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8 23:27:3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中医退热三法:釜底抽薪最常用

BY:Summer 2024-10-18 23:27:36 1413 ℃

发热在生活中是很经常的事情,而且退热的方法也有多种,中医专家介绍说,中医里面退热有下面的三种方法:

1、釜底抽薪法

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脉滑有力时。此犹如锅下柴多火旺,抽去柴薪则火熄热退。故常用大黄芒硝等药,或将其配入清热方剂中,以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再者,通便去火,又能保护阴液,犹如防止火太旺而将烧干,限制体温上升,这也有利于退热。

此法适应于实热高烧不退者。

2、扬汤止沸法

相当于中医“疏散退热法”,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发汗退热法,适用于表证发热的病人,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并见,无汗或有汗不畅,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人体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大类。

前者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后者发热明显,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脉浮数等。发汗退热法宜根据寒热之异来选取不同的药物,如风寒表证常用辛温发汗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等;风热表证常用辛凉发汗药,如柴胡升麻薄荷等。通过发汗散邪,使邪热外达,发热随之减轻,从而达到退热之效,符合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所说的“体若燔炭,汗也而散”的治则,发汗法对无汗高热者尤其有效。

二是升散退热法,适用于内有郁热的病人,因邪热内郁于里,常表现为发热,胸膈烦热口干唇裂,面色红赤,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等,可于清热方剂中酌加薄荷升麻 等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功,此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火郁发之”的治则。但应注意的是,发汗退热法虽十分常用,且有很好的退热作用,但过汗能损伤津液,故对体虚病人应当慎用。

3、热者寒之法

也是中医最常用的退热法之一,即用药性寒凉(甘寒或苦寒)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发热而不恶寒的病人。如见高热不退,汗出较多,口渴喜喝冷饮,脉象洪大而数时,为热盛津伤证,此时不能用发汗退热法,宜用甘寒退热法,如石膏生地麦冬等;如见高热烦躁,口燥咽干便秘尿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热毒炽盛证,当用苦寒清热法,如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由于本类药物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应注意适可而止。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上述三法皆宜于实热证,不宜于虚热证;在临床上可以单独应用,如能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应用则退热效果会更好。另外,病人高热大汗时,中医并不主张用冰袋冷敷法,以免影响出汗,反不利于退热。

注意:以上多用于成人发热。小儿发热应注意中药用量,持续观察病情结合小儿推拿退热法配合。

中医常用的三种退热法

讲到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对发热的诊治,中西医学有不同的方法。但两者相比,中医诊治发热更富有特色。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病人比作一壶正在烧开的水,“退热”就是要使这壶水冷却下来,你想有几种方法?我想至少有3种:首先,要把炉火关掉,以

中医有哪些退热的方法

中医有哪些退热的方法1、釜底抽薪法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所以,了解小儿高热,并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和得当的护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夏天宝宝发烧最有效退热方法夏季宝宝容易发烧,父母决不可掉以轻心。

中医针对小儿退热的妙法

如治林儿,遍体焮热,喉间多痰,双目紧闭,指纹紫滞,投桑皮、地骨皮、杏仁、花粉、桔络、天麻、胆星、全蝎、车前子。1剂,热退痰减气顺,目光灵活,原方去杏仁、花粉、桔络、胆星、全蝎,加牛蒡子、瓜蒌、地龙而愈。

Hash:ad5adae6a769da71910c060bba18916010a1b943

【声明】本文由用户Summer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