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18:35:47

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病死率极高。脑干出血量在3ml以下的,死亡率70%左右。脑干出血量在5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10ml以上的死亡率100%。哪些生活习惯会导致脑干出血呢?一起来学习一下。

如何诊断脑干出血

头动有时头疼,头晕,出汗,严重情况下通常长时间昏迷。

脑干出血大多发生在脑桥。CT表现为团状、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CT值为40~80HU;单发或多发(大多为单发);病变边缘清晰。若出血量大,可使脑干增粗,密度增高,桥池和环池变窄或消失,也可破入第四脑室,向上倒流,引起第三脑室和中脑导水管呈脑室铸形改变,体积膨胀,向前突破,可出现桥池、环池、鞍上池积血。少量出血时,要注意与后颅凹颅骨容积效应干扰相鉴别。

如出血呈点状、小片状,病变出血部位局限,年龄轻,及时脱水减压治疗,往往恢复较好,血肿完全吸收。但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往往迟于CT表现。脑干出血发病急,大量出血,累及重要神经核团者,病情重,死亡率高,这可能也是延髓出血CT扫描少见原因之一。

MR无骨质伪影干扰,能清晰显示脑干及邻近结构的解剖形态,可以直接矢状和冠状成像,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定位能力。对于脑干陈旧性出血灶,由于其出血密度降低,CT扫描受后颅凹颅骨干扰大,病变显示不清晰。但出血后血红蛋白的变性在MRI上能引起特征性的信号变化,故MR能根据病变区的信号特点将脑干陈旧性出血和腔隙性脑梗死区分开来。因此MR对于判断陈旧性出血大小、数量及分布十分有价值。此外,导致出血的血管畸形及血管瘤,因为流空效应,不用造影,MRI也能很好地直接显示。


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手术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对脑干的侵扰,采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地帮助实现脑干血肿手术微创化。

(1)脑室穿刺引流

对脑干出血致急性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的脑积水,颅内压急剧增高者术前可先行侧脑室置管引流。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减轻脑室的急剧膨胀,降低颅内压,使后颅窝脑干血肿的压力不致向下传递形成枕骨大孔疝。

(2)导航计划

用神经导航帮助手术入路选择和脑干切开的部位;采用神经导航引导手术的患者25例。将CT、MRI检查所得数据输入导航和显微镜内进行手术计划,包括三维重建、靶点设计。连接显微镜与示踪器,使能进行镜下导航。

2、手术入路选择

参照Brown二点法则,根据血肿不同部位确定最佳手术入路。在血肿中心和血肿离脑干表面最表浅点之间的两点连线,向外延伸就是最佳的手术入路。脑桥和延髓背侧脑干出血者,术中开放枕大孔,咬开环椎后弓给予充分减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者,避免过多切除小脑蚓部或损伤小脑球状核、齿状核引起的术后缄默症。

3、神经电生理监测

神经电生理监测引导血肿清除,避免损伤血肿以外正常的脑干。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患者17例。

4、脑干血肿定位

原发性高血压脑干出血,出血部位常表现为局部外形隆起或色泽的改变,根据这些特征性表现,从该部位切开清除血肿。部分脑干出血,血肿已破入第四脑室或脑干毗邻的脑池,则从破口进入血肿腔,清除血肿。这些特征不明显时,可根据三维CT的提示,从脑干血肿最接近脑干软膜部位,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清除血肿,显微镜下仔细辩认血肿与脑干之间的界面。采用神经导航的病例,导航可动态直视下引导切开脑干进入血肿腔。不论采用何种手术入路和定位方法,脑干表面的切口均尽量小(3~5mm)。

5、血肿清除在高倍显微镜下辨认、确定脑干出血部位。

脑干侧壁的切开范围局限在3~5mm之内,用1~1.5mm直径的吸引器,低、中等强度负压缓慢吸出血块,严格在血肿腔内清除血肿。避免钳夹大块血凝块通过切口,较硬血块用细长尖颞直视下破碎后吸出。脑干出血破入四脑室或脑池者,清除脑室或脑池内血块后,沿脑干内出血的破口进入血肿腔,而不再在脑干表面做新的切口。为了选择进入血肿腔的合适角度,可扩大显露小脑延髓裂,而避免另行切开或过分牵拉脑干。清除部分血肿后,脑干组织逐渐松弛,通过变换手术显微镜角度,并用吸引器或尖镊各方向轻轻牵开切口边缘,直视下彻底或绝大部位吸出血块。血肿腔内尽量不填塞止血压迫物,以免影响血肿腔的闭合。原发性高血压脑干出血数小时后出血点已闭,一般没有活动性出血(只要不损伤血肿壁,多数情况下血肿壁不会出现活动性出血点)术中就不用电凝止血。若有血肿创面渗血,以弱电流电凝后再用小块沾湿的止血纱布或明胶海绵轻轻压迫片刻止血,待出血停止后,将明胶海绵取出,避免过度电凝。

6、术后处理

术毕采用术中CT、移动CT复查或术中MRI复查,明确血肿清除情况。术后严密监护意识、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维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和脑干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由于脑干出血昏迷时间长,近期不能清醒或并发肺部感染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必要时行机械通气。早期行气管切开,有利于排痰;同时,降低气道阻力,减少了通气死腔,增加了肺泡的有效气体交换,改善脑供氧;更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

7、术后随访与疗效评定

全部患者术后随防3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定。


哪些生活习惯会导致脑干出血

医学上对脑干出血的病因的探求,大家从没有停止过,很多疾病都是在了解了病因之后,才会有解决方案,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那么究竟脑干出血的病因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解释一些日常的不合理习惯造成的脑出血的原因。

1、酗酒

饮酒是引起脑干出血的另一危险因素。尤其酗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凝血机制改变和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干出血。许多人往往并不是酗酒,就是逢年过节或遇高兴事,比平时多饮一些,可能就此危及性命或留下终身残疾。在一组脑干出血病人中,就有近55%的是因不同程度饮酒而引起的。

2、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是脑干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在一组病人中,有近25%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干出血。这主要是由于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所致。

3、腹压增高

腹压过度增高可引发脑干出血。疾病发生在卫生间的病人,多是由于腹压过度增高所引起的。尤其是有高血压病伴便秘者,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腹压骤然增高而引发脑干出血。

4、洗热水澡

洗热水澡引起脑干出血,也是常发生在卫生间的事,可能由于洗热水澡时,血管扩张、脑血流加速所致。

5、吸烟

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在特殊情况下,大量吸烟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等系统的变化,从而引发脑干出血。

为此,要积极防治高血压和便秘,避免大量饮酒、吸烟、劳累、生气、激动、屏气以及洗热水澡时水温过高等诱发因素,从而,避免脑干出血的发生。

以上是对脑干出血的病因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很多疾病是由于日常不合理的习惯造成的,所以了解一些日常不合理的脑干出血的病因,我们就可以开展积极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患者的安全。


正确饮食可以辅助治疗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是比较严重的脑部问题,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平时的饮食:

1、限制总热量,控制体重在标准或接近标准体重范围。

2、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量(胆固醇每日限制在300毫克以下),尽量少吃或不吃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动物油以及动物内脏。

3、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粗粮、蔬菜、水果等),尽量少吃蔗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

4、每日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2%-15%,并包含一定量的优质蛋白(乳类、蛋类、瘦肉、鸡、鱼、大豆等)。

5、应适当补充维生素C、尼克酸(维生素PP)、维生素B6及维生素E;还应注意钾、镁和微量元素铬、硒、锰、碘等的摄入。

6、盐摄入量每日控制在4克左右。

7、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三餐的热量分配最好为;早餐25%-30%,午餐35%-40%,晚餐25%-30%,两餐之间可以加餐。


警惕高血压引发脑干出血

脑出血与高血压病关系密切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现在随着高血压人群的年轻化,青壮年高血压病人也会发病。专家介绍,高血压病与脑出血关系密切,脑出血的发病就是在原有高血压病变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然升高所致。但是一般认为单纯的血压升高,并不足以引起血液外溢出血,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的重要病理基础。有80%以上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因此又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之称。

一方面,高血压既是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又可能加速动脉硬化的过程。硬化的血管壁变脆弱,易于破裂;同时硬化的血管壁弹性变差,易于形成动脉瘤等,为血管破裂奠定了病理基础。另一方面,高血压病的长期慢性血压增高,可导致脑动脉产生一些特殊的病理变化,如形成微小动脉瘤,导致小动脉的脂肪玻璃样变,小动脉壁形成夹层动脉瘤等,在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因此,要避免脑出血的发生,积极有效地防治高血压是重要措施。

一旦发病很凶险

一旦发生脑出血,情形十分危险。陈主任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就会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在诊查上,脑ct、磁共振扫描对诊断最有帮助,不仅可以早期确诊,而且能够精确了解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有无脑室穿破以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陈主任强调,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应在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而出血尚未引起原发或继发的致命损害时才有价值。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疝的发生和发展,改善脑循环,促进受压脑组织的及早恢复。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是有选择性的,出血较少的,可以采取内科治疗,血肿较大时,如外囊或内囊区血肿体积达到30毫升以上,及时开颅手术或做脑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据介绍,常用的外科手术方式有五种:

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适用于出血量相对较少、颅内高压不很严重的患者或年龄身体等因素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出血量较大者,术前有脑疝或估计术后水肿严重者还进行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适用于原发性脑室出血和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导致梗阻性脑积水者;脑干出血原则上不能手术,但是血肿靠近后部,距脑室较近者也可以手术,行血肿清除加脑室引流术;小脑出血超过5毫升也应积极手术,及时做后颅窝减压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的日常预防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才能有效避免高血压脑出血。专家指出,脑出血可多次发作,所以这些患者应经常随诊,每天测血压,定期做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规律服药。如果出现肢麻、肢瘫、失语及突然头痛、呕吐、意识改变加重的症状,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饮食上注意选择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避免辛辣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体胖的患者应适当减轻体重,减少热量摄入,忌食纯糖。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

脑干出血量在5以上,死亡率90%左右。其中脑干出血量超过10ml以上的死亡率100%。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1、术前准备手术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对脑干的侵扰,采用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有效地帮助实现脑干血肿手术微创化。在一组病人中,有近25%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干出血。

阅读:144 收藏:272 分享:22


脑干出血能治好吗

脑干出血能治好吗

脑干出血能治好吗脑干出血会引起神智不清,人的思维是模糊的。那么出现脑干出血能治好吗?下面来具体了解下。关于脑出血领域。从CT扫描,半球出血,部位越深,越接近中线结构,病情越严重。因此,脑室内出血更为严重,基底节区是脑内出血最常见的部位。当出血量少时,身体会出现偏瘫。脑干出血是最致命的疾病。它属

阅读:1645 收藏:223 分享:29


脑干出血危险期多少天

脑干出血危险期多少天

脑干出血危险期多少天脑干出血是存在一个危险期的,因此在这个危险期,大家一定要多多关注。随着失血量的增加和脑水肿的增加,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增加,并且他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肺部感染不会发生,对急性脑出血并不重要。脑出血的危险期在第一周通常是最危险的。脑干出血的原因任何一种身体疾病的出现,多数存在一种原因,脑干出血也不例外。

阅读:579 收藏:194 分享:57


脑干出血昏迷多久能醒

脑干出血昏迷多久能醒

脑干出血昏迷多久能醒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中危害非常大的一种疾病,死亡率极高。一般来说,脑干出血昏迷多少时间能醒与患者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有关。1、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急重症,预后差,死亡率高。2、脑干的出血量在15ml以下,死亡率在18%左右,15ml以上,死亡率高达85%。其中,脑干出血量

阅读:1801 收藏:76 分享:92


脑干出血后遗症的表现

脑干出血后遗症的表现

脑干出血后遗症的表现1、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出血后出现高热。丘脑出血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发病时患者昏迷,内科保守治疗后缓解,梗阻解除,意识恢复。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对较小血肿有一定疗效,但大多数患者因继发脑干损害导致中枢衰竭而死亡,或因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加重脑组织损伤,造成神经功能损害而引起严重的后遗症。

阅读:482 收藏:234 分享:47


脑干出血的后果有哪些

脑干出血的后果有哪些

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脑干深部出血,但不能止血,故出血早期应慎用。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内科保守治疗:对较小血肿有一定疗效,但大多数患者因继发脑干损害导致中枢衰竭而死亡,或因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加重脑组织损伤,造成神经功能损害而引起严重的后遗症。

阅读:404 收藏:165 分享: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