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6 03:53:0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如何诊断和治疗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症

BY:Bambi 2024-08-16 03:53:04 71 ℃

凡是既往健康的小儿,在感冒腹泻,特别水痘等感染之后,很快出现了步态不稳,像一个喝多酒的醉鬼一样东倒西歪,就是坐在椅子上也要左右摇摆;用手去拿东西不是手伸不过去,就是颤颤微微的抓不住东西;同时可以发现眼球在眼眶内呈现异常的运动。当孩子出现这些现象的时候首先考虑存在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症。

但是造成孩子坐不稳、站不住的原因很多,所以必须排除以下的疾病:小儿的后颅凹肿瘤脓肿药物中毒(如苯妥英钠、朴痫酮、鲁米那等)。还有某些不典型的大脑炎脑膜炎,也可以表现出与小脑共济失调一样的发症状,所以要注意区别。当然到底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急性小脑共济失调症,最后还要由医生诊断。

因为本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大约两周左右就不再继续恶化,所以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被认为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因为这些孩子行、坐、走都很困难,所以为防止不自主运动引起患儿的损伤,必须卧床休息。不严重的病人往往可以自我恢复,所以父母不要太紧张。但如果症状很严重,医生会使用强地松等皮质激素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给孩子进行治疗。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患儿预后多数较好。大约2/3的患儿的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平均持续2个月后可完全消失;轻的在一周就可恢复;其余的可在几年内逐渐好转,只有个别的孩子不能完全恢复,留有一些后遗症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的护理,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一、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常于婴儿期即出现。起初主要影响躯干和头部。病儿开始学走路时步态摇晃,两腿分得很宽。继之出现上肢意向性震颤,闭目难立征阳性。病儿常因此而延迟走路年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跖反射为屈性,多数病儿可

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特有的综合征。临床上约有50%的病例在发生共济失调前有病毒感染。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约半数患者病前2-3周有前驱感染,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腹泻与皮疹等。在恢复过程中出现共济失调。闭目难立征阳性。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又称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本病是遗传性共济失调较多类型,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亦无特异性治疗,对症治疗可缓解症状。避免近亲结婚,做好婚前检查,有遗传性共济失调家族史者尽量不结婚或结婚后不要生育;病程中应加强体育锻炼,防止过早卧床而致残废,本病发展缓慢,早期常不危及生命。多在成年后隐袭起病,进展缓慢,共济失调是首先症状,表现有上肢意向性震颤,共济失调性步态及构音困难,亦可有躯干共济失调。

Hash:ea9f7fe5d82d17d0d16eacb5f9a9974fd76a8f0b

【声明】本文由用户Bambi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