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4 01:50:12

感染性休克 的护理问题,详解感染性休克的病因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脓毒性休克,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侵入血循环,激活宿主的各种细胞和体液系统;产生炎性介质,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影响其灌注,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因子和机体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以及机体的内环境与应答是决定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一、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1)监测脉搏、血压、呼吸和体温:脉搏快而弱,血压不稳定,脉压差小为休克早期。若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搏细弱均为病情恶化的表现。根据病情每10~20min测1次脉搏和血压。每2~4h测肛温1次,体温低于正常者保温,高热者降温。

2)意识状态:意识和表情反映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灌注量,若原来烦躁的病儿,突然嗜睡,或已经清醒的患儿又突然沉闷,表示病情恶化;反之,由昏睡转为清醒,烦躁转为安稳,表示病情好转。此外,尚应了解不同年龄意识变化之特点,如婴儿中枢缺氧可迅速嗜睡或昏迷;幼儿常先呻吟不安或烦躁,渐至意识丧失,而儿童常呈间歇躁动等开始。医护人员应了解其特点,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变化。

3)皮肤色泽及肢端温度:面色苍白、甲床青紫、肢端发凉、出冷汗,都是微循环障碍、休克严重的表现。若全身皮肤出现花纹、淤斑则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详细记录尿量:尿量是作为休克演变及扩容治疗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感染性休克怎么引起的

 1.病原菌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如肠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不发酵杆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等);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等也可引起休克。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其病程中也易发生休克。某些感染,如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暴发性流脑、肺炎、化脓性胆管炎、腹腔感染、菌痢(幼儿)易并发休克。

2.宿主因素

原有慢性基础疾病,如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烧伤、器官移植以及长期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细菌毒类药物和放射治疗,或应用留置导尿管或静脉导管者可诱发感染性休克。因此本病较多见于医院内感染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分娩妇女、大手术后体力恢复较差者尤易发生。

3.特殊类型的感染性休克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是由细菌毒素引起的严重症候群。最初报道的TSS是由金葡菌所致,近年来发现类似征群也可由链球菌引起。

三、感染性休克检查方法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在15×109/L~3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现象。血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增高为血液浓缩的标志。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血小板进行性减少。

 2.病原学检查

在抗菌药物治疗前常规进行血(或其他体液、渗出物)和脓液培养(包括厌氧菌培养)。分离得致病菌后作药敏试验。溶解物试验(LLT)有助于内毒素的检测。

 3.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

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尿比重由初期的偏高转为低而固定(1.010左右);血尿素氮和肌酐值升高;尿/血肌酐之比<20;尿渗透压降低、尿/血渗之比40mmol/L;肾衰系数>1;Na+排泄分数>1%。

4.酸碱平衡的血液生化检查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为临床常测参数,但在呼吸衰竭和混合性酸中毒时,必须同时作血气分析,测定血pH、动脉血PaCO2、标准HCO3-和实际HCO3-、缓冲碱与碱剩余等。尿pH测定简单易行。

四、感染性休克治疗措施

1.病因治疗

在病原菌未明确前,可根据原发病灶、临床表现,推测最可能的致病菌,选用强力的、抗菌谱广的杀菌剂进行治疗,在分离得病菌后,宜按药物试验结果选用药物。剂量宜较大,首次给冲击量,由静脉滴入或缓慢推注。为更好地控制感染,宜联合用药,但一般二联已足。为减轻毒血症,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可考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及时处理原发感染灶和迁徙性病灶。重视全身支持治疗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抗休克治疗

(1)补充血容量有效循环血量的不足是感性休克的突出矛盾。故扩容治疗是抗休克的基本手段。扩容所用液体应包括胶体和晶体。各种液体的合理组合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恒定。

(2)纠正酸中毒根本措施在于改善组织的低灌注状态。缓冲碱主要起治标作用,且血容量不足时,缓冲碱的效能亦难以充分发挥。纠正酸中毒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恢复血管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反应性,并防止DIC的发生。

(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旨在调整血管舒缩功能、疏通微循环淤滞,以利休克的逆转。

(4)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①强心药物的应用;②维持呼吸功能、防治ARDS;③肾功能的维护;④脑水肿的防治;⑤DIC的治疗;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拮抗剂;⑦其他辅助性治疗。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问题,详解感染性休克的病因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问题,详解感染性休克的病因

一、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1)监测脉搏、血压、呼吸和体温:脉搏快而弱,血压不稳定,脉压差小为休克早期。若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搏细弱均为病情恶化的表现。根据病情每10~20min测1次脉搏和血压。每2~4h测肛温1次,体温低于正常者保温,高

阅读:913 收藏:15 分享:11


感染性休克的原因,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症状表现

感染性休克的原因,小儿感染性休克的症状表现

一、感染性休克是怎么引起的感染性休克是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等病原体的入侵,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病原体及其毒素对机体产生广泛的损害作用,引起机体组织灌注不足,缺氧和代谢障碍,以及并发血压下降的临床症状,即为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败血症

阅读:988 收藏:63 分享:29


哪些人易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哪些人易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主要病因有病原菌和宿主因素。心功能抑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可伴有肺部感染、肺栓塞、肾衰竭等并发症。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阅读:4043 收藏:652 分享:372


感染性休克的症状是什么,应该如何诊断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的症状是什么,应该如何诊断感染性休克

一、感染性休克的症状是什么1,意识和精神状态(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流量)经初期的躁动后转为抑郁淡漠,甚至昏迷,表明神经细胞的反应性兴奋转抑制,病情由轻转重,原有脑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降至10.64/6.65kPa(80/50mmH

阅读:1124 收藏:36 分享:48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是什么,感染性休克是什么原因

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是什么,感染性休克是什么原因

一、感染性休克需要遵循什么抢救原则除积极控制感染外,应针对休克的病生理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血细胞聚集以防止微循环淤滞,以及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等。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全身各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正常代谢。在治疗过程中

阅读:1450 收藏:9 分享:26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是什么感染性休克的症状是什么

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方法是什么感染性休克的症状是什么

一、感染性休克的护理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176;~30&#176;,下肢抬高15&#176;~20&#176;的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减轻呼吸困难。也可采取平卧位,以利于脑部血液供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论是平卧位还是中凹位,头都应偏向一

阅读:1080 收藏:53 分享:61


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调理感染性休克患者

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调理感染性休克患者

一、感染性休克的病因(一)致病菌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如科细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脑膜炎球菌;类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等也可引起休克。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也易发生休克。易并发休克的感染有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暴发型流脑

阅读:366 收藏:216 分享:31


感染性休克需要看什么科,感染性休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感染性休克需要看什么科,感染性休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感染性休克需要看什么科进行治疗感染性休克需要看血液科进行治疗,那么怎么治疗呢?除积极控制感染外,应针对休克的病生理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血细胞聚集以防止微循环淤滞,以及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等。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全身各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正常代谢。在治疗过程

阅读:46 收藏:166 分享:90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感染性休克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感染性休克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感染性休克有哪些治疗方法除积极控制感染外,应针对休克的病生理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血细胞聚集以防止微循环淤滞,以及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等。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全身各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正常代谢。在治疗过程中,必须

阅读:768 收藏:3 分享: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