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3 02:26:31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引起的,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一、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1)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肾炎,最后引起肾衰竭。肾衰可以在几个月内出现,也可以迁延几年,直到血清尿素和肌酐上升,肾功能降至正常人的一半,症状才会出现。有时发病后几年,直到可怕的尿毒症症状出现后,才诊断患有肾小球肾炎。

(2)间质性肾炎:

专家指出,间质性肾炎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第二位。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供应减少和肾功能减退。止痛剂引起的肾病、痛风性肾病和抗生素及其他肾毒性药物引起的肾病都属于间质性肾炎。

(3)糖尿病性肾病:

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一部分人可出现肾脏并发症,特别是青年型或I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这常常是肾脏受累的第一个指征。出现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半在5年后发生肾衰竭,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同时出现。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症状

困倦、乏力

这可能是患病早期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引起困倦、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特别是那些在事业上“全力搏杀”的人,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后症状好转,则其更易被忽视。

面色泛黄

这是由贫血所致的。由于这种表现的发生和发展平分缓慢,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就像人们经常见面就难以发现对方各种缓慢发展的变化一样。

浮肿

这是一个比较易觉察的症状。这是由于肾脏不能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而导致液体滞留在组织间隙,早期仅为踝部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消失,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则病情已较严重。

尿量改变

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部分病人随病程进展尿量会逐渐减少。即便是尿量正常,由于尿液所排出的毒素减少,也会使废物不能完全排出体外。所以,尿量并不能完全说明您肾脏功能的好坏。

高血压

因为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能。所以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会发生钠和水的潴留,另外,受损的肾脏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若有因高血压及凝血机制差而致的鼻或齿龈出血,更要引起注意。

胃口不佳

这是由毒素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多数人会不以为然。待病情发展,将会出现腹部闷胀不适、恶心、呕吐,甚至大便次数增多或便溏,这也往往是病人不得不就医的重要原因。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室检查

(一)尿常规:

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二)血常规: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三)生化检查:

GFR50~80ml/min,血尿素氮、肌酐正常,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50~20ml/min,血肌酐186~442μmol/L,尿素氮超过7.1mmol/L,为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GFR20~10ml/min,血肌酐451~707μmol/L,尿素氮17.9~28.6m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GFR小于10ml/min,血肌酐高于707μmol/L,尿素氮28.6mmol/L以上,为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

(四)影象学检查:

B超示双肾体积缩小,肾皮质回声增强;核素肾动态显象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核素骨扫描示肾性骨营养不良征;胸部X线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心胸比例增大或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

(五)肾活检可能有助于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原发病的诊断:

当无明显肾脏病史、起病急骤者应与急性肾衰相鉴别。严重贫血者应与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此外还应重视对原发病及诱发因素的鉴别,判定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四、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保健措施

第一,要有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蛋白质成分,因此,为了减轻残存的肾的工作负担,蛋白质摄入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比如,当血肌酐为170—440微摩尔/升时,蛋白质以每天每公斤体重0.6克为宜,有大量蛋白尿者,每丢失1克尿蛋白,可额外补充1.5克蛋白质。当血肌酐超过440微摩尔/升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进一步减少,以每天总量不超过30克为好。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质摄入,将会导致病人出现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效果并不好。

第二,为了使摄入的蛋白质获得最大利用,不让其转化为能量消耗掉,在采取低蛋白质饮食的同时,还必须补充能量。每日每公斤体重至少35千卡的热量,主要由糖供给,可吃水果、蔗糖制品、巧克力、果酱、蜂蜜等。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虽符合前面的条件,如蛋黄、肉松、动物内脏、乳制品、骨髓等,但由于它们的含磷量较高而不宜食用,因为磷的贮留可促使肾脏的功能进一步恶化。为减少食物中的含磷量,食用鱼、肉、土豆等,都应先水煮弃汤后再进一步烹调。

第四,食盐量应视病情而定,如有高血压、水肿者,宜用低盐饮食,每日2克盐。

第五,经过肾脏排泄的药物也有可能损伤肾脏,如庆大霉素、磺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等、消炎痛、扑热息痛,以及激素、造影剂等。

第六,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感染,还要严防这些疾病对肾脏的损伤。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引起的,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引起的,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一、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1)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肾炎,最后引起肾衰竭。肾衰可以在几个月内出现,也可以迁延几年,直到血清尿素和肌酐上升,肾功能降至正常人的一半,症状才会出现。有时发病后几年,直到可怕的尿毒症症状出现后,才诊断患有肾小球肾炎。(2)间质性肾炎:专家指

阅读:270 收藏:31 分享:13


慢性肾衰竭如何治疗好呢,哪些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因

慢性肾衰竭如何治疗好呢,哪些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因

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供应减少和肾功能减退,是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之一。

阅读:452 收藏:219 分享:30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吃什么好,怎么治疗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吃什么好,怎么治疗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是什么(1)水代谢:早期由于浓缩功能减退,尿量不减少或反而增多,晚期尿量才有减少,终末期可发展到无尿。患者对水代谢调节能力减退,当水分摄入过多时,易在体内潴留并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摄入过少时也易引起体内水分不足。

阅读:1369 收藏:40 分享:59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慢性肾衰竭护理注意

慢性肾衰治疗方法,慢性肾衰竭护理注意

四、控制高血压在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过程中,患者还要通过药物的治疗来控制高血压,避免血压上升,影响治疗。同时注意服药禁忌,慢性肾衰病人在服用人参等补气药时应忌食萝卜、绿豆等凉性食物,以免降低药物的温补作用。

阅读:1172 收藏:41 分享:33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是什么1、慢性肾衰的饮食当小儿肾小球过滤到正常50%以下时,小儿生长速度下降,其主要原因有摄入热量不足,虽不了解肾功能不全时,合适的热量摄入是多少,但尽可能使热量摄入相当或高于该患儿的年龄组,可用不受限制的碳

阅读:166 收藏:19 分享:52


慢性肾功能衰竭饮食怎么做,慢性肾衰竭的饮食保健要做到这几点

慢性肾功能衰竭饮食怎么做,慢性肾衰竭的饮食保健要做到这几点

一、该怎样进行慢性肾衰竭的饮食保健1、限制水份:若排出的尿量减少,经口进入的液体滞留在体内,造成身体浮肿、血压升高、甚至于肺水肿,此时,必须限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通常经口摄入的液体量大约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cc为宜。2、限制蛋白质:通常建议蛋白质摄取量为每公斤体重0.6公克,例如体重为50公斤,则

阅读:1906 收藏:15 分享:49


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怎么治疗?

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怎么治疗?

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怎么治疗当患者出现水肿时,应该注意皮肤护理工作,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擦伤和受压,定时翻身。慢性肾炎预防预防慢性肾炎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阅读:1341 收藏:40 分享:30


慢性肾功能衰竭lv期要注意什么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技巧说明

慢性肾功能衰竭lv期要注意什么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技巧说明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lv期要注意什么呢①限制蛋白饮食: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以不产生负氮平衡为原则,能使血尿素氮(BUN)水平下降,尿毒症症状减轻,还有利于降低血磷和减轻酸中毒。因为摄入蛋白常伴有磷及其他无机酸离子的摄入。每天给予0.6g

阅读:691 收藏:277 分享:34


慢性肾衰的原因,慢性肾衰竭患者饮食如何调理

慢性肾衰的原因,慢性肾衰竭患者饮食如何调理

绝大多数慢性肾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起病即属慢性。要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人们首先要提高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4、供给高钙低磷饮食:慢性肾衰竭饮食食谱?

阅读:1500 收藏:23 分享: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