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7:55:23

血栓形成 的过程是什么呢,血栓形成的治疗方式,防止血栓形成的方式,血栓形成的中医疗法

血栓形成是指人体或动物在存活期间因某些诱因,血液有形成分在循环血中发生异常的血凝块,或者在心脏内壁或血管壁上发生血液沉积物。血栓可以根据体内解剖部位分为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和微血栓,也可以按照血栓的组成分为血小板血栓,红细胞血栓,混合血栓和纤维蛋白血栓,有的根据肉眼所见的颜色分为白色血栓,红色血栓和混合血栓等。

一、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呢

  1.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发生于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栓(propagating thrombus)的头部〕。镜下,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其表面有许多中性白细胞粘附,形成白细胞边层,推测是由于纤维素崩解产物的趋化作用吸引而来。血小板小梁之间由于被激活的凝血因子的作用而形成网状的纤维素,其网眼内含有少量红细胞。肉眼观呈灰白色,表面粗糙有波纹,质硬,与血管壁紧连。

  2.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静脉的延续性血栓的主要部分(体部),呈红色与白色条纹层层相间,即是混合性血栓。其形成过程是:以血小板小梁为主的血栓不断增长以致其下游血流形成漩涡,从而再生成另一个以血小板为主的血栓,在两者之间的血液乃发生凝固,成为以红细胞为主的血栓。如是交替进行,乃成混合性血栓。在二尖瓣狭窄和心房纤维颤动时,在左心房可形成球形血栓;这种血栓和动脉瘤内的血栓均可见到灰白色和红褐色交替的层状结构,称为层状血栓,也是混合性血栓。

  3.红色血栓(red thrombus)发生在血流极度缓慢甚或停止之后,其形成过程与血管外凝血过程相同。因此,红色血栓见于混合血栓逐渐增大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后,往往构成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镜下,在纤维素网眼内充满如正常血液分布的血细胞。肉眼观呈暗红色。新鲜的红色血栓湿润,有一定的弹性,陈旧的红色血栓由于水分被吸收,变得干燥,易碎,失去弹性,并易于脱落造成栓塞。

二、血栓形成的治疗方式

  1.治疗目的

  为防止血栓进行性蔓延、消除水肿、预防肺栓塞发生。方法是卧床,抬高患肢并避免患肢活动,应用湿热敷,待疼痛消失及体温脉搏恢复正常后2周左右即可下床活动。用弹力绷带缠肢3~6个月,能有效减轻下肢水肿。

  2.抗凝治疗

  肝素和双香豆素类药物在治疗及预防上都有价值,不仅能防止已形成的血栓继续增长,而且能阻止身体其他部位新的血栓形成。应用抗凝剂时,必须定期监测凝血时间和血中凝血酶原含量,评估疗效,防止出血。在发病10天内,可应用人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同时结合抗凝剂,促使血栓溶解。

  3.其他

  对于股青肿、股白肿等病情较重及病史不超过7天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取栓,减轻血栓后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综合征。对于有抗凝禁忌证无法规律抗凝,或规律抗凝下仍复发血栓,在此基础上发生肺栓塞风险大的患者可考虑下腔静脉植入滤器来防止致命性肺栓塞风险。

三、防止血栓形成的方式

  参加体育活动。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稀薄,粘滞性下降。如打太极拳、体操、跳舞、骑自行车、慢跑、游泳、舞剑等。

  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它不沉积在血管壁上,还能促进已沉积在血管壁上的极低密度脂蛋白溶解,使血流通畅,防止动脉硬化。运动和饮食调节,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还可经常吃些洋葱、大蒜、辣椒、四季豆、菠菜、黄瓜、胡萝卜、苹果、葡萄等。

  药物预防。遵医嘱每次服用少量阿斯匹林,可使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失去活性,防止血栓形成,而大剂量服用,能抑制前列腺素I2生成,加速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故不宜大剂量服用。复方丹参片有活血化瘀,使血液流畅作用,每天三次,每次服三片。

  晚睡前喝杯开水,可防止血栓形成,平时也要养成饮水习惯,每天饮水1000-1200毫升,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预防血栓很有好处。

  多吃洋葱、海带、卷心菜、深海鱼油、黑木耳、韭菜、生菜等,适当饮醋、饮茶。

四、血栓形成的中医疗法

  中医有“治未病”的思想。血栓病如果能早期预防,或发生后能预防复发,较形成严重疾病是更有意义。中医药在这方面是有大有作为的。

  中医学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对血栓多属于“血瘀”证范畴,因此临床上多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防治血栓形成。

  中医活血化瘀的药有很多,一般来讲可分为四类:活血祛瘀药、养血活血药、活血止血药与破血祛瘀药。其代表药物分别有:红花、丹参和当归、三七、水蛭。这些活血药中,部分是较猛烈的,如水蛭,一般情况下不宜随便使用,不是专业人员的话,很难掌握其适应症。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水蛭素是目前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药,而且没有对抗的药物。

  中医对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并非如此简单,更主要的是讲究辨证,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个体化治疗或给药。从中医理论讲,瘀血既是病因,也是病理产物,是由特定的原因导致的瘀血,而瘀血又会产生一些新的病理变化。在治疗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时间,不同时期,配合其它药物进行了治疗。

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呢,血栓形成的治疗方式,防止血栓形成的方式,血栓形成的中医疗法

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呢,血栓形成的治疗方式,防止血栓形成的方式,血栓形成的中医疗法

一、血栓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呢1.白色血栓(palethrombus)发生于血流较快的部位(如动脉、心室)或血栓形成时血流较快的时期〔如静脉混合性血栓的起始部,即延续性血栓(propagatingthrombus)的头部〕。镜下,白色血栓主要由许多聚集呈珊瑚状的血小板小梁构成,其表面有许多中

阅读:230 收藏:149 分享:97


血栓形成与感染,血栓的形成原因

血栓形成与感染,血栓的形成原因

一、几种血栓形成的因素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涉及的病因相当广泛。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对血小板生物化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因子化学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对血栓形成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认为血栓形成是复合因素所引起的,其中血管壁

阅读:1583 收藏:146 分享:8


血栓形成的原理,血栓形成的危害

血栓形成的原理,血栓形成的危害

一、血栓形成的机制有哪些呢血栓栓塞性疾病在临床上甚为多见,涉及的病因相当广泛。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对血小板生物化学,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凝血因子化学结构以及超微结构研究的深入,对血栓形成过程有了更多的了解认为血栓形成是复合因素所引起的,其中血管壁、血小板、血流速度、血液黏度和凝血活性等,均有重要作用。

阅读:1450 收藏:85 分享:24


血栓形成的诱因,形成血栓的四大诱因

血栓形成的诱因,形成血栓的四大诱因

尽管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也在随之不断增高,而血栓正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血栓形成的诱因都有哪些,这对血栓的预防非常不利。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诱发血栓的几大因素,希望能帮助大家远离血栓的危害。1、生活不规律生活不规律是血栓形成的诱因之一,如

阅读:1782 收藏:160 分享:1


血栓形成的原因,血栓形成的外在症状

血栓形成的原因,血栓形成的外在症状

一、血栓形成的机制到底有哪些1、血管源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时动脉硬化粥样物质形成的栓塞。大的栓塞可来源于大的动脉粥样物质、血栓和胆因醇结晶的混合物,脱落到动脉循环。小的栓塞由于胆因醇结晶的释放或由于溃疡性动脉硬化斑点脱落引起。2、医源性。近年

阅读:268 收藏:79 分享:86


血栓形成机理是什么,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机理是什么,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一、血栓的形成机理是什么血栓形成是由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临床常见的血栓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有家族遗传性,反复发作性,症状严重性,血栓形成部位异常性,以及发病时间年轻化。血栓是血流在心血管系统血管内面剥落处或修

阅读:78 收藏:12 分享:81


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措施怎么诊断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措施怎么诊断脑血栓形成

一、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措施(1)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①缺血性卒中后血压升高通常不需紧急处理,病后24~48h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时可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captopril)6.25~12.5mg含服;切忌过度降

阅读:109 收藏:27 分享:20


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形成是怎么原因引起的

血栓形成的过程,血栓形成是怎么原因引起的

一、血栓形成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血栓形成是由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因素变化过程。临床常见的血栓患者,最主要的特点有家族遗传性,反复发作性,症状严重性,血栓形成部位异常性,以及发病时间年轻化。怀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栓塞需

阅读:416 收藏:14 分享:21


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一、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1.浅静脉血栓形成常累及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或其属支,多发生于静脉曲张的基础上。主要特征是血栓形成部位疼痛,外表可见浅静脉有一发红、低热的索状物,有触痛,周围红肿。其栓子不易脱落,一般不会引起肺动脉栓塞。另外,迁徙性浅静脉血栓形成往往是癌症的一个提示性症状。2.深

阅读:1669 收藏:288 分享: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