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1 05:19:03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体罚的家长有三大特征

BY:Nerissa 2024-07-01 05:19:03 306 ℃

家长打孩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在中国人中流传着:不打不成嚣;棍棒下面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把娃害;……。中国人少有在童年时没有遭受过父母体罚的。

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

假如我们把体罚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历史传统,或是归结到家庭文化的专制上时,无疑意味着我们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体罚的家长有三大特征

对于习惯于体罚的家庭来说,历史上的传统只是其实行体罚的借口,而所谓的专制,也只是一系列因素结合起来,最终造成的外在表征而已。

事实上,举凡习惯于用体罚手段来教育孩子的家长,无一不拥有以下三大特征,而正是在这三大特征的综合作用之下,才使得我们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简单、粗暴、野蛮的特点。

所谓的三大特征,集中体现在懒、贪、蒙昧三大方面。

首先,大凡习惯于体罚的家长,无一不是懒惰的代表。

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一定会感到愤愤难平,认为自己每天辛勤工作,用以换取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同时,在回到家之后,又要操持家庭生活中的琐碎杂务,这其中的辛苦,都不是外人所能够理解的。因此将“懒”的帽子扣在万千家长头上,无疑意味着对家长的莫大冤枉。

然而,当家长抛出这样的观点时,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首先,家长辛勤工作,赚取物质财富,本身就属于应尽之责。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而言,都有辛勤劳动的责任,而藉此获得的收入,则是社会对于个人付出的回报,将这一点看成功绩,无疑具有贪功之嫌。

其次,就操持家务这一点来说,更是一个家庭成员应当完成的职责。即便是在自然界的动物家庭中,成年动物也同样要完成哺育幼兽的任务,抚养孩子成长,同样是家长必须尽到的责任。更何况,对于家庭生活而言,即便没有孩子的存在,也不可能避开这些琐碎杂务。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懒”,指的乃是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家长心理层面上的怠惰现象。

众所周知,教育孩子是一项非常复杂、需要耗费极大精力的工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企图少付出精力的行为,都可以视为心理上的怠惰。

对于家长来说,体罚是最简单的形式,甚至于不必亲自动手,就可以在孩子身上发生作用,基于心理上的这种怠惰,使得我们的家长越来越热衷于使用暴力,而不是心平气和的说服教育,更不是长期的关注、关心与关爱。

三大特征的第二点是“贪”,在于我们的家长往往过于贪功好利,换句话说,这一特征也可以称之为“急”。

我们在前面说过,教育孩子需要支付极大的精力、时间与财富,举凡想要通过一两次体罚,就使孩子建立起良好习惯的家长,无不犯了“贪功好利”的毛病。其结果往往形同于拔苗助长,非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恶化了情 。

三大特征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许多家长的蒙昧。

我们知道,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伴随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同样要经历一次心灵上的历练,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同样要完成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唯此,才能在观念与知识上跟得孩子成长的步伐。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在许多家庭中,家长们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随后便是四处应酬;在许多家庭中,我们看不到一架书柜与书桌,有的只是麻将桌和数不清的饭局、酒局。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我们的家长完全停止了自我教育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将自己封闭在新世界之外,既不可能了解任何新知识,也不可能了解任何新技能,由此造成的认知不全,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代沟的最重要原因。

由于这种认知上的欠缺,使得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总是无法与新观念取得契合。而当这种落伍与脱节被赋予权威性的时候,一个所谓“不听话”的孩子就此诞生了,对其进行体罚,也就成为了家长们疏导忧患的手段。

为此,我们不妨走出理论分析的层面,用一个时下最鲜活的案例,来进一步证明这三大特征的正确性。

小编总结:体罚是父母子女人身关系不平等的产物,在缺乏以人为本的时代盛行,而与现代的尊重人的价值相悖。现代社会家庭成员平等包括父母子女之间的平等,子女具有人的尊严,教育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更是父母的义务,如何完成这一教育义务,不能通过简单粗暴的体罚方式来进行。

你有体罚孩子吗体罚孩子三大伤害

体罚的三重伤害1:体罚损害儿童智商根据加拿大的一项最新研究,掌掴孩子可能会造成长期发育损害,甚至可能会降低孩子的智商,该项研究寻求将围绕体罚的争议从道德层面转向医疗领域。该研究报告经过对20年来有关该问题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了这一结论,

孩子体罚好吗解说孩子体罚孩子的观点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会需要大人的教育,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对于体罚的措施,每个人的建议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对于个孩子的教育,中国古人认为,棍棒出孝子,现在时代是讲究多关心孩子,陪伴孩子成长。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越来越对孩子的一些教育也是非常的厉害了,而且对孩子的体罚行为也是非常抵触的。那么,关

妈妈的自白:体罚与不体罚带给孩子的影响

过去在教养的路上,支持体罚与反对体罚的两派论点充斥在週遭,到底哪一种论点才是对的,其实自己也不知道。当左左右右因为没被体罚而出现偏差的行为时,总会有人不断的说着,这是因为没有体罚而造成的结果,就在某次开始实行体罚的那段时间裡,我才真正的明白

Hash:6b8b51fb393c76b72d577ade165290d458916573

【声明】本文由用户Neriss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