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疠
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笃、症状相似、传染性强的特点。其传染途径是空气与接触,自口鼻而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疫疠发生与流行,与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环境和饮食卫生不良;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等因素有关。
七情
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属于精神致病因素。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志的异常变化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调、气血功能紊乱。七情致病虽可及于五脏,但根据临床观察,主要以影响心、肝、脾为多见。
饮食劳逸
饮食和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节制,劳逸要有合理的安排,否则也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或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人体产生疾病。因为饮食而致病,主要有三方面,即饮食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饮食所伤,首先影响脾胃,然后累及其他脏腑或变生他病。
劳力过度则耗气,劳心达过伤阴耗血,房劳过度易耗伤肾精,过度安逸,完全不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亦会使气血运动不畅、脾胃功能呆滞、机体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证。
痰饮、瘀血
都是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同时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机体的某些脏腑组织引起疾病,故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1、痰饮:痰和饮都是由水液代谢的局部障碍而引起的病理产物。分有形与无形两类。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听之有声音的痰或饮而言。较为稠粘的叫痰;较为清稀的则称为饮。所谓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昏不识人等,却看不到排出来的或其他实质性的痰或饮。
(1)痰饮的形成:痰饮,是因于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受障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形成。
(2)痰饮的证候及特点:因痰饮所在的部位不同,痰饮病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痰饮在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于心,可见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在胃,可见恶心呕吐、痞满不舒;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疠痰核、肢体麻木、痰气凝结咽喉,可致咽中梗阻;痰饮上犯于头,可使眩晕昏冒;饮泛肌肤,则成水肿;饮在胸胁,则见胸胁胀痛、咳嗽引痛;饮在膈上,常见咳喘不能平卧;饮在肠间,每致肠鸣沥沥有声、腹满食少。
2、瘀血:凡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者,都可形成瘀血。
(1)瘀血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或因外伤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所形成。
(2)瘀血的症证的特点:瘀血的症证繁多,常随其瘀阻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但临床表现有其共同特点,如刺痛、紫绀、肿块、出血以及肌肤甲错,脉细涩等。
疫疠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具有发病急骤、病情重笃、症状相似、传染性强的特点。其传染途径是空气与接触,自口鼻而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疫疠发生与流行,与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环境和饮食卫生不良;以及社会制度
阅读:898 收藏:190 分享:28
蛇蜕在现代医学的四大功效介绍蛇蜕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在日常中,如果人们出现喉痹肿痛,可以用蛇蜕烧研为末,乳汁送服一钱。蛇蜕有哪四大功效呢1、祛风定惊:蛇蜕首先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祛风定惊,因为很多小孩会有惊风的情况,就可以用蛇蜕来调理了。故蛇蜕有杀虫疗癣之功效。可作治诸虫咬伤,癣疮,饶虫等证。蛇蜕在现代医学上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我们在上面为大家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蛇蜕主要有四大功效,每一种都可以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阅读:861 收藏:147 分享:224
《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
阅读:1129 收藏:63 分享:39
正气决定于体质,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体质健壮,正气旺盛,则难以致病;体质衰弱,正气内虚,则易于发病。可见,体质是形成证的生理基础之一,辨体质是辨证的重要根据。
阅读:547 收藏:37 分享:69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布了预防流感药方:粉葛15g,芦根15g,玄参10g,麦芽15g,稻芽15g,木棉花15g,甘草6g,菊花10g,广藿香10g服用方法:本剂量供一家三口服用,药材冷水浸5分钟,加清水超过药材3-5公分,煮滚半小时即可。八角茴香不能预防甲型流感八角茴香又叫大料,是常用的烹调辅料。
阅读:505 收藏:222 分享:17
《温病条辨》此书为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吴瑭撰,嘉庆三年(1798)完成,前后花了六年时间。刊行之后,为医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达五十余次之多,并有王孟英、叶霖等诸家评注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
阅读:1564 收藏:254 分享:89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金匮要略》自北宋刊行后,历代均有刻本传世。历代注释和研究《金匮要略》的著作亦颇多,但远远不如《伤寒论》。
阅读:1164 收藏:245 分享: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