形成的肉芽肿更大,周围有各种细胞浸润。在早期病灶,中有大量单核细胞(浆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对肉芽肿进行检测可发现高浓度可溶性虫卵抗原,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的免疫复合物,该现象提示急性血吸虫病是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的混合表现。肠道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水肿,、充血,、溃汤;肝脏,病变有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晚期纤维细胞增加。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没有清除能力,只是对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作用。机体抗体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协同作用可杀死侵入皮肤,的童虫,对血吸虫尾蚴再感染有抵抗力。在人体内的虫体由于皮层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有抗原伪装,能够逃避免疫清除,得以在人体继续生存。

湄公血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湄公血吸虫病症状

典型症状: 发烧、腹泻、腹痛、肝脾肿大、肝肿大、脾肿大、腹胀、烂桃样血痰、右下腹压痛、感染性发热

相关症状:腹水,低烧,肝脾肿大,

湄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日本血吸虫病,相似。湄公血吸虫致病性与日本血吸虫相当。

一、症状

1.发热 间歇或弛张热,,可伴有畏寒,和出汗。症状较轻时表现为低热,,有自限性。

2.肝脾肿大,:绝大多数急性期患者有肝脾肿大,。肝肿系由于大量虫卵结节,形成,引起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造成肝脏,急剧肿大,其质软,且有压叩痛。脾,脏受虫卵毒素刺激而充血肿大,触感明显。晚期 湄公血吸虫病,还可出现肝纤维化,。

3.胃肠道症状, 湄公血吸虫在肠道生长繁殖可引起肠道发炎,、脓肿,、溃疡,。多数病例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大便稀或带粘液,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类似慢性菌痢。

长期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者容易发展为慢性湄公血吸虫病。慢性期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常见胃,肠道反应,也有肝肿大,、肝硬化,等表现。晚期患者可表现出消瘦,、肝脏萎缩,、肝硬化,、腹水,、腹壁静脉怒张,等症状。

本病可采用粪便虫卵浓集的醛醚法或毛蚴孵化法,、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等来诊断。

湄公血吸虫病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传染科,急诊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治愈率:30%

治疗周期:30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肝功能,寄生虫血液检查,粪便寄生虫,普通透视检查,

常用药品:马洛替酯片,马洛替酯缓释片,吡喹酮片,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