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8 15:21:38

首页 > 生活 > 栏目 > 正文

江苏一10岁男孩:吞下100多颗钢珠,家长情绪激动,结局令人舒适

BY:大叔18岁 2024-07-18 15:21:38 1793 ℃

安全无小事,家长需重视......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做家长的要求不高,孩子在健康成长的基础上,能凭个人努力,拿个不错的成绩。可有时难免会有熊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不学习就罢了,还会做出危险的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和老师陪伴,助力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懂得是非对错,能够分辨真假黑白。可有的学生却偏偏不懂,总拿个人安全开玩笑,让家长无可奈何。

江苏南通一名10岁的男孩,将100多颗钢珠吞进了肚子中,这些钢珠比黄豆还大,若是黄豆可能会消化出来,可100多颗钢珠在体内堆积,肠道又怎能受得了呢?肯定会出事儿。



男孩肚子极为疼痛,不知原因的家长,将孩子紧急送到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才知道是何原因。胃里有大量的钢珠,还有少量钢珠进入肠道,若不及时取出,会危及孩子的生命。

情况十分紧急,医院的工作人员,便选择抓紧时间取钢珠。可10岁的孩子疼痛难忍,又怎会乖乖配合呢?尽管期间休息多次,取出不少钢珠,而在肠道中的钢珠,则需要自然排泄。

取钢珠可不是件易事,更何况有100多颗,医生耐心安抚孩子,前前后后取了20多次,从胃里拿出来92颗,而肠道里则有11颗,让人感到后怕,但好在结局还算完美。

好家长将孩子及时送到医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11颗钢珠进入肠道需要自排,若是其他钢珠都进入呢?把小肠挤破进入腹腔,那时救治可不是那么简单了,甚至有生命危险。



10岁的孩子正在上小学,按理说该懂事儿了,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肯定心知肚明,但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呢?确实让人想不明白,但最有可能的,便是个人情绪问题。

心里积攒的事情或压力太多了,需要找其他方式宣泄,但又没有合适的、可以倾诉的人,便会通过吃东西来解决,有的人会暴饮暴食,而有的人,则会不分好坏,一通乱吃。

事情公布后,引起网友热议,矛头直指孩子的家长,说家长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照顾好孩子的情绪,若是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还会出现此事吗?根本不会,只能说家长太粗心了。

有人说学校的教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0岁的孩子吞下100多颗钢珠,平日里就没有教育孩子,这些东西不能吃吗?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并及时沟通,肯定不会出现此事。



有人说这样的熊孩子不要也罢,读小学高年级的人了,竟然会做出如此行为,实在太不应该了。一下子能吃100多颗钢珠吗?根本不可能,肯定是多次积累的,熊孩子太让人操心了。

有人说10岁的孩子,是不会主动去吃这么多东西,肯定是情绪有变化,作为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想法,经常给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千万不要让压力与情绪,全都堆积到心里。

教育孩子不是件易事,需要家长和老师携手共进,在家里父母应该多操心,在学校教师应该多上心,有时一个不小心一个疏忽, 便会有意外发生,到时又该如何?后悔根本没用。

喜欢一句话:“预防永远比补救更为重要”,若是家长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情绪变化,他还会吞下100多颗钢珠吗?根本不会,虽说发现的较为及时,可孩子还是承受着身心上的痛苦。

只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时,能够多上点心,哪怕多投入些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不要认为教育孩子没必要,都是学校教师的事,要用实际行动,去亲自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长。

大家怎么看呢?

江苏一10岁男孩:吞下100多颗钢珠,家长情绪激动,结局令人舒适

江苏南通一名10岁的男孩,将100多颗钢珠吞进了肚子中,这些钢珠比黄豆还大,若是黄豆可能会消化出来,可100多颗钢珠在体内堆积,肠道又怎能受得了呢?尽管期间休息多次,取出不少钢珠,而在肠道中的钢珠,则需要自然排泄。有人说学校的教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0岁的孩子吞下100多颗钢珠,平日里就没有教育孩子,这些东西不能吃吗?一下子能吃100多颗钢珠吗?

如何情绪宣泄_发泄情绪的几种方法

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情绪可以被分类为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和后天学习到的“复杂情绪”。情绪被描述为针对内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产生的突发反应,一个主体对同一种事件总是有同样的反应。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最好加以调节,使情绪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及身体带来坏的影响。

情绪的传染性_人的情绪为什么会传染

研究表明,人们可以从幸福的人身上“感染”到快乐,而压抑的环境使人更容易抑郁。情绪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刺激物的认知等复杂成分。情绪在产生心理上的体验的同时,在有关内脏器官的变化上完全是生理现象的表现。

Hash:669ea12a377fc07545adc9246390d3c2a4398ef0

【声明】本文由用户大叔18岁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