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8:06:4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早教该多早?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BY:Erin 2024-06-28 18:06:49 424 ℃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儿童心理学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中指出,幼稚期即7岁之前,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则将影响一生。陈鹤琴先生提到的就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早教。

早教到底有多重要

早期教育家庭最重要

近十年,中国的早期教育看似发展很迅猛,各种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林立在各个城市繁华之巅,父母们每每到周末就送孩子参加各种早教培训班,大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入早教班就是对孩子进行了早教,自己也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殊不知作为父母却忽视了早教的最佳氛围——家庭,6岁之前的早期干预教育都应该以家庭为核心,以父母陪伴为主导的家庭亲子教育,可以适当借助辅助工具进行,绝不是以送到早教培训班为核心的教育方式。

为什么送到早教班,笔者采访到一些家长,大部分家长以忙没有时间为借口,无法在家里开展早教,4+2+1的家庭组成,基本是老人带孩子,父母不放心老人的早教干预,所以觉得早教班至少科学系统,有理念有老师教,比自己做早教有用。但是读了早教班一年的王女士却告诉记者,其实学了这么久,也没有见有什么改变,和幼儿园一样,孩子很多,老师也无法对每个孩子因材施教

其实,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望子成龙心理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孩子出生一个月就被送去早教机构其实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早教到底有多早,其实要看孩子的身心发展,但是,有一点没有争议的是,家庭、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教

为什么早教要以家庭为中心?

宋庆龄曾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到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虽然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早教中心或者兴趣爱好班确实能帮助宝宝开发智力,而家庭的教育对于宝宝来说才是最关键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有的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专业的早教机构或幼儿园,无论是孩子的身心发展还是行为习惯培养都应由幼儿园负责,极少甚至从不过问孩子在园里的行为表现。

怎样保证宝宝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有资深育儿心理专家提出,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都有自己的心声,父母 先一定要耐心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才能对孩子生理及心理上的问题、变化做出及时的处理。有了这样的基础,亲子之间才能良好沟通

保证良好的家庭教育

其次,父母要知道,他们是无法代替孩子的,不能自作主张地去为孩子做决定,而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相信孩子一定会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父母要做的是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再次,过分溺爱,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自私、态度粗暴、不尊重长辈、不爱护伙伴。作为父母,就应该教会孩子独立行事,自觉思考,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最后,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等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家里做早教,科学系统是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如何借助辅助工具教育好孩子的方方面面,仅仅是亲子游戏是远远不够的。市面上出现的某些早教机,如小天才早教机,通过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孩子自身进行游戏互动的方式做早教,内容从智力开发到习惯养成,还有现代社会备受重视的情商培养。笔者认为,类似这种早教机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父母进行早期教育。

小编总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早教可以早,因为很重要,父母的亲子陪伴,回归家庭的早教,才是真正的早教。

教育家说:家庭教育始于父母的自我教育

我苦苦寻找,想为千千万万的家长们寻找一个家庭教育的平台,寻找一些最先进、最有效、最容易操作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寻找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加入这份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中来。我不断学习。凡是能够找到的教育书籍,我都毫不犹豫地买下,如饥似渴地学习;凡是能够听到的家庭教育报告会、专家讲座,我都想方设法去听&

家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位

家长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更是对学校教育相对缺位的实践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补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教育具有了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和作用。家长教育:学校教育资源的富矿一所学校,教师资源是有限的,而

家庭教育 家庭“懒”法教育也可取

儿子第一次吃糖,我让他自己想办法。他先是横拉竖撕,未能如愿,最后干脆连糖带纸一起咬断,取出了糖块。对于玩过的玩具,我也引导着让他自己去收拾。这就是我对儿子实施的“懒”法教育。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子女懒散的就多;而有些父母不太动手的家庭,子女却往往比较能干,而且自理能力强。来源了解更多科学早教知识,请登录栏目

Hash:24104d7d31023257b917b4b456ad6b1b5f43b139

【声明】本文由用户Erin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