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13:22:15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悦读时间】《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7)

BY:Ula 2024-06-28 13:22:15 814 ℃

妈妈网特稿】简媜是台湾的著名作家,而在《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中,她不仅仅是一位写书人,更是以一位母亲的角色在写着属于她和孩子的深刻又深情的教育省思录。今日起,妈妈网将对《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进行精彩连载。【悦读时间】与您相约。

上期回顾:上期提到,到姚头丸因为“好学与求知欲”获得学校嘉奖,以及作者对比台湾小学和美国小学的颁奖,感叹双方在教育上的不同。

————————————

秋日已深,院子里三十多棵树都已变黄,几棵老树更以先知姿态落尽叶子,以免雪季来临承受白色重担。年轻的树还在挣扎,舍不得落叶。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看姚头丸的午餐菜单,进行无聊的对话:“明天午餐你要选什么?”“噫?我有没有给你两块钱?”“今天找的两毛五放进罐子了。”

看着看着,才发现十月十九、二十日(周四、周五)两天不用上学,连成四天假期。我这个情报员一打听,发现初中高中也放假,但只放一天。原来是期中告一段落,让老师准备下阶段教学工作。这里的学校把一学年分成四个Quarter,不叫上、下学期,寒假很短只有涵盖圣诞节新年假期两周左右,与台湾不同。一整年过了四分之一,确实应该喘口气,让老师把“教学精力罐”灌满,再与毛头小兵们展开第二回合作战。

四天假还是没功课,只有Moothart老师“应观众要求”给的两三页小作业,依我看,用铅笔凸一凸犹如以牙签剔牙,三分钟就可以凸好。姚头丸果然很快完成,跑出去跟小朋友打球。院子里已有几个他的球友正在玩橄榄球,冲过来跑过去的呐喊声像蜂蜜一样黏着他的耳朵。这阵子男孩们不打篮球,改打橄榄球,院子草地约五十米长,够他们疯。最近洗他的长裤很辛苦,全是草汁泥痕。

放假时应该先做功课还是先玩?

我回想自己念小学时有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习惯,逢到放假,喜欢当天晚上就把作业全写完(请注意,全写完),以保留完整的假期。碰到寒暑假更不得了,接连两三天像加工厂女工赶货柜船期一直加班,从早写到晚,几乎把整本作业簿解决了,只留下几处有时间性的以后再补。为何如此?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家事太多了:稻田插秧割稻除草、菜园拔草拔菜、挑厨房灶脚煮饭顾火、后院喂鸡鸭猪、前院晒谷晾衣卷稻草、背弟妹,还要在百忙中每天“拨冗”跟邻居玩跳房子、跳橡皮筋、办家家酒或到河里摸蚬仔,行程比“行政院长”还忙,不把功课先“按耐好势”怎行?我记得有一次被阿嬷派去割草,我手脑并用,一面割田埂杂草一面嘀嘀嘟嘟背语文课文,背得太入神,没发现草丛里有一条蛇,伸手抓草亦抓到蛇身,蛇从掌中溜逃,我吓得魂飞魄散。

现在的 子每天都要父母盯功课,三催四请地,很不负责,逢到寒暑假,作业有一半是父母做的“家庭代工”-老师好像也是出给爸妈做的。想想我们这一代农村苦命小孩,谁管你死活呀?求学过程全靠自己摸索、克服、坚持。我一直是个对学习感到兴趣的人,父母从未问过、看过、了解过我的任何一样功课,靠着天生的责任感,从小学起每天凌晨四点钟自己爬起来读书(真是有毛病的小孩),寒冬亦如此。天亮之前起床,看着黎明破晓的感觉令我欢喜异常,尤其夏季清晨,稻塍上空气清新,露水沁凉,一面朗诵课文一面听远近公鸡啼叫,有独自一人坐拥天地之感。(但也留下后遗症,从此天一亮就完全睡不下去了,好像太阳的奴隶。)因此,我常告诉姚头丸,爸爸妈妈的求学过程全靠自动自发,希望他了解,一个对自己的学习与成长缺乏责任感的人,是走不了远路的。

关于暑假作业,我一直觉得可以更灵活地设计,难道不能事先与父母沟通允许每人有不同的“作业”?对一个不看书的孩子,交给他五本书五部电影当作暑假工作是适合的,但对一个气喘儿来说,最重要的暑假作业就是学会游泳锻炼身体不是吗?

做父母的大概会同意,暑假作业问题是“引爆亲子危机的十大地雷”之一。我听过最刺激的个案是,有个单亲爸爸发现儿子暑假作业干干净净一个字也没凸,心里很气,忍着,按兵不动看这家伙怎收拾。开学前两天,偷偷去瞄,还没开工耶!这爸爸了心要给个教训,开学前一天,他知道这家伙只剩这天能写,故意一早带孩子开车游山玩水访友吃野味,混到天黑才回家,让他尝一尝熬夜赶挖雪山隧道的滋味(也有可能得到反教训,孩子发觉前一晚赶工真的就够了,从此变成雪隧专家)。我猜每个孩子多多少少喊过:如果没有寒暑假作业多好!没想到这里的小学居然、居然、居然真的没有暑假作业,简直是个天堂。他们太尊重假期,

也太珍惜假期,对一个受过台湾严格学校教育的人来说,这个没有暑假作业的国家是缺乏竞争力的,是会亡国的。

在这里,用过晚饭之后,外面气温骤降,大约只有摄氏六七度,有时至零度,无法在月光散步。我们没电视,只能看书画画。我查看姚头丸书包,看到有个粘得紧紧的信封,只准父母看,里面装着两张纸。

一是“Whoweare”自我探索单,这张单是在学校写的,要学生省思、评估自己较强的几项特质与较弱之处,加以解释。单子背后,分别要老师、父母针对学生所写的自我评估写下看法与观察,这份内容会放入学生的档案夹里,作为日后教学、研究参考。姚头丸认为自己的特质是Open-minded,希望加强的是Knowledgeable。

我看着单子沉思了一会儿,学生、学校、父母三方 手,一起寻找孩子的天赋礼物,探测他未来的天空可能在哪里。他们很认真看待这件事,重视的程度不亚于学科学习。

另一张是第一个Quarter的成绩单。我觉得很新鲜,没听说有期中考试,怎么这时候有成绩单?

翻开成绩单,密密麻麻的字,挺复杂的样子。从成绩单的评分项目,可直接掌握学校的教育理想与学习导向。我看了好久好久,终于弄懂每一项背后的真正意义;也开始体会,在这些评量项目的大架构下,一个老师,一个家长,会用什么眼光看孩子?他们会很快看到这孩子“与众不同”?还是看到这孩子“不够与众相同”?

成绩单包含三部分,一是出席情形,二是“超越学科的能力”评估,三是“学科能力”成绩。

我们都很熟悉台湾的做法,期中考试包括语文、数学社会、自然。考完,发下考卷,上面有分数,及全班分数等级统计(如一百分,五位;九十分,十六位……),这是我们的期中成绩,直接显示在考卷上,妈妈签名时难免会唠叨几句:“这一题怎么又错了?考前帮你复习才问过还叫你背五遍记住,你脑袋瓜都不用的啊!以后考高中考大学怎么办?捶你喔!”

这里没有所谓的期中考试,但平常每教一段落亦有小测验,对学习进度盯得紧。学科能力成绩应是综合平日所有表现而评定的,不是只看一次考试。先说学科,有:

一、阅读。分三项评估:

a.程度:

评分方式有AG(AboveGradeLevel,超越年级水准)、G(GradeLevel,年级水准)、BG(BelowGradeLevel,年级水准以下)三等第。

b.成绩:

有五等第,A(Outstanding,杰出)、B(VeryGood,很好)、C(Average,平均)、D(BelowAverage,平均以下)、F(Failing,一塌糊涂)。

c.努力度:

M代表Mostofthetime,指大部分时间很努力。P代表Partofthetime,部分时间。R代表Rarely,很少。

姚头丸拿到BG、-A、M(罐头掌声放一下)。翻成完整的句子是:阅读程度在四年级以下,成绩是-A,大部分时间都很努力。没完呢,阅读课老师还要写评语:“很高兴班上有这样的学生,要继续每天阅读。”

由上可知,程度与上课认真度也列入评量范围。这是台湾没有的。

除阅读课,学科另有:语言艺术(即文法),拼字,科学,数学,社会(注明这个Quarter未教),西班牙语,艺术,音乐,体育等。

只有阅读、语言艺术、数学三门主科列出程度(好狠呐,全年级评比,要是台湾这么做,补习班又要躺着赚钱),任课老师必须写评语(姚头丸的数学评语是:令人愉快的学生,要多做数学),其余的只列成绩与努力度,没写评语。

但音乐、艺术、体育三科另有评量方式,不用ABC等第,每科各分细项评定,采用E(Excellent)、S(Satisfactory)、I(Improving)、N(NeedImprovement)、NA(NotApplicable)、U(Unsatisfactory)六种等第。姚头丸的音、艺、体三科都是S,满意的。

姚头丸受限于英文能力,主要的学科成绩等第是-A、B、B、B,语言艺术拿-C(很正常啦,台湾的英文课较少学文法)。除了阅读程度在年级水准下,其他都在年级水准。所有学科的努力度都是M,表示“大部分时间都很努力”(罐头掌声再放一下)。

对我来说,这份成绩单上的M比其他的ABC等第还重要,M是未来,ABC等第只是可理解的现在程度。换言之,如果他留下来,M会改变ABC成绩。想来也不容易,他被丢到全然陌生的环境,每天还是开开心心带两块钱搭校车去当一只认真听各种雷声(阅读雷、数学雷、拼字雷……)的小番鸭,没抱怨、没发脾气也没愁眉苦脸,做了一天英文操,下了课仍然开开心心。光看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就应该给他三罐掌声。

学科能力之外,另含“Whoweare”探索单的评量,评的是“是否理解中心思想”,姚头丸拿SE,意为:强。光是学科部分就这么复杂,要知道一个老师除了教自己班级二十多个学生,还在主科分组课中教到别班学生,粗估至少全年级六十多人约有三分之二会与他交会,老师怎么当呀?他们不抗议吗?当初拟定政策时不集体反弹吗?当然,不反弹的理由之一,我猜因为每个老师都配有一位“学生老师”,双老师制分工,使政策要求有可能实践。

但最让我赞叹的是“超越学科的能力”评量,这部分占了一整页,不亚于学科成绩分量。我逐字逐句看,发觉这部分太重要了,我从来没想过学校能对每个孩子做这种评估与观察。

“超越学科的能力”分成五部分:

一,社会能力。二,研究能力。三,思考能力。四,交流能力。五,自我管理能力。

每种能力又细分四五小项加以检验,以“研究能力”为例,分为:

a.能从相关问题中找出研究主题;

b.能多元地搜集资料;

c.能有效地传递所学知识;

d.能恰当地运用技术;

e.能利用图书馆增强学习。

“思考能力”分为:

a.能学习研读与主题相关的资讯;

b.能有效地运用知识;

c.能省思并且做决定。

研究能力与思考能力的评量,是台湾教育体制中最缺乏也是最不受重视的,几乎等上了大学才可能碰到、用到。我非常惊讶他们从小学就在观察、检定、训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现在我可以理解,一位洛杉矶朋友提到女儿班上以一学年时间让每个学生自行寻找主题,期末交报告。他说那些孩子好会做,每个人都是厚厚一本。我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了。但我仍要问:为什么这里认为研究与思考很重要?为什么台湾认为研究与思考不重要?哪一个对?

其他能力对我们而言较不陌生,涵盖行为、同侪、功课作业等等,比较有意思的是,“社会能力”第一条是:尊重别人及其物品,第二条才是尊重老师。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有效利用上课时间,完成指定作业,服从组织,对个人事物负责,展现自我克制。

五种能力评量方式是:SE(StronglyEvident),DV(Developing),EM(Emergent)。姚头丸拿SE或DV。

这份期中成绩单像一张寻宝地图,让家长看自己孩子像看一座小海岛,可推测其矿产、土壤、气候与渔获量,但也隐约显现其宿命的天灾。

我跟姚头丸解释成绩单后,他一手搭着我的肩膀一手叉腰,当场立志:“妈妈我决定了,第二个Quarter我会表现得更好!”

我说:“好好好,祝你有志者事竟成。你搭我肩膀做什么?”

————————————

连载预告:下期连载,故事将会说到姚头丸在美国小学上充满难度和实用性的选修课,让作者感叹:“这不是小学,是一所小大 !”

亲子阅读分享:我家的“悦读”时光

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不到三岁的女儿读了至少200本图画书。大量的阅读已经带来了很明显的益处。女儿有哪些改变呢?有哪些童书推荐呢?女儿慕言已经两岁九个月啦!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起做

亲子“悦”读有妙招

如果你能坚持每天陪孩子阅读一本图书或者给孩子讲一段故事,你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家长。别小看这每天的亲子阅读时间,它能让宝宝在无限的想象空间中获得巨大的乐趣。不在于学了几句话,也不在于认了几个字,而在于亲密无间地共同体验阅读的乐趣,久而久之,收获的意义远超过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识字。轻松又温馨亲子“悦”

学前儿童“悦”读的开始

zhangshen转帖:(写于4/19/200111:55:05PM)每天与孩子共读廿分钟——学前儿童“悦”读的开始如何让孩子觉得“阅读是有趣的”,“阅读不一定就是学习”,并自愿、不强迫的爱上阅读。赫曼赫塞在他的读书随感》中提到,儿时他常惊异于母亲铿锵有力的说故事技巧,那些母亲口中说出的故事,常常是

Hash:d8160547804dd857ebca2fbe0e2447b18dcdff91

【声明】本文由用户Ul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