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17:52:43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他原因不明的结肠慢性炎症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诊疗。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

慢性结肠炎的饮食,食疗,慢性结肠炎吃什么好

慢性结肠炎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食用易消化,质软少渣食物;2、宜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3、宜多食用止泻药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鸡肉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利于身体补充营养。可以食用去皮火鸡肉或鸡肉。全麦全麦属于高纤维食物,能够补充机体营养。可以煮粥后食用。豆腐豆腐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适量食用。注意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少量多次,每次30-50克。饮食禁忌:1、忌吃产气食物2、忌高脂肪饮食;3、忌生冷瓜果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牛奶牛奶易发生结肠过敏,导致腹泻加重。炼乳、虾、海鱼等也少吃为好。西瓜性属寒凉,会损及脾阳,又易滋生湿邪,困阻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导致腹泻频作。香瓜、黄瓜、香蕉、桃子、柿子、枇杷也少吃为好。蜂蜜蜂蜜有润肠通便的作用,不利于身体恢复。尽量避免食用。

慢性结肠炎饮食原则

慢性结肠炎,的饮食

1.银花红暮粥

红薯,大米,金银花,生姜。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每日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其所含的多量维生素E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2.马齿苋饭

马齿苋,大米。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加水常法煮饭。可早晚服食。连服15日以上。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疾等作用。

3.山药芡实扁豆糕

鲜山药,赤小豆,芡实米。白扁豆、云茯苓各。乌梅。先将赤小豆制成豆沙,加适量白糖待用;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粉。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药粉,拌匀成泥状。将药泥在盘中薄薄铺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成六七层,成千层糕状,上锅再蒸。待熟取出。以乌梅、白糖熬成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山药益气健脾治本,芡实固涩。白扁豆、云茯苓助山药,乌梅配伍芡实收敛。本方标本同治,而更适宜于疾病缓解期食用,能健脾止泻,但抗菌、消炎、解毒功能稍差。

4.荞麦山楂石榴饼

养麦面,鲜山楂,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各10g,白糖适量。先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用水1000mI煎煮。30分钟后滤渣留汁。鲜山楂煮熟去核碾成泥状待用;荞麦面用药汁和成面团。将山楂泥揉入面团中。做成小饼烤熟。每日2次,1次1块即可。以上配量是1剂量,服完后可继续再做。养麦又名净肠草,有清利肠道污物之效。

慢性结肠炎检查,慢性结肠炎诊断

慢性结肠炎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结肠造影,——结肠造影法能...
乙状结肠镜检查,——通过乙状结肠...
纤维结肠镜,——纤维结肠镜检...

慢性结肠炎,检查

1.结肠镜检

诊断上主要依靠结肠镜检,因为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因此事实上通过乙状结肠镜检已能明确诊断。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在进展性病例中可看到溃疡,周围有隆起的肉芽组织和水肿的黏膜,貌似息肉样,或可称为假息肉形成。在慢性进展性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腔可明显缩小,为明确病变范围,目前常用结肠镜作全结肠检查,同时作多处活组织检查以便与克隆结肠炎,鉴别。

2.气钡灌肠双重对比造影

也是一项有助诊断的检查,特别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在钡灌造影中可见到结肠袋形消失,肠壁不规则,假息肉形成以及肠腔变细、僵直。虽然钡剂灌肠检查是有价值的,但检查时应谨慎,避免肠道清洁准备,因为它可使结肠炎恶化。无腹泻的病例检查前给3天流质饮食即可。有腹部征象的病例忌作钡剂灌肠检查,而应作腹部X线平片观察有无中毒性巨结肠、结肠扩张以及膈下游离气体征象。

慢性结肠炎就诊指南

慢性结肠炎就诊指南针对慢性结肠炎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慢性结肠炎挂什么科室的号?慢性结肠炎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慢性结肠炎要做哪些检查?慢性结肠炎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慢性结肠炎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慢性结肠炎患者就医,解决慢性结肠炎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慢性结肠炎怎么办,慢性结肠炎用药

慢性结肠炎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4000元)治愈率: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慢性结肠炎一般治疗

慢性结肠炎,西医治疗

1.内科治疗

1)卧床休息和全身支持治疗

包括液体和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的补充,低血钾者应予纠正。同时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必要时应给予全胃肠道外营养支持,有贫血,者可予输血,胃肠道摄入时应尽量避免牛奶和乳制品。

2)药物治疗

①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是主要治疗药物,如艾迪莎、美沙拉嗪等。

②皮质类固醇常用药为强的松或地塞米松,但目前并不认为长期激素维持可防止复发。在急性发作期亦可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以及每晚用氢化考的松加于生理盐水中作保留灌肠,在急性发作期应用激素治疗的价值是肯定的,但在慢性期是否应持续使用激素则尚有分歧,由于它有一定副作用,故多数不主张长期使用。

2.外科治疗

有20%~30%重症慢性结肠炎,患者最终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需急症手术的指征有

①大量、难以控制的出血

②中毒性巨结肠伴临近或明确的穿孔,或中毒性巨结肠经几小时而不是数天治疗无效者

③暴发性急性慢性结肠炎,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亦即经4~5天治疗无改善者;

④由于狭窄引致梗阻;

⑤怀疑或证实有结肠癌,;

⑥难治性慢性结肠炎反复发作恶化,慢性持续性症状,营养不良,,虚弱,不能工作,不能参加正常社会活动和性生活;

⑦当类固醇激素剂量减少后疾病即恶化,以致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能停止激素治疗;

⑧儿童患慢性结肠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时;

⑨严重的结肠外表现如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或胆肝疾病等手术可能对其有效果。

2)手术选择

目前慢性结肠炎有四种手术可供选用。

①结直肠全切除、回肠造口术;

②结肠全切除、回直肠吻合术;

③控制性回肠造口术;

④结直肠全切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

如何预防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的护理措施

慢性结肠炎预防

慢性结肠炎,预防

1.注意劳逸结合,不可太过劳累;暴发型、急性发作和严重慢性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2.注意衣着,保持冷暖相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3.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

4.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

5.平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解除各种精神压力。

慢性结肠炎并发症,慢性结肠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慢性结肠炎并发症

慢性结肠炎,常见的并发症

1.中毒性结肠扩张

在急性活动期发生,发生率约2%,是由于炎症波及结肠肌层及肌间神经丛,以致肠壁张力低下,呈节段性麻痹,肠内容物和气体大量积聚,,从而引起急性结肠扩张,肠壁菲薄,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诱因有低血钾、钡剂灌肠及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鸦片类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腹胀、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增多,X线腹平片可见肠腔加宽,结肠袋消失等。容易并发肠穿孔。病死率可达11%~50%。

2.溃疡穿孔

在结肠扩张基础上易引起溃疡穿孔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3.溃疡出血

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一个重要原因。往往因出血量大而需要治疗。

4.癌变

癌变的发生与疾病时限和病变范围有关,病程越长,范围越广,癌变越多。发生率约5%,比无结肠炎,者高10倍,多见于结肠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5.结肠狭窄和肠梗阻,

修复过程中,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的瘢痕可引起结肠狭窄和肠梗阻,多见于结肠远端。

慢性结肠炎的病因,慢性结肠炎有哪些原因

慢性结肠炎病因主要病因:和感染、免疫遗传、环境、食物过敏、防御功能障碍及精神因素有关

慢性结肠炎,分类

1.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等引起的肠炎。在病毒性肠炎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而诺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龄儿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杆菌最常见,其次为空肠弯曲菌和沙门菌。

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真菌性肠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4.寄生虫,性肠

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寄生虫引起的肠炎以溶组织内阿米巴较为常见。

5.饮食导致的肠炎

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等都能引起肠炎。

6.抗生素导致的肠炎

滥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溃疡型结肠炎的病因至今仍不明。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认为炎性肠病的发病是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基因和免疫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慢性结肠炎有哪些症状?

慢性结肠炎症状

典型症状: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

一、慢性结肠炎,症状

慢性结肠炎,属于肠道疾病的一种,是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肛肠病。慢性结肠炎,的症状有以下7大表现:

1.腹泻

是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有粘液性血便、水样便、粘液便、稀便等粪便异常。轻者每1~2小时排便一次,有时全为粘液脓血便或水样便而无粪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5%可有便秘,,这种情况多为之肠炎型病例,因其便时带有血,常易误认为痔出血。

2.便秘

结肠炎、直肠炎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从全身性代谢紊乱、神经系统疾患,到肛门局部的细小肛裂,均可引起。

3.肠出血

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初的主要症状之一,多数情况下血混于液体粪便中,便时可附着于粪便外面。

4.食欲不振于恶心呕吐,

中度或严重的结肠炎症状,少数病人是由于伴发肠梗阻,的缘故。

5.腹部体征

轻者下腹可稍有压痛。严重和爆发型的可有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肉紧张。

6.腹痛

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人常伴有腹痛,多为轻度到中度痉挛性腹痛,多在左下腹及左侧腹部,多数情况下呈阵发、短暂、轻微的腹痛、腹泻发作时腹痛显著,有腹痛-便意-排便后减轻的规律。重症病人可引起持续性剧烈性疼痛,直肠受累严重多伴有里急后重的症状。

7.全身表现

轻者常不明显,重者可有发热、心率增快,衰弱、消瘦、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慢性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

二、慢性结肠炎临床表现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可持续不缓解或活动与静止交替呈慢性反应。患者可出现便秘或 泄泻症状,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便下大量粘液或带血,时有里急后重现象,伴随左 下腹疼痛,呈隐隐作痛,体重下降,消瘦,精神不振。在常规治疗用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症状减轻,停药后容易复发。

慢性结肠炎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4000元)

治愈率:对症治疗为主,治愈率约为70%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结肠造影,乙状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

常用药品:金胃泰胶囊,和胃止痛胶囊,猴头菌提取物颗粒,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