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3 19:54:36

糖耐量 受损的人多吗,糖耐量受损的治疗方法

一、糖耐量受损的人多吗

现*的生活越来越好,糖耐量受损的人也越来越多。糖耐量异常是正常人向糖尿病病人的过度状态。糖耐量异常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糖耐量异常还不是糖尿病,但表示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出现不正常,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有资料表明:糖耐量异常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几率为正常值人群的100倍,同时糖耐量异常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心绞痛、中风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不可掉以轻心。因此,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治疗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关键。

糖耐量异常属于可逆阶段,如果调控得当,就可以享受健康;否则就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吴医生告知金大伯暂时不需药物治疗,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饮食调节,合理饮食:糖耐量异常大多由于不注意饮食控制甚至暴饮暴食,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所以日常生活中重视饮食调控非常重要,肥胖者应限制热量摄入,如注意减少米饭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降低食物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等的摄入,对改善糖耐量有较好的效果。选择具有调整血糖作用的食品如:苦瓜、南瓜、冬瓜、洋葱、大蒜、山药、菠菜、芹菜、银耳、鳝鱼,都有较好的调整血糖作用。同时应戒除烟、酒。

二、糖耐量受损的治疗方法

许多研究显示,给予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IGT、IFG)适当干预可显著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国大庆研究和美国预防糖尿病计划(DPP)研究生活方式干预组推荐患者摄入脂肪热量<25%的低脂饮食,如果体重减轻未达到标准,则进行热量限制;生活方式干预组中50%的患者体重减轻了7%,74%的患者可以坚持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的运动;生活方式干预3年可使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下降58%。此外,在其他种族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开展的生活方式干预研究也证实了生活方式干预的有效性。

应建议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3],并定期随访以确保患者能坚持下来;定期检查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给予适当治疗。具体目标是:(1)使肥胖或超重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2)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千卡;(3)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4)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min/周。

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进行的药物干预试验显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二甲双胍与TZDs联合干预以及减肥药奥利司他等可以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但因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药物干预具有长期疗效和卫生经济学益处,因此各国临床指南尚未广泛推荐药物干预作为主要的预防糖尿病手段。鉴于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和与预防糖尿病相关的卫生保健体制尚不健全,我国指南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的手段预防糖尿病。

三、糖耐量受损的恢复期需要多久

糖耐量受损是指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时的血糖在7.8到11.1之间,目前还没有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积极控制,一般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导意见:

1.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糖尿病饮食,调节饮食结构,不吃甜食,少吃淀粉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纤维素等,控制饭量,适量肉蛋奶。2.适量运动,如果能降低体重这是最好的。3.定期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葡萄糖耐量[1]即为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正常的7.8mmol/L,但仍未达到11.1mmol/L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或空腹血糖升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在6.2~7.0之间)称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葡萄糖受损)。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种正常人向糖尿病的过度状态,这部分人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据有关研究报道,每年5-8%这样的患者将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此外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如心肌梗塞、心绞痛的危险性也大大提高。

四、糖耐量受损的检测方法

人体全天血糖含量随进食、活动等情况时有波动,一般空腹时的血糖水平较为恒定。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血糖多少有密切关系,血糖增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多少,随着机体的生理需要而进行自动调节,使体内葡萄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可见,人体对葡萄糖有着很强的耐受能力,称为人体正常糖耐量。临床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法,给一定量的葡萄糖,以助检查患者的糖耐量情况,称其为葡萄糖耐量试验。

当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葡萄糖,糖尿病患者(或有关疾病)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对处理葡萄糖的能力,已显示出不如正常人那样迅速有效,表现在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了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以上,血中葡萄糖升高,糖耐量曲线异常,这种状态,叫做糖耐量减低。

糖耐量的减低,并非意味着患有糖尿病,是有其一定范围的。但糖耐量异常者,要比正常人易发生糖尿病,应引起高度警惕。

糖耐量受损的人多吗,糖耐量受损的治疗方法

糖耐量受损的人多吗,糖耐量受损的治疗方法

一、糖耐量受损的人多吗现*的生活越来越好,糖耐量受损的人也越来越多。糖耐量异常是正常人向糖尿病病人的过度状态。糖耐量异常通常被认为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糖耐量异常还不是糖尿病,但表示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出现不正常,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发生糖尿

阅读:910 收藏:250 分享:35


糖妈妈产后要查糖耐量

糖妈妈产后要查糖耐量

虽然大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不久,血糖恢复正常,但临床上也有一些糖妈妈会“变成”永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及早发现病变的苗头,尤其是有家族史的糖妈妈在产后别忘了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重新评估糖耐量的情况。尽管糖妈妈平日可以自己

阅读:884 收藏:83 分享:83


糖妈产后莫忘糖耐量试验

糖妈产后莫忘糖耐量试验

一位32岁的孕妇,在建小卡时做了糖筛查,结果血糖高于正常值,空腹血糖为6.7mmol/L,餐后血糖为10.2mmol/L(孕妇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餐后血糖大于6.7mmol/L即为不正常)。她非常焦虑担心,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

阅读:960 收藏:417 分享:148


孕妇糖耐检查原理,孕期糖耐量偏高有什么原因

孕妇糖耐检查原理,孕期糖耐量偏高有什么原因

糖尿病病人及糖耐量异常者则不遵循此规律,出现血糖值升高及节律紊乱。有家族遗传史的准妈妈可能携带着诱发糖尿病的基因,这样准妈妈更应多多注意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稍不注意,潜藏的基因就会激发准妈妈孕期血糖偏高,并还有可能转化为显性糖尿病。

阅读:338 收藏:151 分享:25


糖耐量检查和糖筛的区别

糖耐量检查和糖筛的区别

糖筛也孕检需要检查的项目之一,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一般糖筛检查结果不理想的孕妇医生都会建议再做糖耐量检查来确诊准妈妈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而对于糖耐量检查,只有糖筛实验不合格才需进一步做糖耐量的检查。

阅读:1204 收藏:94 分享:56


空腹血糖损害和糖耐量损害

空腹血糖损害和糖耐量损害

空腹血糖损害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有所升高,在110~125毫克/分升之间,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也升高但又低于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即在200毫克/分升以下。需要注意的是,糖耐量损害是糖耐量试验的结果,而如果进餐后2小时血糖在140~199毫克/分升之间是不能诊断为糖耐量损害的,只能说是餐后血糖增高。

阅读:6659 收藏:219 分享:300


糖耐量异常

糖耐量异常

科学育儿、健康育儿是每一位准妈妈的必修课。今天小编为准妈妈们带来了糖耐量异常的相关知识。孕妈妈在接受糖耐量试验检查后,发现并未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但数据结果有异常,此时可以判断为糖耐量异常。孕期糖耐量异常有2种常见的情况,和小编带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811 收藏:0 分享:109


孕妇有必要进行糖耐检查吗,孕妇糖耐量检查原理

孕妇有必要进行糖耐检查吗,孕妇糖耐量检查原理

孕期进行糖耐检查的时间通常在怀孕的二十周左右,其主要目的就是检查孕妇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这吃得多了,就有可能让孕妇患上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则失去了这种调控能力。小编已经为你详细介绍了糖耐检查的原理。这项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筛查出对血糖调节异常的孕妇,及时诊断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此是有必要进行检查的。

阅读:21 收藏:72 分享: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