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3 00:17:54

涂片

涂片就诊指南

涂片就诊指南针对涂片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涂片检查挂什么科室的号?哪些人不适宜做涂片检查?涂片检查前要准备什么?涂片检查中要注意事项?等等。涂片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涂片检查患者就医,解决涂片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体检保健科

检查的作用

涂片作用为检测血液中或者组织中的包括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病原体的一种检查方法。对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病原感染的病人和疑似血液中有病变患者的疾病诊断有意义。

检查不适宜人群

无特殊禁忌或不适宜人群

需检查人群

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病原感染的病人和疑似血液中有病变患者。

检查前准备

注意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检查中注意事项

积极配合医生

检查方式

仪器检查

指标结果解读

正常情况:涂片检查中未检出绝对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数量及所在部位应该正常。异常情况:一、异常白细胞形态: 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多见于严重感染及中毒,密切观察白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对判断感染的程度、病人抵抗能力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中性粒细胞的其它异常变化: (1)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多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2)棒状小体――主要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其它异常粒细胞 多是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 3.异型淋巴细胞 ,多见于严重的病毒感染、过敏及中毒。其中发热、颌下及颈部多处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加、异型淋巴细胞超过10%的病人,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可能性较大。部分儿童血中也可见到某一类型的异型淋巴细胞,但不超过3%,无临床诊断价值。 4.涂抹细胞或篮状细胞,见于淋巴细胞白血病。 5.血液系统疾病可影响到红细胞的质量,特别是贫血病人,不仅其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而且会有相应特异的红细胞形态改变,表现在红细胞大小、形状、染色性质和内涵物的异常。 二 、(1) 淋球菌感染淋病的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宫颈口或阴道口有脓性分泌物等。或有淋菌性结膜炎、肠炎、咽炎等表现,或有播散性淋病症状。 (2)新型隐球菌(C. neoformans)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机会致病霉菌。它可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最常见为脑膜炎。 (3)白喉杆菌侵入机体,仅在咽喉部生长,产生白喉毒素入血,可引起心肌炎、 肾上腺功能障碍等症状。 (4) 其他病原引起的感染症状: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