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2 20:41:54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大肠息肉会自行消失吗?引起大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BY:Grizelda 2024-07-02 20:41:54 7599 ℃

大肠息肉是指发生在肠腔黏膜层的隆起状病变,大肠息肉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炎症性病变是最常见的诱因。大肠息肉可以分为良性、恶性两种类型,体积较小的良性息肉一般内镜下摘除。那么,大肠息肉会自行消失吗?引起大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1、大肠息肉会自行消失吗

2、引起大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3、大肠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一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

直肠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因为直肠长期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逐渐收缩,使残留的黏膜突起,表面呈息肉状。

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期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或者是细胞的产生增加等原因,最终可形成肠息肉状突起。

大肠息肉中癌变率最高的腺瘤发病率和饮食脂肪摄入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当脂肪摄入超过总热量的40%,可导致肝脏合成胆固醇胆汁的增加,从而导致这两者在结肠肠腔和粪便中的含量升高,从而促进腺瘤的生成。

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如果严重可能导致贫血,并且肠息肉会导致腹泻便秘等。

有时较大息肉还能够导致肠套叠,以至导致肠阻塞而发生腹痛

很多单发性息肉病人,初期不重视,很有可能向多发性息肉转变, 多发性息肉恶化的几率极高!

息肉较大或数目较多时,由于重力的联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四面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大肠息肉分类,大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一、肠息肉的几种类型1、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又名假息肉。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2、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多见于20-40岁成人,在儿童亦可发生,以男性多见。这种类型的肠息肉多发于直

大肠息肉有哪些症状?怎么预防大肠息肉?

对于某些长期腹部隐痛的人也会发生肠息肉的可能,这类人群应及早行肠镜检查,在排除大肠息肉后,再进行对症处理。

大肠有息肉怎么回事,大肠息肉怎么治疗

一、大肠息肉有什么症状可言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粘液或粘液血便,偶有腹痛,极少数大便时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一些患者可有长期便血或贫血,有家族史的患者往往对息肉

Hash:dda56bef597b459219009d9f35f2b876b0717db6

【声明】本文由用户Grizelda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