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1:14:56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让孩子形象思维时有幸福感

BY:Qoqa 2024-07-01 01:14:56 276 ℃

  四、怎样让孩子使用形象思维时获得幸福感

  1 让形象在大脑里动起来

  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形象思维,另一个就是抽象的思维了。一般来说,形象思维如果发展不好的话,抽象思维就很难发展充分。

  还有另一种说法,人的思维有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两大类型,科学思维是有指称的,艺术思维是没有指称的。比如形容嘴,科学思维说那张嘴有多宽,嘴唇有多厚,要相当精确,要能对应上,而艺术思维只说那是一张肉乎乎的嘴就可以了。

  其实,只是分法的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艺术思维就是形象思维,科学思维就是抽象思维。许多人将这两种思维分割看待,认为搞艺术的只需形象思维,搞科学的只需抽象思维,这是不对的。据我了解,许多科学的发明都与形象思维有着很大的关系,是以形象思维为先导的,有的是在“形象”的状态中构想出来的,有的是在无意识的状态甚至睡梦当中发现的。所以,我们培养孩子,要尽量兼顾两个方面,这样孩子才能全面发展。至于有的人天生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强,有的人抽象思维能力特别强,那只是比重问题,不能因为某一项强就忽略另一项。

  要是一个孩子想成为科学家,并不是只把推理、运算、操作学会了就能实现目标。科学家首先得是个艺术家。这里说的艺术并不是会画画或者会弹琴,而是具备艺术的素养――想象、创造、形象思维、心灵感受,这些欠缺了,就只能成为一个匠人

  一分之外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全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在南京召开,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呼吁中国大学应该借鉴一下美国哈佛大学的经验。哈佛大学招生,总分为七十六个分值,而文化知识仅占一分。一分之外的七十五分是什么呢?我们想过没有?我想,就是因为那个七十五分,才使哈佛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校。

  有一道哈佛的考题,之后老师宣布,这个领表格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考试,只有一个考生得了满分,其他全没得分。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见房间很脏,拿起扫帚把房间打扫干净了。这是考公共意识。

  还有道剑桥的考题,这个考题在那边的教授手里,你们去要吧。考生挨个去要,老先生只顾低头看报纸,根本不理,怎么问也问不出来,只好走开。有一位灵机一动,掏出打火机,点燃了报纸,教授腾地站起来,宣布他及格了。这是考应变能力

  有次看电视,微软公司在亚太的新任经理跟主持人谈话,谈到最后,主持人半认真半调侃地提了个要求,您能不能出上三道题,让观众听听,没准儿有人能答对,不就进了微软?经理说,两道就可以了。

  什么题呢?第一道,记者争相 采访,只有两名拿到了采访权,但有个限定,每人只有半小时,而且是在一小时之内进行,绝对不能超时。结果呢,记者甲谈到三十五分钟时还没有停下的意思,你是记者乙,想个什么办法让他停下?

  第二道,在她离开的时候,要做最后一档节目,请你替她写一篇告别的文章。

  这些考题里面,有多少知识的、记忆的成分?全凭人格,全凭智慧。

  我常常对家长说,中国的教育已经开始改了,你要有长远眼光,不要尽想着知识技能、班里第几名。你的孩子还小,要是到了上大学年龄,国家的考试也成了这种形式,怎么办?就算教育改不到这样的程度,孩子大学出来,要进行公司,公司经理不吃那一套的,他们主要看的是人格看的是能力,你怎么办?

  白象似的群山

  什么是形象思维呢?一般情况下,是文学艺术创造者从观察生活、吸取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这整个创作过程中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形象思维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即通过实践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形象思维又有其特殊的规律,而只是舍弃那些纯粹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东西。

  上面说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并不排斥,而是相辅相成。艺术家的思维在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之后,选取并凭借种种具体的感性材料,想象、联想和幻想,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态度,运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塑造出完整而富有意义的艺术形象的。所以,形象思维与生活、见闻、经验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形象思维的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就是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能活灵活现地感受与描述。许多人说话干巴巴的,没有情景,没有氛围,不能打动人,原因就是他没有很好的形象思维的能力。有的人正好相反,绘声绘色,一下能把人带到某种情景之中,这种人形象思维的能力特别强。

  最近我在写一本书,书名叫《卡通徐》,写我家先生,都几十年的事了,活脱脱在脑子里重演了一遍。我的先生,四十多岁的人了,还那么天真、那么幼稚,在中央美院的时候人家给他起的外号叫“老天使”。有一天他在家唉声叹气,说发现这辈子活成了一个卡通,我一听,拍案叫绝,当天就开始写作,一边写一边笑。先生一听我笑就过来了,问我笑什么。我说那些事儿以前并不觉得有多好玩,一写起来觉得太有趣了,简直像演电影,在我脑子里整个过了一遍。而且,写的时候根本不觉得是在写,就是好玩,笔尖上淌出来的都是幸福。

  我不是专门搞写作的,但我的写作起码是有形象的,这个形象来自于我的大脑,来自于我的形象思维。我的思维传递给别人,别人的脑海里就能浮现出这样的形象。每天晚上全家凑在一起听我读,一边读一边笑,这就说明我的形象传导是成功的。

  我们国家学校里,形象思维的培养普遍没有跟上,所以就造成连一些专门靠以此为职业的人也缺乏形象思维。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文学作品,书中的人物是一个农民,一会儿说着农民的话,一会 儿说着高中生或者大学生的话,一会儿说着作家本人的话,你就感觉这个人物的语言没办法让他的形象统一起来,他是模糊的,无法在读者脑海里形成明确的印象。

  好的文学作品,哪怕只有几句话,里面的人物都会活生生地立在你的眼前了。比如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两个人物,却没有任何关于人物的描写,没有写这个长的什么什么样,那个长的什么什么样,只写天气很热,两个人坐在火车站跟前的小酒吧外面,远处有一溜群山。他们说着莫名其妙的话,说着说着就扯到手术的事,但也没交代是什么手术。男的说不要紧,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手术。女的开始生气,男的就说要是你不愿意就算了,我并不是非要逼着你做,我无所谓。之后是沉默,又说莫名其妙的话,说着说着又说到手术,女的就说求你了,求你不要说了。男的离开了一会儿,女的心情好了,说,就像一群白象。

  如果你是个没有形象思维的人,就会觉得这篇小说什么也没有写,要是有形象思维,就会觉得把什么都写出来了。这篇小说在我的脑子里出现的情景是,一间小小的房子苍蝇嗡嗡乱飞,串珠门帘晃来晃去,远处的群山起伏不定,像一群白色的大象在奔跑……这种感觉很清晰,毫不含糊。尤其是人物,虽然没有任何的描写,但说的每句话都将自己的个性、心理表达得清清楚楚,你甚至能通过这些对话“看见”他们脸上的表情,也能猜到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由困境造成的心烦与冲突。这篇小说只有短短几页,却成了海明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看了这篇小说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形象思维了,就会佩服作者在形象思维方面多么了不起。作家写作不是用笔,而是用脑、用心,他在让一个人物立起来的时候,脑子里首先得有这个人的形象。你的手在写,但不是手的事情,你的手不过是充当了管的作用,让心中的形象通过手流淌出来。

天才依靠形象思维

卡拉巴德因此得出结论:孩子发育成熟得较缓慢与后天发掘出非凡才能,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我们仍旧无法说清楚的对应关系。他在幼年时曾经有语言障碍,而且数学和记忆力也很差,但另一方面,他在形象思维方面却拥有很强的能力,人们都说他拥有活跃而细腻的心灵以及鲜活的想像力。天才们所共有的特点是想像力与形象思维能力突出。

把形象思维变成表达的语言

2把形象思维变成表达的语言只有生动的讲述才能让孩子的脑海里浮现活灵活现的形象,能将他们的心灵吸收到讲述中来。这个形象会在故事情节的带动下活起来,成为形象的思维。接下来,孩子要做的事是,把那根形象思维的链条变成表达的语言,这个语言可以是音乐,可以是舞蹈,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绘画。这个开头带有很强的形象感,足以使孩子的思维展开来。

让孩子形象思维时有幸福感

许多人将这两种思维分割看待,认为搞艺术的只需形象思维,搞科学的只需抽象思维,这是不对的。形象思维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即通过实践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形象思维与生活、见闻、经验的关系非常密切。

Hash:47b3f2c0dc0a921276abaa5e538bcfa729c0ebd8

【声明】本文由用户Qoq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