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2 22:44:09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饮食文化:古今酒德,量力而为

BY:Feronia 2024-06-02 22:44:09 443 ℃

古人眼中的十四种饮酒不欢

明朝是酒文化“自觉的时代”,田汝成在《醉乡律令》中提出“醉乡十一宜”,又提出了要力戒以下十四种饮酒不欢的情况。

·主人吝一也

豪爽慷慨,宴宾待友,感情深厚,倾囊沽酒。主人吝啬,抠抠索索,舍不得让客人享用,客人自然喝不出好心情

·宾轻主二也

请客喝酒图的是愉悦身心。客人要是瞧不起主人,何必花钱买不愉快?

·会客不投三也

接待宾客,却不投其所好,宴会桌上则很难能够喝得尽兴。

·淆核杂陈而不序四也

饮酒是一种享受,在腌腊零乱的环境中岂能有好心情?创造一个良好的饮酒环境非常重要。

·妓娇而乐涩五也

色情弥漫、菲靡之音决不是饮酒的好环境。

·说家常六也

道东家、说西家,无事生非,令人讨厌。酒后容易失言,说话没有分寸,容易伤害感情。

·议朝政七也

饮酒人醉乡,“老子天下第一”,一般事情尚不宜谈论,何况“朝政”,不议为好。

酒逢知己随人量

中国社会风俗中,无论感情还是业务上的沟通,交流情感都是核心内容。宴请别人或受邀赴宴,饮酒首先要克服酗酒的态度,提倡量力而行。这一点自古便有此说法。明朝莫云卿在《酗酒戒》中坚决反对有的人不考虑实际,崇尚豪饮,“夫不解于酒德,而袭古人之迹,故有伤生灭德之咎”。他认为,饮酒以“唇齿间觉酒然以甘,肠胃间觉欣然以悦”为佳,此后就应“覆觞止酒”。他认为那种强人所难,迫人饮酒者,“非良友也”。

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宋书玉副秘书长认为,这种提法时至今日依然提倡。根据个人对酒的适应能力把握好一个量,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种尊重。这是当代国人饮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古人云‘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更应该提倡的是‘酒逢知己随人量’,能喝多少喝多少,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就行了。这一点无论对于敬酒者还是受敬者来讲都是如此。”

饮酒桌上诚为先

饮者自律,劝者适度,有的客人确实不善饮酒或有某种原因不能多饮时,不可执意劝酒;和客人碰杯是亲密友好的表示,但不必附加“先干为敬”的条件要求客人喝完。所谓“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薄,够不着;感情厚,喝不够;感情,喝出”,“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才算义气人”,“今天共喝哥们儿酒,不喝醉了不罢休”,客人不能干杯,就是“看不起我”之类,全是无稽之谈。有的人三杯酒下肚,就不论别人酒量大小,“豁拳行令促你喝,花言巧语劝你喝,巧找借口灌你喝”,非把别人灌倒不可,使人十分难堪。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酒极则乱,乐极生悲,万事尽然”。主随客便,让酒宴充满和谐 好气氛,是最圆满的饮宴境界。

敬酒固然表达一个诚意,敬酒者要喝干酒杯,受敬者则可随意一些。然而,有的人酒量不好,“以茶代酒”的做法并非不恰当,只是酒桌上需要一个“诚”字体现。宋书玉认为,酒桌上那些以代酒或者弄虚作假的行为是非常不好的。喝酒本身应依个人生活、身体状况以及对酒的喜好程度各有不同,不应强求。

香港饮食文化之特色饮食

香港饮食文化之特色饮食香港,不仅是“购物天堂”,也是美食之都。香港的饮食文化很出众,有外来的饮食文化,更有属于香港自己的特色饮食文化。香港特色饮食1、丝袜奶茶在殖民地时期,香港慢慢吸收了英国的饮食文化,其中英式下午茶逐渐本地化,成为茶餐厅的主要部份。在饼店及茶餐厅可以找到蛋挞与菠萝包这两种中西文化混合而成的香港特色食品。

健康饮食,豆腐脑的饮食文化

我们很多人都是喜欢吃豆腐脑的,而且前两月还因为到底是甜豆腐脑好还是咸豆腐脑好而在网络上不停的争论的,但是我估计很少有人能了解到豆腐脑的文化,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说说豆腐脑的饮食文化吧。饮食文化由来淮南王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今安

饮食文化之中西饮食方式差异

中西因为文化的差异,其在饮食方面除了吃的东西不一样以外,其饮食方式也是不同的,那么,到底,中西饮食文化存在哪些方面存在着差异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个方面问题做了解,希望了解以后大家能够找到其差异到底有哪些。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

Hash:70e805390075da432a40ac3999bb3183bc5dc305

【声明】本文由用户Feroni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