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5 15:26:34

社交敏感性障碍 社交心理障碍有哪些,怎么做才能克服心理障碍

一、社交心理障碍有哪些

1、恐惧心理

  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论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为社交恐惧症、人际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恐惧,称为异性恐惧症。

2、自卑心理

  表现为在社会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3、孤僻心理

  有两种情况,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另一种是属于有某种持殊的怪癖,使别人无法接纳。从而影响了社会交往。

4、害羞心理

  表现为社会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5、封闭心理

  表现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饰起来,试图与人保持严格的距离。

6、自傲心理

  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常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从而使交往变得困难,尤其表现在两代人的关系上。

7、敌意心理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另一种情形是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陷害他,从而逃避与人交往,甚至表现为攻击心理行为。

二、怎么做才能克服心理障碍

1、悦纳自我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当局者迷”。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 是导致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应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长处和短处,并对自己作出客观的,恰如其分的评价,防止因评价过高而变得自负,或因评价 过低而陷入自卑。要努力让自己树立“我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这一观念,悦纳自我,能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2、主动交往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自己能否为他人所接受,也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是个休适应环境与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形成丰富人格的基 本途径,具有沟通信息、相互激励、产生合力、形成互补、调节情感、保障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所以,要鼓励自己主动与他人交往,不逃避、不孤守,积极把自我 融入群体,在生活中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宽容、体谅、尊重、以诚待人。如果能在广泛交往的基础上拥有几位良知益友,无疑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胸有成竹有裨 益的。

 

 3、挫折历练

  适 量的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即使遭受较大的挫折(如痛失亲人、高考失利等),也能避免自身行为失常经受得住打击并 更好的适应环境。而耐挫能力差的人一遇到刺激和打击,就很容易形成心理困扰,觉得无法接受和摆脱,出现逃避(逃学)、抗拒等行为。所以,现代人应有意识的 去经历风雨、见世面,主动向自我挑战,有意给自已出些难题(如内向的人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脾气急躁的人去参加美术班的学习等),在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积累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维护心理健康。

  4、理智控制

  生活不能万事如意,挫折在所难免。一旦遇到挫折,很多人都会产手愤怒、焦虑、苦恼、悲伤、痛苦等消极的情绪,影响其正常工作、学习与生活。这时,应 善于用理智控制强烈的感情,不要冲动,一方面要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钻牛角尖;另一方面要进行心理换位,想想:“我是对方会怎么办?”或“某某遇 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在思考的过程中令自己冷静下来,并按理智的判断去采取行动,避免一时冲动后又产生后悔、自责等消极情绪。

三、心理健康处方

 

 一、精神胜利法

  在你的事业、爱情、婚姻不尽人意时,在你因经济上得不到合理对待而伤感时,在你无端遇到人身攻击或不公正的评价而气恼时,在你因生理缺陷遭到嘲笑而郁郁寡欢时,你不妨用阿Q精神调适一下失衡的心理。

 

 二、难得糊涂法

  这是心理环境免遭侵蚀的保护网。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糊涂"一下,以恬淡平和的心境对待各种紧张事件。

 

 三、随遇而安法

  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件,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用恬淡的、随遇而安的心境去对待,你将拥有一片宁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四、幽默人生法

  当人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五、宣泄积郁法

  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悲伤忧郁时不妨与亲人朋友倾诉,或进行一项你所喜爱的运动,也可以作一次旅行来改变心境。

四、求职需克服四大心理障碍

自卑畏怯心理

  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他们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心里发怵,参加*面试心里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盲目自信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

患得患失心理

  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准确把握。错过机遇,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常常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

急功近利心理

  有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抛弃所学的专业,宁可不要户口,不服从分配。这种心理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恐怕并非明智的选择。

社交心理障碍有哪些,怎么做才能克服心理障碍

社交心理障碍有哪些,怎么做才能克服心理障碍

一、社交心理障碍有哪些1、恐惧心理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论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为社交恐惧症、人际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恐惧,称为异性恐惧症。2、自卑心理表现为在社会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

阅读:203 收藏:90 分享:4


男性和女性患上情感障碍的症状

男性和女性患上情感障碍的症状

不知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情感抑郁这种疾病,但是在我们的身边患上这种疾病的患者就是越来越多,很多人在患上这种疾病之后,都会出现猜忌他人的情况,人家心情也会非常的烦躁,觉得生活没有希望,那么,情感障碍的症状表现?一、女性抑郁障碍女性一

阅读:1739 收藏:18 分享:36


关注儿童社交敏感症

关注儿童社交敏感症

儿童社交敏感症是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持续的或反复出现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回避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为:缺乏信心,沙哑、口吃,表述不清;躲避他人的视线;脸面发红发热,躯体紧张、僵硬;分泌大量唾液;小便时有人在排尿困难等。儿童社交敏感症如不能及时控制,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社交恐怖症。儿童社交敏感症的发生大多

阅读:596 收藏:452 分享:78


感应性妄想性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感应性妄想性障碍早期症状有哪些?

该病是受精神病人感应而产生的精神病,以系统妄想为突出症状,并明显妨碍病人的社会功能。临床主要特点为:①原发病例或感应者与继发病例或被感应者之间往往存在密切的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如发生于同一环境或家庭中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属或挚友(如母女、姐妹、夫妻、师生等)之间,偶尔可为主仆关系。故又称为二联性精神

阅读:1225 收藏:45 分享:18


远离儿童社交敏感症

远离儿童社交敏感症

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中,不同人恐惧的对象是千奇百怪,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焦虑就是社交焦虑症。社交焦虑症简单而言,就是害怕跟别人交往,其造成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不光是对生活,重要的是对工作。那么远离儿童社交敏感症?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儿童社交恐惧症1、教养方式虽然新近的研究着眼于社交恐惧症,但无论哪一类恐惧

阅读:34 收藏:73 分享:53


口臭→社交障碍→难言之忍

口臭→社交障碍→难言之忍

有病人患口臭,发言即熏倒一片,来信道:世上无良药。有人复言道:良药在口中舌下,世人不知,而独医者晓得。病人怀疑,继每日搅舌不断,吞咽津液数日,再次发言,听者面无惧色,亦无掩鼻、嗤笑、恶心行为。病人惊奇,再次来信道:妙法。患病二十余载,却不知良药产在自家田地!此案中病人所遇窘境,今之社交群体大有人在,

阅读:666 收藏:386 分享:59


孩子会不会有社交障碍

孩子会不会有社交障碍

从现在他只有两个好朋友,就担心以后造成社交障碍,是过分了。人从小到大,有各种生活经验,为许多人效,在不同阶段就会有不同朋友。

阅读:265 收藏:176 分享:19


情感性心境障碍的表现,什么是情感性心境障碍

情感性心境障碍的表现,什么是情感性心境障碍

说到情感性心理障碍,我想大多数人不太了解,其实这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而情感心理障碍,就是人们情感上的一种疾病,情感上越害怕什么,心理障碍越严重。我们现在就针对情感性心理障碍的具体知识,来做一下深入的认识。首先,情感性心理障碍患者的病情都有反复发作特点的,而间歇性病人的精神状态基本正

阅读:1996 收藏:185 分享:57


宝宝入园后社交障碍咋办

宝宝入园后社交障碍咋办

帮助宝宝克服社交障碍,幼儿园和家庭都要尽量多沟通,并尽量采取温和的鼓励方法引导教育宝宝,以下是不同种类的社交障碍宝宝,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1、宝宝不合群不合群的宝宝往往是因为在家庭生活里习惯了自我中心,家人都围着自己转的生活方式,因此在进

阅读:452 收藏:335 分享: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