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6 00:57:05

胸锁乳突肌 _,胸锁乳突肌痉挛

一、什么是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起自胸骨柄前面,锁骨头起自锁骨内1/3段上缘,两头间的三角形间隙恰在胸锁关节上方,在体表即锁骨上小窝。该肌行向上后外方,止于乳突外面及上项线外侧1/3。由副神经及第2~4颈神经前支支配。

  斜位于颈部两侧皮下,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在颈部形成明显的的体表标志。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二头会合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的乳突。

  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使头屈。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胸锁乳突肌血供分上、中、下三部,上部来自枕动脉,中部来自甲状腺上动脉,下部来自甲状颈干的颈横动脉,血供主要来自上方,少数以甲状颈干为主要血供。静脉为各肌动脉的伴行静脉,分别注入颈外静脉、甲状腺上静脉、颈内静脉等。

二、胸锁乳突肌区

  l.颈袢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第1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行,在颈动脉三角内离开此神经,称为去了神经降支,沿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浅面下行,又名颈袢上根。第2、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下根,沿颈内静脉浅面下行。上、下两根在肩肿舌骨肌中间腿上缘,适平环状软骨弓处,在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袢。自袢发支支配肩肿舌骨肌上腹、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及肩肿舌骨肌下腹。甲状腺手术时,多平环状软骨切断舌骨下诸肌,可避免伤及神经。

  2.颈动脉鞘及其内容颈动脉鞘上起自颅底,下续纵隔。鞘内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贯穿全长;颈内动脉行于鞘的上部,颈总动脉行经其下部。在鞘的下部,颈总动脉居后内侧,颈内静脉位于前外方,迷走神经行于二者之间的后外方;在鞘的上部,颈内动脉位于前内侧,颈内静脉经其后外方,迷走神经行于二者之间的后内方。颈动脉鞘的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下腹,颈袢及甲状腺上、中静脉;鞘的后方有甲状腺下动脉横过,左侧还有胸导管弓,隔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椎前肌和颈椎横突等;鞘的内侧有咽和食管、喉与气管、甲状腺侧叶和喉返神经等。

  3.颈丛由第l~4颈神经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的浅面。其分支有皮支、肌支和隔神经。

  4.预交感干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位于脊柱两侧,椎前筋膜后方。颈上神经节最大,长约3cm,呈梭形,位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颈中神经节较小,位于颈动脉结节平面,但不恒定。颈下神经节多与第1胸神经节融合成颈胸神经节,又名星状神经节,位于第1肋颈的前方,长约1.5~2.5cm。上述三神经节均发出心支人胸腔参与心丛的组成。

三、胸锁乳突肌痉挛治疗方法

  胸锁乳突肌下端切断术用于先天性斜颈的治疗。先天性斜颈可分为先天性骨性斜颈及肌性斜颈。前者较少见、后者多见。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但难产时,颈部被过度牵拉者为最常见。多见于右侧。往往在病人出生的2周内可触到胸锁乳突肌中下部硬性包块,在2个月内达最大范围,然后在1年内减小或消失。若不消失,肌肉将永久纤维化并收缩,而造成斜颈。

  在生长发育年龄期,任何先天性斜颈均会加重。如早期不予矫正,患侧面部发育缓慢,形成颜面和头颅逐渐变形,两侧不对称。长期未治时,则颈部的其他肌肉也相继发生相应的挛缩,颈椎亦将逐渐发生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这种晚期的肌性斜颈,即使把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矫正,也很难恢复颜面的正常形态,同时还须同时进行颜面畸形矫正术。因此,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治疗是极为重要的。在婴儿期,只能用非手术治疗促进局部肿块早期消散,防止肌纤维挛缩。如局部热敷、按摩,卧位固定及手法扳正等。Ling认为,由于在1岁以内,病变的演变还未停止,手术后很容易发生瘢痕与深层组织连接,因而他主张手术的最佳年龄是1~4岁。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在12岁以内手术效果都差不多,因为颜面部和头颅不对称可以在生长年龄内得到矫正。

  有几种手术可以松解挛缩的胸锁乳突肌:①经皮下切断胸锁乳突肌的锁骨附着部,此种方法有一定危险性,易损伤附近的血管和神经,故极少用;②胸锁乳突肌切除术,只适用于年龄较大,畸形较重的病人,手术后疗效亦不佳;③胸锁乳突肌胸骨和锁骨部肌腱切断术,手术简单,效果较好,较常用;④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术,适用于较大儿童;⑤胸锁乳突肌Z成形术,适用于较大儿童或其他手术失败者。

四、胸锁乳突肌痉挛治疗注意要点

  1.要充分显露胸锁乳突肌,切断要彻底,除胸锁乳突肌外,任何条索状组织都必须小心切除,直至将头部转向对侧时深部没有任何紧张的条索为止。

  2.有时切断胸锁乳突肌及其他挛缩的软组织后,头颈部仍不能达到过度矫正的位置,这是由于斜方肌及其筋膜已发生短缩,因此,须将下端切口外端向外延长少许,再切断斜方肌前面的筋膜或该肌的一部分,将会获得较好的疗效。

  3.注意保护胸锁乳突肌附近的血管和神经。在切断胸锁乳突肌下端时注意勿损伤其下面的颈动、静脉及锁骨下动静脉。在切断胸锁乳突肌上端时切勿在乳突尖之下切断该肌,以免损伤面神经及副神经,在剥离止点时还要注意避免颈外动脉的耳后动脉及枕动脉的损伤。

  斜颈较轻者,术后可不使用任何外固定,早期经常向健侧行屈颈锻炼,或使用矫形帽,胶布固定头偏向健侧,下额转向患侧的位置4~6周。对于严重的斜颈术后可使用头颈石膏外固定6~8周。去除外固定后,须每日行主动或被动颈部活动。

胸锁乳突肌_,胸锁乳突肌痉挛

胸锁乳突肌_,胸锁乳突肌痉挛

一、什么是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起自胸骨柄前面,锁骨头起自锁骨内1/3段上缘,两头间的三角形间隙恰在胸锁关节上方,在体表即锁骨上小窝。该肌行向上后外方,止于乳突外面及上项线外侧1/3。由副神经及第2~4颈神经前支支配。斜位于颈部两侧皮下,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在颈部形成明显的的体表

阅读:1134 收藏:29 分享:82


胸锁乳突肌,这个肌肉的功能

胸锁乳突肌,这个肌肉的功能

③胸锁乳突肌胸骨和锁骨部肌腱切断术,手术简单,效果较好,较常用。注意观察副神经穿出胸锁乳突肌的部位以及进入斜方肌的部位,在解剖副神经的同时,观察并清理副神经周围淋巴结。先天性斜颈,是生孩子的时候右侧胸锁乳突肌损伤引起的血肿块。

阅读:1730 收藏:158 分享:61


新生儿胸锁乳突肌血肿

新生儿胸锁乳突肌血肿

摘要:新生儿胸锁乳突肌血肿,由分娩时胎头旋转过度或保密观念强度牵引时,引起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及血管破裂,血液储积于患处所致。常见于臀位产的婴儿。血肿多在脸锁乳突肌的中部或胸锁乳突肌下1/3处,多见于婴儿出生数日,甚至第2~3个星..由分娩时胎

阅读:386 收藏:301 分享:132


胸锁乳突肌简介,这个肌肉的功能

胸锁乳突肌简介,这个肌肉的功能

注意观察副神经穿出胸锁乳突肌的部位以及进入斜方肌的部位,在解剖副神经的同时,观察并清理副神经周围淋巴结。先天性斜颈,是生孩子的时候右侧胸锁乳突肌损伤引起的血肿块。其方法在胸锁乳突肌附着处,寻找压痛点或敏感点。

阅读:778 收藏:65 分享:66


胸锁乳突肌在哪,这个肌肉的功能介绍

胸锁乳突肌在哪,这个肌肉的功能介绍

③胸锁乳突肌胸骨和锁骨部肌腱切断术,手术简单,效果较好,较常用。注意观察副神经穿出胸锁乳突肌的部位以及进入斜方肌的部位,在解剖副神经的同时,观察并清理副神经周围淋巴结。

阅读:1640 收藏:173 分享:32


[转头胸锁乳突肌不平]宝宝头围偏小要及时治疗

[转头胸锁乳突肌不平]宝宝头围偏小要及时治疗

在妈妈肚子里形成的徐士象医生介绍,斜颈是一种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的疾病。篇三:宝宝头围偏小要及时治疗脑袋总是偏向一边,刚扳过来一会就又偏过去,最近,省会李女士正为刚出生2个月宝宝的这种特殊“嗜好”烦心。到了宝贝出生后2个月,虽然硬块会逐渐缩小,以后完全消失,此时胸锁乳突肌就成为无弹性的纤维带,但是宝贝头部倾斜的症状并不会改变。

阅读:1384 收藏:119 分享: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