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8:19:50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学习美国人的家庭教育

BY:Florida 2024-06-28 18:19:50 144 ℃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一流的国家,拥有一流的科技,源于一流的教育哈佛大学是美国,也是世界超一流大学。据统计,美国的历届总统大多出自哈佛;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是美国科学家,而这些获奖的美国科学家中,有90%是哈佛培养出来的精英。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英才的策源地,得益于她悠久的素质教育传统,得益于她领先的素质教育理念,得益于她不懈的素质教育实践。哈佛大学的成功与哈佛大学教育家的远大的眼光密不可分,他们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策略封闭在校园,而是推向社会,推进家庭,使每位家长都深谙科学教子的方法,清楚家庭教育的内容。应该看到并承认,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是举世无双的。就这一点说,美国父母不如中国父母。但中国父母的家教内容与方法远不及美国父母先进。中国有句古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让我们一起虚心地学习美国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吧!一、美国父母科学的教子方法(一)最重要的方法是赏识与激励孩子“没有激励就没有教育。”这是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有哲理的论断。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和赞赏,更何况孩子呢?多给孩子赏识和激励,孩子的进步将会令你大吃一惊。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为优秀的孩子;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不求进取。孩子需要赏识就象植物需要阳光雨露。

1、人都渴望赏识,何况孩子?(1)成年人需要赏识。(2)精神病患者需要赏识。美国精神病专家发现,至少有50%的病人,精神崩溃的原因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赏识,平时沉默寡言的人,一旦精神崩溃,就喜欢站在街头,当众演讲、唱歌、跳舞,过足赏识瘾。(3)孩子更需要赏识。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的。2、孩子需要赏识就象植物需要阳光。例如:孩子哭哭啼啼,吵吵闹闹时,父母将孩子抱在怀中,对孩子讲他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父母多么喜欢他,孩子大都会停止哭闹,转为正常。3、用赏识激活孩子的天赋与潜能。哈佛一位教育家指出:“其实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的最初的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种潜能。大多数孩子成绩不好不是高年级才落后,而是刚入学便被压抑、否定。一个孩子能否成长为优秀人才,关键是看家长、教师能否通过赏识激活其天赋与潜能。例: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念书时,自己认为完全缺乏数字才能,对数学毫无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了。那是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老师都没有解出的数学难题,使他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

孩子的潜能需要父母赏识的星星之火点燃。怎样点燃呢?(1)坚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2)仔细观察孩子的闪光的一面。(3)创造孩子发挥才能的机会。(4)耐心等待发挥潜能。(5)给孩子赞美和掌声。4、成功的家长是表扬孩子的艺术家。表扬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可以说是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成功的家长都深谙此道,都是表扬孩子的艺术家。表扬孩子应做到:(1)表扬应是客观的,真心实意的。(2)表扬应及时。(3)表扬孩子的每一个微小进步。(4)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应用不同的方式表扬。幼儿倾向于公开表扬,物质表扬,青少年倾向于含蓄表扬,精神表扬。(5)表扬孩子不应以偏概全。5、通过激励培养孩子主动进取的方法。

身为家长,你是子女生命中最强大的力量,给子女鼓励,无条件地接纳他们,激励他们,从而使孩子的主动进取。琳达·梅林要独立抚养3名子女,经济上左支右出,可是幼小马克渴望参加球队。虽然孩子患有严重的哮喘,梅森依然鼓励他坚持下去,自己即节衣缩食为他购置球衣。她说:“如果孩子对某件事真的有兴趣,我会想办法,让他得偿所愿。”马克读高中时,哮喘病大致好了,且成为了球队的主力。有位叫唐·雷利的家长说:“孩子并不是样样都能的,但我只要见到一些会使孩子双眼发亮的事情,我便会鼓励他去干。”6、精神上的鼓励更能强化孩子的正面行为。人和动物的明显区别在于:人具有更高级的情感需要和精神需要,动物则单纯是满足生存需要。例如,一些孩子更愿意得到一句真诚的赞美,而不是十元钞票,特别是大人当着别的孩子的面表扬和赞许。7、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许多美国的父母认为,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父亲深谙个中巧妙。据说她在陪弗洛伊德洗澡的时候,总是对他说:“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从小就这样不停地暗示她。一个美国教育专家曾做过一个试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作学习优秀班级的学生对待,而将一个优秀班级的学生,当作问题班级的学生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如果父母动不动就对孩子横加指责,甚至骂孩子“笨蛋”,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8、赏识孩子要把握一个“度”。赏识孩子,如果没有标准,没有明确的教育指向,一味地赏识,就会演变成一种精神“< a href='/tag/20522' target=_blank>毒品”,而现实世界是不可能永远提供给孩子赏识这种毒品的。一味赏识孩子,可能使孩子产生“赏识依赖症”,会造成他们奔跑不是为了前面的目标,而是为了身后拉拉队的喝彩。9、鼓励孩子,而不要事事夸奖他们。[美国]海伦·R·考尔顿:有一点家长应明白,孩子是十分看重我们对他们的行为的反应的,因此要格外谨慎地说出我们对他们的评价。作为家长,对孩子要注意赞赏,但不能事事赞赏。10、有效地奖励与惩罚孩子的原则。奖励和惩罚是激励孩子进步的这块金币的两个面。奖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是防止在无意中强化其不良行为,惩罚是为了减少或消除某些危险行为,但应适可而止。(1)奖励良好行为。社会奖励包括微笑、拥抱、拍肩、亲吻、口头表扬、目光接触以及注意等。物质奖励包括小点心、小玩具、零花钱等。活动奖励包括去游玩等。(2)不要“无意中”奖励不良行为。孩子任性是因父母或他人无意中奖励了这种不良行为。例如孩子哭泣、发脾气时,父母最终让步,并答应孩子不合理要求,这便是奖励了不良行为。

(3)温和地惩罚不良行为。例如,一位母亲给4岁的小女孩买了一辆小三轮车,并规定女儿不准骑到马路上去,一次小女孩将小三轮车骑到马路上去了,这位母亲对小女孩说:“你这周不准再骑三轮车,因为你违背了诺言。”11、奖励要大胆,惩罚要小心。美国家长教育孩子运用的原则是:“大胆奖励,小心惩罚,公开奖励,私下惩罚。”12、以灵活多样的方法奖励孩子。奖励孩子的方法很多,而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又千差万别,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因人而奖,因材而励,灵活地运用各种奖赏和激励孩子的方法,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进步和成长。(1)预先奖励如在孩子未开始行动前便说:“你是个认真、用心的男孩子,做这件事一定会使我们满意!”(2)事后奖励A、微笑、手势、点头或亲切的话语。B、赠送玩具、书籍等礼物。C、当着他人的面褒奖其良好行为。(二)民主与平等地对待孩子美国父母们对民主与平等有足够的认识,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大多能自动地用民主、平等的方法,充分尊重孩子,做孩子大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自由健康地发展。

1、从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相互平等及尊重的关系不只存在于成人之间,也存在于成人与儿童之间。从幼儿一出生开始,做父母的就应该意识到孩子是一个有自己权利的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他而不仅仅是拥有他。我们常常看到父母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幼儿,逼迫他们向陌生人做各种动作或者微笑,做父母的满脸笑容,但孩子却哭哭啼啼,这便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表现。2、尊重孩子,从放弃成人主义开始。成人毕竟是成人,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如打扫卫生,小孩与大人的结果肯定是不同的。3、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有一首小诗这关写道:挑剔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苛责;敌意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争斗;讥讽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羞怯;羞 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疚;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忍让;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赏;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正直;支持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信任;赞同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友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关爱。这首有哲理的小诗,揭示了孩子成长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呢?我们应听听孩子的心声。有位学者对美国家庭小孩作了调查,总结了美国儿童对自己父母、家庭的最重要的要求:(1)对每个孩子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2)不能对孩子失信或撒谎,说话要算数;(3)父母之间要谦让,不要相互责怪;(4)父母对孩子要关心,关系要亲密;(5)孩子的小朋友做客时,要真心欢迎(6)对孩子不要忽冷忽热,不要发脾气;(7)家里要尊老爱幼,全家的大事决定前要征求大伙儿意见,要有家庭民主;(8)家里要搞文体活动,星期天最少玩半天;(9)父母有缺点,孩子也可以批评。实际上,把上述要求作一个归纳,就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和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一定要记住:“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4、做孩子最可信赖的知心朋友。在美国,家长在孩子面前大都没有架子,家长与孩子朋友式的相处,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孩子民主意识强,强调公平、自由、科学,注意讲事实,摆道理,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积极选择的能力;他们处理问题比较全面,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为人心胸开阔,能与人友好相处,而这些方面正是当今社会所应具有的。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1)把孩子视为家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2)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3)争取理解孩子。(4)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解决。(5)做孩子的朋友,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并不是要迁就孩子的错误。5、用平等交流来了解孩子。想创造民主、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就必须平等地做孩子的朋友;要做好孩子的朋友,就应该了解、理解孩子,平等交流是了解、理解孩子的手段。有调查显示,20.1%的独生子女与母亲天天交谈,而非常愿意与母亲交谈的比例为48.5%;有15.1%的独生子女天天与父亲交谈,但非常愿意与父亲交谈的比例为43.8%。从以上调查统计可以看出,父母与独生子女交流不够充分。为此,作为父母应注意:(1)挤出时间与孩子交流。(2)倾听孩子的心声。有一项研究表明,许多父母在一周之中,听孩子说些什么的时间不到30分钟。现在不是缺少对孩子的教育,而是缺少双向交流。(3)掌握与孩子说话的技巧。A、少指责。B、求简短。C、要坦诚。D、正态度。E、讲方式作为父母,你们是否做到了与孩子平等交流呢?不妨自己思索几个问题:A、你在听孩子说话时,能专心一致,全神贯注吗?B、在孩子说话时你是否有一股急于打断孩子说话的念头?或者是急于寻找别的话题与孩子交流呢?C、是否倾向于用说教、训斥之类的方式贯彻谈话的始终?如果以上问题的回答不是令人满意的,那么你与孩子的交流肯定是不成功的。

家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位

家长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更是对学校教育相对缺位的实践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补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教育具有了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和作用。家长教育:学校教育资源的富矿一所学校,教师资源是有限的,而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数据,说的是孩子在0-6岁期间,超过90%的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成长的,由此可见家庭早教的重要性了。而最近看到一则官方的新闻,说的是安徽省教育厅发出禁书令,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

家庭教育pk学校教育

我曾经给某杂志写过一篇专栏文章,题目就叫做《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在文中我一再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学校似乎应该是教育的主战场,但时至今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学校,只能说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战场,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教育资源的稀缺

Hash:a8ee29eb742d878eefc62299a075dfe4637b53f1

【声明】本文由用户Florid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