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5 05:10:11

农药中毒

农药(pesticide)的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物。按其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用途广泛,其中以杀虫剂品种最多,用量最大。我国目前杀虫剂用量居前四位的为有机磷、有机氯、杀虫脒及氨基甲酸酯类。

农药中毒的饮食,食疗,农药中毒吃什么好

农药中毒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护肾、利尿的食物2、宜吃具有解毒功效的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冬瓜冬瓜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可治肾病水肿和心脏病水肿之功效每周3-5次空心菜空心菜是碱性食物,并含有钾、氯等调节水液平衡的元素,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夏季如经常吃,可以防暑解热、凉血排毒每周2-3次,健康人群可常吃,脾虚的患者应少吃绿豆绿豆中的某些成分直接有抑菌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够清暑益气、止渴利尿、能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对维持水液电解质平衡有着重要意义;此外,绿豆可减少蛋白分解,保护肝肾可经常食用,用绿豆煮汤来补充是最理想的方法饮食禁忌:1、忌吃过咸的食物2、忌吃高蛋白的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咸菜咸菜含盐分较高,会减少尿量,不利于毒物通过尿液排泄治疗期间应多吃利尿的食物,少吃咸菜蛋黄蛋黄含有的胆固醇过高,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毒物的排出治疗期间应少吃鸡蛋牛肉牛肉含有的蛋白质过高,农药中毒后多伴有肾功能减退,食用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肾小球的负担治疗期间应低蛋白饮食

农药中毒饮食原则

(1)选用农药残留少的蔬菜。有些人买菜时故意挑选那些有虫口的蔬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虫口越多,使用农药的种类与浓度就相对没有那么严重。

(2)选用农药污染少的蔬菜种类。叶菜类中生菜、芹菜、茼蒿等蔬菜因病虫害感染较少,施用农药也就较少。以地下部分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如萝卜、胡萝卜、、马铃薯、芋头、慈姑等,因其食用部分长在土里,难以直接接触到农药,所以这些蔬菜食用起来较为安全。如能选用不施农药的无土栽培蔬菜,那就可以绝对放心了。

(3)在夏季高温季节,病虫害更为严重,生产者使用农药也较多,所以此时食用蔬菜时尤其更要引起注意。而在梅雨季节,生产者使用农药较少,即使施了农药,农药很快就会被雨水冲洗掉,所以此时的蔬菜残留农药较少,食用也较为安全。

(4)食用蔬菜之前最好能做到“一浸、二洗、三烫”这三步,另外对瓜类蔬菜,最好能把皮削去,这样就可以把残留在蔬菜表面的农药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完全除去。

农药中毒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农药中毒一般护理

选用农药残留少的蔬菜。食用蔬菜之前最好能做到“一浸、二洗、三烫”这三步,另外对瓜类蔬菜,最好能把皮削去,这样就可以把残留在蔬菜表面的农药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完全除去。

农药中毒检查,农药中毒诊断

农药中毒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大生化检查,血液血管内科 保健科大生化检查主...
视力,眼科 外科 保健科视力检查可了...
血清胆碱酯酶,保健科测定血清胆碱...

1.毒物测定

中毒毒物不明时,采集剩余毒物及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毒物检验。

2.特异性检验

针对初判毒物,进行特异性检验。如疑有机磷中毒查血胆碱酯酶活性。

农药中毒就诊指南

农药中毒就诊指南针对农药中毒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农药中毒挂什么科室的号?农药中毒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农药中毒要做哪些检查?农药中毒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农药中毒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农药中毒患者就医,解决农药中毒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酩酊感、共济失调、脑细胞出现营养不良性蜕变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消化内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急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出血消失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意识恢复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即可就诊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无皮肤充血、水肿、皮疹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毒物测定中毒毒物不明时,采集剩余毒物及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毒物检验。2.特异性检验针对初判毒物,进行特异性检验。如疑有机磷中毒查血胆碱酯酶活性。

诊断标准

1.详细了解毒物接触史生产性中毒,询问患者职业史、工种、生产过程、接触的毒物种类、数量、中毒途径及其他人发病情况;生活性中毒注意了解个人生活、精神状态,患者及家人常用药物和使用的杀虫剂等。2.分析临床特征,作出初步诊断及毒物判断(1)对于突然出现发绀、呕吐、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而原因不明者,首先考虑急性中毒可能,并排除低血糖昏迷、中暑、急性脑血管病等其他疾病。(2)根据临床特征性表现,对中毒的诊断、可疑毒物种类及严重性作出判断。3.严格体格检查,评定病情危重程度检查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皮肤、肺、心、神经系统、腹部、呼气味、尿色等,通过体检评定危情危重程度、明确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4.结合实验室结果,作出明确诊断(1)毒物测定中毒毒物不明时,采集剩余毒物及患者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毒物检验。(2)特异性检验针对初判毒物,进行特异性检验。如疑有机磷中毒查血胆碱酯酶活性、疑一氧化碳中毒查碳氧血红蛋白等。

农药中毒的治疗方法,农药中毒怎么办,农药中毒用药

农药中毒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急诊科,消化内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农药中毒一般治疗

1、清除毒物

皮肤污染,脱去衣服,除敌百虫外,立即用5%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或温清水、清水洗消,包括头发、指甲;眼污染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温清水或清水彻底冲洗。

口服中毒要彻底洗胃,操作时应注意:

(1)入胃管前先抽胃内容物;

(2)注入洗胃液每次不大于500ml;

(3)第一次洗胃液中可加5mg去甲肾上腺素,以减少有机磷的吸收;

(4)彻底反复洗胃,至灌洗出液体清而无味为止,一般需1万ml以上,洗胃液应吸出充分,防止吸收,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水肿、脑水肿;

(5)中毒12小时以上,症状未好转者,仍可洗胃;昏迷患者也应洗胃。

2、解毒治疗

(1)拮抗剂阿托品。拮抗和消除毒蕈碱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兴奋呼吸中枢,是解毒治疗的必用药。但阿托品无拮抗烟碱样作用及胆碱酯酶的复能作用。中度、重度中毒时,一般应与复能剂合用。有机磷中毒患者对阿托品的耐受性显著提高。阿托品用药必须采取早期、足量、重复给药,直到毒蕈碱样症状明显好转和“阿托品化”即瞳孔较正常略大,轻度烦躁,颜面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腺体分泌减少,肺部湿性罗音显著减少或消失,心率增快,意识障碍减轻或昏迷患者开始苏醒,再考虑用维持量或停药观察。阿托品与复能剂合用时,阿托品用量应酌减,注意避免过量使用引起阿托品中毒。

(2)复制剂。常用的有解磷定与氯磷定。对有机磷与胆碱结合不稳固的,如对硫磷、内吸磷等,及时给药效果好;对乐果、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复能效果差。过量使用复能剂可发生复能剂中毒,出现与有机磷中毒类似的症状。

此外,对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表现消失后仍应继续观察2~3天;乐果、马拉硫磷,久效磷中毒者,应延长治疗观察时间;重度中毒患者避免过早活动,防止病情突变。

农药中毒如何鉴别?

一、鉴别诊断

1、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可分三类:

(1)毒蕈碱样症状:早期即可出现,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多汗、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增多,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病情加重时出现全身紧束感,言语不清,胸部、上肢、面颈部以至全身肌束震颤,胸部压迫感,心跳频数,血压升高,严重时呼吸麻痹。

(3)中枢神经症状:头昏、头痛、乏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重症病例出现昏迷、抽搐,往往因呼吸中枢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4)迟发性神经病:一般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8天~14天,出现感觉障碍,继而发生下肢无力,直至下肢远端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上肢,多为双侧。

2、慢性中毒 多见于农药厂工人。突出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症候群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有的有机磷农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及接触性皮炎。

如何预防农药中毒,农药中毒的护理措施

农药中毒预防

预防:

(一)预防农药污染与中毒

我国农药中毒高发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落后,保管不严、配制不当、任意滥用、操作不善、防护不良。因此,预防的重点是:

1、改革农药生产工艺,特别是出料、包装实行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2、严格实施农药安全使用规程

(1)配药、拌种要有专用工具和容器,配制浓度确当,防止污染环境;

(2)喷药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喷药工具有专人保管和维修,防止堵塞、渗漏;

(3)合理使用农药。剧毒农药不得用于成熟期的食用作物及果树治虫。食用作物或果树使用农药应严格规定使用期限。严禁滥用农药;

3、农药实行专业管理和严格保管,防止滥用;

4、加强个人防护与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

(二)接触人群中毒筛检

1、对农药中毒高危人群,如农药厂农药出料、包装工,检修工;农忙季节农药配制、施药人员,以血液胆碱酯酶作为筛检指标,定期进行农药中毒筛检。

2、对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等急性中毒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以神经-肌电图进行筛检。早期发现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农药中毒并发症,农药中毒会引发什么疾病

农药中毒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肺水肿,猝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死率高,死亡有两个高峰;(1)抢救早期多由于胆碱酯酶严重抑制、发生肺水肿、脑水肿及呼吸循环衰竭;(2)抢救后期出现“反跳”,多由洗胃不彻底有机磷再吸收或阿托品停用过早引起。恢复期中猝死,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有的因并发症或心脏中毒性损害所致。因此,控制的重点在排毒与解毒。

农药中毒的病因,农药中毒有哪些原因

农药中毒病因主要病因:1.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中发生意外污染;2.使用方法不当或滥用;3.食用被农药污染的蔬菜、食物,或误用等

一、病因

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的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职业性农药中毒主要由皮肤污染引起。吸收的有机磷农药在体内分布于各器官,其中以肝脏含量最大,脑内含量则取决于农药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

体内的有机磷首先经过氧化和水解两种方式生物转化;氧化使毒性增强,如对硫磷在肝脏滑面内质网的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下,氧化为毒性较大的对氧磷;水解可使毒性降低,对硫磷在氧化的同时,被磷酸酯酶水解而失去作用。其次,经氧化和水解后的代谢产物,部分再经葡萄糖醛酸与硫酸结合反应而随尿排出;部分水解产物对硝基酚或对硝基甲酚等直接经尿排出,而不需经结合反应。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机理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催化乙酰胆碱水解作用,积聚的乙酰胆碱对胆碱有神经有两种作用:

1、毒蕈碱样作用 乙酰胆碱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与毒蕈碱型受体结合,产生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表现为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胃肠壁收缩,瞳孔插约肌和睫状肌收缩,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分泌增多。

2、烟碱样作用 乙酰胆碱在交感、副交感神经节的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终极后膜上烟碱型受体结合,引起节后神经元和骨骼肌神经终极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效应。这种效应与烟碱相似,称烟碱样作用。

乙酰胆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是破坏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引起中枢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大量积聚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可引起昏迷等症状。

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的磷酰化胆碱酯酶有两种形式。一种结合不稳固,如对硫磷、内吸磷、甲拌磷等,部分可以水解复能;另一种形式结全稳固,如三甲苯磷、敌百虫、敌敌畏、对溴磷、马拉硫磷等,使被抑制的胆碱酶不能再复能,可谓胆碱酯酶老化。

胆碱酯酶不能复能,可以引起迟发影响,如引起周围神经和脊髓长束的轴索变性,发生迟发性周围神经病。

农药中毒有哪些症状?

农药中毒症状

早期症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晚期症状: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迟发性神经病,主要累及肢体末端,且可发生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神经系统症状。

相关症状:酩酊感,共济失调,脑细胞出现营养不良性蜕变,烦躁不安,恶心,中毒严重,过敏性皮炎,肚子疼,感觉障碍,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

一、症状

1、观察对象 有轻度毒蕈碱样、烟碱样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不低于70%者;或无明显中毒临床表现,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在前705以下者。 急性中毒根据时间大量有机磷接触史,临床表现,结合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职业性中毒参考作业环境与皮肤污染检测,尿代谢产物测定,食品污染所致中毒参考剩余食品或洗胃液检测及人群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

2、急性轻度中毒 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的有机磷农药后,在24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瞳孔可能缩小。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50%~70%。

3、急性中度中毒 除较重的上述症状外,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腹泻、步态蹒跚、意识清楚或模糊。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50%。

4、急性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1)肺水肿;(2)昏迷;(3)呼吸麻痹;(4)脑水肿。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以下。

5、迟发性神经病 在急性重度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有的病例可出现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原性损害。

表3-1 其他农药

类别与主要品种理化特性毒理临床表现防治

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

(N'-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

白色晶状固体,熔点142℃,难熔于水,溶于丙酮、苯、乙醇等有机溶剂,对光热及酸性物质稳定,遇碱易破坏。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经口中毒为多。在体内胆碱酯酶结合成氨基甲酰化胆碱酶复合体,易水解,胆碱酯酶复能快。与有机磷中毒相似,以毒蕈碱样症状明显,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恢复较快。阿托品有效,不可使用肟类复能剂。

甲脒类:杀虫脒

[N’-(4-氯邻甲苯基)-N,N-二甲基甲脒)]

基质为白色结晶,有氨样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苯、氯仿、乙烷,弱酸、弱碱中易水解,剂型为乳油。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职业接触主要经皮肤进入。在体内代谢为对氯磷甲苯胺。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高铁血红蛋白症及出血性膀胱炎。头昏、头痛、乏力至嗜睡、昏迷、紫绀、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肥皂水清洗皮肤污染;紫绀者以1~2mg/kg美蓝加50%葡萄糖溶液静脉缓注;出血性膀胱炎者用5%NaHCO3静脉滴注。

拟除虫菊酯类:氰戊菊酯(杀灭菊酯)(C25H22CLCNO3)琥珀色粘稠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其次经皮肤入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Ca-Mg-ATP酶活性,使突触后神经兴奋性增高,伴皮肤粘膜刺激的症状。面部异常感觉,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肌束震颤、重者阵发性抽搐,意识障碍。对症处理与支持疗法。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临床表现可分三类:

(1)毒蕈碱样症状:早期即可出现,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多汗、视力模糊、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增多,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病情加重时出现全身紧束感,言语不清,胸部、上肢、面颈部以至全身肌束震颤,胸部压迫感,心跳频数,血压升高,严重时呼吸麻痹。

(3)中枢神经症状:头昏、头痛、乏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重症病例出现昏迷、抽搐,往往因呼吸中枢或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4)迟发性神经病:一般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8天~14天,出现感觉障碍,继而发生下肢无力,直至下肢远端弛缓性瘫痪,严重者可累及上肢,多为双侧。

2、慢性中毒 多见于农药厂工人。突出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症候群与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有的有机磷农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及接触性皮炎。

农药中毒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急诊治疗:每周复诊至 出血消失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意识恢复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即可就诊

农药中毒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急诊科,消化内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治愈率:85%,具体情况根据中毒的轻重以及急救的时间来定。百草枯无法治愈,死亡率10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大生化检查,视力,血清胆碱酯酶,

常用药品:转化糖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复方氯解磷定注射液,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