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9 23:44:08

麻痹性肠梗阻

肠管因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而出现蠕动抑制,致肠内容物不能有效的运行而形成的梗阻现象,称为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的饮食,食疗,麻痹性肠梗阻吃什么好

麻痹性肠梗阻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术后一周可吃半流饮食。2、宜食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易消化食物;3、宜食植物性油脂。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小米粥小米的淀粉含量高(约70%),是一种能量食物。除了丰富的铁质外, 小米也有蛋白质,复合维他命B、钙质、 钾、纤维等等。熬粥细软为宜。鸡蛋羹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蒸制松软嫩滑为好。牛 初 乳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免疫力。做菜食用。饮食禁忌:1.忌食硬食、粘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2.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苦瓜性味寒凉,不利于肠胃功能的调养。螃蟹、苦菊等寒凉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荞麦不容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负担。高粱、糯米等也要避免食用。海带性寒不易消化吸收。避免食用。

麻痹性肠梗阻饮食原则

1、麻痹性肠梗阻食疗方:

“扶正理气汤”疗效甚佳。其处方为:太子参15g,枳壳9g,旋覆梗12g,姜半夏9g青陈皮各9g,广木香9g,延胡索15g,谷、麦芽各30g,蒲公英30g,水煎半小时,使成200ml溶液,于手术完毕时由导管注入肠道,或于手术后2~3h给病人一次口服。经此处理,一般在术后10余小时即可恢复肠鸣音,1~2天内即可排气。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麻痹性肠梗阻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麻痹性肠梗阻一般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麻痹性肠梗阻检查,麻痹性肠梗阻诊断

麻痹性肠梗阻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腹部平片,腰部核医学对于腹部经常...
MRI,全身放射科 肿瘤核磁共振成像...

1.X线检查

(1)腹部平片:腹平片表现为:①胃、小肠和结肠有充气呈轻度至重度扩张。小肠充气可轻可重,结肠充气多数较显著,常表现为腹周全结肠框充气。立位见肝、脾曲结肠处最明显;卧位气体多见于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小肠充气分布多在结肠框以内的中腹部,鉴别困难时侧位透视见其位于前腹部,扩张重时,肠襻呈连续的管状;扩张轻时,表现为分隔状充气肠管。②腹部立位平片中,扩张的胃和小肠、结肠内出现宽窄不一的液平面,这些液平面可高低不等,液平面静止不动。一般液平面数量少于机械性肠梗阻。③结肠粪便不论是颗粒糊状或是粪便块状粪团,是确认结肠的可靠征象。④急性腹膜炎者常于腹平片中出现腹腔积液征,严重者还可出现腹脂线模糊。⑤肠壁因水肿、充血而增厚,甚至出现横膈动作受限,胸腔积液征象。

(2)胃肠造影:多用60%胃影葡胺60ml口服或经胃管注入。由于这种高渗性碘液对肠道的刺激作用,能使肠内液量增多,并促进胃肠蠕动。当麻痹性肠梗阻较轻时,在服药3~6h后复查,碘剂多可进入结肠,而排除小肠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较严重时,造影剂也可下行极为缓慢,在服药3~6h后仍停留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内。

2.CT扫描 影像可见胃、小肠、结肠均有充气扩张,以结肠改变较为明显,可见液平面,与机械性肠梗阻比较,动力性肠梗阻肠腔扩张广泛,但程度较轻。动力性肠梗阻病因复杂,除腹内病变外,腹壁病变也可致反射性肠淤胀。经治疗好转者,肠管充气扩张均逐渐减轻。如同时合并肠壁水肿、腹水、气腹等多示并发于腹膜炎,需继续观察原发病因,以提供临床治疗依据。

3.MRI MRI应用报道较少。表现有胃、十二指肠、小肠及结肠普遍性扩张、积气、积液及气—液平面。

麻痹性肠梗阻就诊指南

麻痹性肠梗阻就诊指南针对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麻痹性肠梗阻挂什么科室的号?麻痹性肠梗阻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麻痹性肠梗阻要做哪些检查?麻痹性肠梗阻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麻痹性肠梗阻就诊指南旨在方便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就医,解决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肠麻痹、肠鸣、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胃肠外科、消化内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呼吸正常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体重恢复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无腹胀、呕吐等伴随症状?4、大便、睡眠情况。5、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6、治疗情况如何?7、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X线检查(1)腹部平片 ①胃、小肠和结肠有充气呈轻度至重度扩张。小肠充气可轻可重,结肠充气多数较显著,常表现为腹周全结肠框充气。②腹部立位平片:扩张的胃和小肠、结肠内出现宽窄不一的液平面。③结肠粪便不论是颗粒糊状或是粪便块状粪团,是确认结肠的可靠征象。④急性腹膜炎者常于腹平片中出现腹腔积液征,严重者还可出现腹脂线模糊。⑤肠壁因水肿、充血而增厚甚至出现横膈动作受限,肋膈角变钝等胸腔积液征象。 (2)胃肠造影 当麻痹性肠梗阻较轻时,在服药3~6小时后复查,碘剂多可进入结肠,而排除小肠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较严重时,造影剂也可下行极为缓慢,在服药3~6小时后仍停留胃和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内。2.CT扫描影像可见胃、小肠结肠均有充气扩张,以结肠改变较为明显,可见液平面,与机械性肠梗阻比较,动力性肠梗阻肠腔扩张广泛但程度较轻。

诊断标准

根据病人病史、临床表现,结合X线、CT等检查诊断即可明确。立位X线平片检查时,往往全部肠襻有充气扩张现象,并可见肠腔内有多个液平面。但也有少数病例只有个别肠襻发生局限性的肠麻痹。

麻痹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麻痹性肠梗阻怎么办,麻痹性肠梗阻用药

麻痹性肠梗阻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疗法,

麻痹性肠梗阻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原发病因的处理 针对麻痹性肠梗阻的致病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腹部手术后或腹膜炎等所致的肠麻痹给予胃肠减压后,可使病情大为好转;肾绞痛者给予解痉和肾囊周围封闭,可使肠麻痹减轻;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病因消除后,肠麻痹都能自行痊愈等。

2.非手术疗法 是麻痹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

(1)药物治疗:应用各种副交感神经兴奋剂,如毒扁豆碱、新斯的明、垂体素等,对预防和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有一定疗效。乙酰胆碱为副交感神经的递质,能有效地刺激蠕动。有人应用交感神经抑制剂氯丙嗪等,有效率达90%。常用剂量氯丙嗪0.5mg/kg,肌内注射。一般用药后20~30min即可闻及肠鸣音,40~60min后即排气。如在用药后30~60min再行灌肠,可提高疗效。有人在手术后以0.2%普鲁卡因溶液500ml/d静滴,滴速为50滴/min,直至肛门排气后停用,其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为18.2h,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34.8h。

(2)胃肠减压:在使用中、西药刺激肠蠕动疗效不显著,或未能阻止肠麻痹的发生和发展,如病人腹胀明显,影响到呼吸和循环,则此时需行胃肠减压,即经鼻插入十二指肠管,并给予连续抽吸减压,并维持到肛门能自动排气,肠蠕动音正常为止。至腹胀消退时,还可自导管注入30ml蓖麻油至肠腔中,若能引起强烈的肠蠕动,肛门有大便自动排气,则表示肠麻痹已经解除,胃肠减压导管即可拔除。

(3)脊髓麻醉或腰交感神经阻滞的应用:肠麻痹若经胃肠减压和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试用腰椎麻醉阻滞法,通过抑制内脏交感神经而治疗麻痹性肠梗阻,大多可取得一定疗效,但这种内脏神经的抑制是暂时性的,无持久的疗效。还有人用两侧的腰部交感神经阻滞来处理非机械性肠梗阻的肠麻痹,而且还可借此鉴别是机械性肠梗阻还是肠麻痹,认为凡腰交感神经阻滞后梗阻现象仍然存在者,则可能为机械性肠梗阻。用法0.25%普鲁止因60~100ml,分别注射于两侧肾周围脂肪囊内,30~60min即可见效。

(4)其他可刺激肠蠕动的方法:10%高渗盐水溶液75~100ml静脉滴注,或10%的高渗盐水300ml保留灌肠,均有刺激肠蠕动的作用。口服热水对刺激肠蠕动有一定的作用。相反,腹壁的冷敷也能引起较强烈的肠蠕动。

此外,还应注意血浆离子的补充,钾离子缺乏可使肠壁肌肉松弛,氯离子的缺乏可使肠壁对新斯的明一类刺激肠平滑肌的药物反应低下,因此应注意纠正肠麻痹病人的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3.手术疗法 麻痹性肠梗阻病人一般进行非手术治疗大多都可获得痊愈。但在经胃肠减压等非手术疗法失败,或不能排除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情况下,偶尔可以考虑行肠减压造瘘术。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麻痹性肠梗阻辨证论治

可应用中药以促进肠蠕动。其作用机理不甚清楚,只是在临床上通过大量验证后,证明中草药的确可以刺激肠道使其恢复蠕动。上海光华医院用的“扶正理气汤”疗效甚佳。其处方为:太子参15g,枳壳9g,旋覆梗12g,姜半夏9g,青陈皮各9g,广木香9g,延胡索15g,谷、麦芽各30g,蒲公英30g,水煎半小时,使成200ml溶液,于手术完毕时由导管注入肠道,或于手术后2~3h给病人一次口服。经此处理,一般在术后10余小时即可恢复肠鸣音,1~2天内即可排气。另外,有人主张在胃肠道手术前晚灌肠1次,于手术前、后各服“扶正理气汤”(枳壳30g,川朴15g,生大黄9g,广木香15g,)或“排气汤”(青皮9g,陈皮9g,桃仁9g,全当归15g,台乌药15g),一般在术后5~6h即有肠鸣音出现,术后1~2天排气,不出现肠麻痹和肠胀气。

麻痹性肠梗阻如何鉴别?

易混淆疾病:假性肠梗阻,

本病宜与机械性肠梗阻相鉴别。后者常与肠腔堵塞、小肠先天性畸形和肠外压迫等疾病有关,临床表现以阵发性腹绞痛为主要表现,听诊肠鸣音亢进;而麻痹性肠梗阻多为持续性胀痛,无绞痛发作,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机械性肠梗阻时充气与胀大的肠管仅限于梗阻以上的站肠,充气肠衬大小不一;麻痹性肠梗阻则可见胃肠道普通胀气,小肠充气肠襻大小较为一致。

如何预防麻痹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的护理措施

麻痹性肠梗阻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麻痹性肠梗阻并发症,麻痹性肠梗阻会引发什么疾病

麻痹性肠梗阻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便秘,血尿,

麻痹性肠梗阻并发症,有消化道腹部异常,引起便秘,恶心,乏力,腹部肿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腹水,黑便。便血且血与粪便混合,尿频,排便不尽感,排便频率异常,里急后重,腹痛伴恶心、呕吐,腹痛伴腹泻,恶心,恶心与呕吐水样便。有肝肾功能,血尿异常,发烧体温异常等。

麻痹性肠梗阻的病因,麻痹性肠梗阻有哪些原因

麻痹性肠梗阻病因主要病因:腹部手术中的机械性刺激,腹腔内的炎症刺激,神经反射性刺激,胸腹部、脊柱中枢神经的损伤均可导致肠腔积气、积液和腹胀,腹膜后的病变,肠系膜病变

一、发病原因

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常与下情况有关。

1.腹部手术中的机械性刺激 病人在手术时,因肠管及其系膜受牵拉刺激后,蠕动功能暂时丧失,或肠壁有不协调的蠕动存在,但未形成将肠内容物推送的节律时,病人往往在术后出现腹部胀气,有时还会出现腹痛。一般待术后2~3天肠蠕动恢复正常的节律,肠道气液能顺利排出体外,则腹胀、腹痛亦随消失。

2.腹腔内的炎症刺激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膜炎,尤其是弥漫性腹膜炎,常发生肠麻痹乃至腹膨胀。

3.神经反射性刺激 各种绞窄痛,如肾绞痛、胆绞痛、网膜扭转发生的绞痛、卵巢囊肿蒂扭转及精索绞窄后,均可发生反射性肠麻痹。

4.胸腹部或脊柱、中枢神经的损伤 均可导致肠腔积气、积液和腹膨胀。

5.腹膜后的病变 如感染、出血、肿瘤等也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麻痹。

6.肠系膜病变 如肠系膜血管阻塞、肿瘤、扭转等,均可因神经冲动传导到肠壁受阻而出现肠麻痹。

7.其他 如长期的乙醚麻醉、过度伸展的石膏背心固定,以及腹外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炎、脑膜炎或各种败血症等,偶尔也可引起反射性肠麻痹。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导致肠麻痹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过去认为无论哪种原因导致肠麻痹后,肠壁的平滑肌完全丧失蠕动功能而处于瘫痪状态。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在1909年Hotz就用腹膜炎的动物肠襻做实验模型时,发现肠壁肌肉本身仍有收缩能力,对药物的刺激也呈正常反应。1926年Frey用碘做化学性腹膜炎试验时,通过腹壁上的赛璐珞小窗,观察到皮下注射胆碱后肠襻的收缩作用仍然存在。1971年Petri发现肠麻痹者血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较正常人高7~8倍,且腹部大手术后使用氯丙嗪可使腹胀减轻,肠蠕动比一般恢复较早。1992年章学泉等对腹部手术后的病人静脉滴注普鲁卡因,其肠鸣音恢复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提前9.4h。以上事实充分说明,腹膜炎的肠麻痹并非由于肠壁本身肌肉的瘫痪,而是因外来的运动神经发生瘫痪所致。肠道的运动神经大部来自迷走神经,而交感神经则对肠壁平滑肌起抑制作用,对括约肌则起收缩作用。由此可以推测,这种肠麻痹是由于支配肠壁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使肠壁的运动表现出暂时性的抑制状态。

Hotz在做动物实验时,曾用空气注入肠腔使之扩张,发现肠壁扩张后,肠襻的节律性蠕动随之停止,而将气体驱除后,肠襻的蠕动又可恢复。故此Hotz认为,腹膜炎的肠麻痹并非毒素的作用,而是肠管胀气所造成结果。而且肠管一旦扩张,肠壁的吸收作用可随之减弱,分泌反而增强,气体和液体的积聚又将进一步使肠管扩张和肠蠕动消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是造成肠梗阻的真正原因。

2.病理 因肠瘫痪而产生的肠扩张,常累及全部肠道,但有时病变也可仅累及一段小肠或大肠。其扩张的程度则轻重不一。瘫痪的肠道内存积有大量的气体、液体,因而肠腔扩大而肠壁变薄。肠壁由于淤血,常呈暗红色,其表面可见扩张的静脉,但极少发生坏死和穿孔。腹膜炎时,肠壁上的脏层腹膜由于炎症刺激可出现充血、肿胀,表面可有纤维素沉着,病变肠壁可发生渗出,腹腔内可有混浊的液体存积。在其他反射性的肠麻痹,则肠壁本身和脏层腹膜都可正常,腹腔内也无游离积液。麻痹性肠梗阻时,肠管膨胀的结果与机械性因素所致的梗阻大致相同。由于肠腔内有大量的积气、积液,肠腔内压可有持续性增高,至晚期肠壁也可发生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肠壁瘫痪后,肠壁毛细血管可渗出大量的血浆蛋白,而其再吸收作用因肠壁的损害而减少,结果将导致血浆蛋白丢失。此外腹部膨胀后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可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腹胀使横膈胎高压迫心、肺,可导致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

麻痹性肠梗阻有哪些症状?

麻痹性肠梗阻症状

早期症状:全腹的明显腹胀,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

晚期症状:病人不能坐起,感觉呼吸困难。因体液大量丢失,感极度口渴、尿量减少。体检: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

相关症状:肠麻痹,肠鸣,呼吸困难,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一、症状

麻痹性肠梗阻的突出表现是明显的腹胀。腹胀的范围往往是全腹,且常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呕吐物中无粪味。病人可出现腹部胀痛不适,而无机械性肠梗阻的阵发性腹绞痛。由于腹胀严重,病人呼吸困难。因体液大量丢失,病人极度口渴,尿量减少。体检:腹部膨隆,腹式呼吸消失,见不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多不显著;叩诊呈均匀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听诊时肠鸣音明显减弱或完全消失。病人一般情况常较严重,但无特殊的痛苦。

二、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X线、CT等检查,诊断即可明确。立位X线平片检查时,往往全部肠襻有充气扩张现象,并可见肠腔内有多个液平面。但也有少数病例只有个别肠襻发生局限性的肠麻痹。此影像须与机械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鉴别。

麻痹性肠梗阻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呼吸正常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体重恢复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麻痹性肠梗阻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胃肠外科,消化内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8000元)

治愈率:80%

治疗周期:7--14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疗法,

相关检查:腹部平片,MRI,

常用药品: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