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0 07:49:30

老花眼

处在休息状态的眼使平行光的视网膜的后面形成焦点,称为远视眼(hypermetropia,hyperopia)。这种眼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之后,因而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模糊不清的。为了看清远处物体,要利用调节力量把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故远视眼经常处在调节状态,易发生眼疲劳。

老花眼的饮食,食疗,老花眼吃什么好

老花眼饮食原则

老视饮食保健

1、果汁蛋奶:

苹果1个,芦柑1个,鸡蛋1只,牛奶200毫升,蜂蜜10毫升。苹果肉切成小丁,芦柑与苹果小丁同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汁。牛奶倒入锅中,中火加热至接近沸腾时倒入打匀的鸡蛋糊,临近沸腾时离火。趁温热,加入果汁及蜂蜜,拌和均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或与早点同时服食,1次吃完。本食疗方适用于各型老花眼。

2、胡萝卜苹果豆浆:

胡萝,苹果,豆浆。柠檬汁。胡萝卜、苹果切碎,与豆浆同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盛入大杯中,加入柠檬汁,拌和均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次服食。本食疗方适用于各型老花眼。

3、复台黄瓜汁:

黄瓜,番茄,柠檬汁。黄瓜切成片,番茄用温开水泡后去皮切碎,同放入家用榨汁机中榨取汁,调入柠檬汁,拌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次饮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各型老花眼。

4、芹菜藕汁:

芹菜,藕,黄瓜克,柠檬汁。芹菜去叶后切成碎小段,鲜藕去节切成小方丁,黄瓜切成片,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汁,调入柠檬汁,拌匀即成。早晚2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次饮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各型老花眼。

老花眼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老花眼一般护理

 老视护理

 1、注意锻炼、合理膳食。要多做全身运动,增加全身血液循环。多食富含维 生素、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牛奶等。常吃黑豆和黑芝麻可使视力减缓衰退。

2、按摩眼睛,两手食指弯曲,从内眼横揉至外眼角,再从外眼角横揉至内眼角,用力适中;再用食指尖按太阳穴数次。每日早、晚各做一遍,不仅可推迟眼老花,还可防治白内障,等慢性眼病的发生。

老花眼检查,老花眼诊断

老花眼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带状光检影法,眼科 外科 保健科带状光检影法...
检影镜,眼科 外科 保健科检影镜作用为...
眼外部检查,眼科 外科 保健科 康复医学科用于观察眼睑...
远视力检查法,眼科 保健科远视力是指人...
视力筛查仪,眼科 外科 保健科视力筛查是早...
视力,眼科 外科 保健科视力检查可了...
眼功能,眼科 外科 保健科眼功能检查包...
直接检眼镜检查法,眼科 外科 保健科直接检眼镜检...

老视检查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

对于任何老视,者,验光的第一步就是作远距屈光不正,的检测,即进行规范的验光程序。准确的屈光不正的验光和矫配基础,才是老视验配成功的开端,因此,验配医师必须建立这个观念,并首先熟练规范的验光程序。

准确验光并完全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近附加的测量要在屈光完全矫正状况下,择定标准工作距离,两眼同时视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时,选择合适的视标(阅读物)以及合适的照明系统,在最后确定处方时,还要根据个体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在远矫的基础上,临床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获得初步阅读附加度数:

①调节幅度测量,然后根据一半原则作为初步加光参数;

②根据年龄进行试验性附加;

③根据负相关调节(NRA)和正相关调节(PRA);

④根据融像性交叉柱镜测试。在以上初步阅读附加基础上,根据配戴者的个性,如习惯阅读距离、习惯阅读字体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处方。

1.初步确定加光度数方法

(1)测量调节幅度(AMP):

被测者双眼配戴完全矫正的屈光不正度数的眼镜或试戴镜,或综合验光后,摆放好阅读卡,合适的照明。

①推进法:遮盖非测试眼,请被测者注视视标(近距最好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缓慢将视标移近被测者,直至被测者报告出现视标模糊,此时测量视标卡离眼镜平面的距离,换算成屈光度。遮盖已测眼,使用同样方法测量另一眼。

②负镜法:遮盖非测试眼,请被测者注视视标(近距最好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从而使被睑查者为了维持视标清晰,就必须增加眼的调节力,于是就可以测量出调节幅度。为Donder通过大量临床人员的测量,列出了不同年龄组的调节幅度情况,可以供我们参考(表2)。根据调节幅度数据我们可以大致地推知不同年龄组所需的阅读附加的范围,因此就有了试验性阅读附加镜的方法。

(2)试验性阅读镜附加:

根据调节幅度的测量结果,或根据年龄和屈光不正,也可根据以下的测量结果进行试验性加阅读镜度数。

在双眼远矫基础上,阅读距离设定(如40cm),阅读卡,照明,镜片箱等。根据年龄、原屈光不正度数和阅读距离,试验性加阅读镜(表3),双眼同时添加,要求被测者对阅读卡进行阅读,根据清晰或舒适与否,增加或减少阅读附加度数,直至清晰和舒适。

(3)合性交叉柱镜(FCC):

利用交叉柱镜,在双眼融像的条件下,检测一定调节刺激下的调节反应,即调节滞后或调节超前。老视前或老视初期均表现为调节滞后。

FCC的注视视标为两组相互垂直的直线,位于近距。在被检眼前加上±0.50D的交叉圆柱镜,置负柱镜的轴位在90o,视网膜上的像就会由于附加了这个交叉圆柱镜而从原来的一个焦点变成两条互相垂直的焦线,并且水平焦线在前面0.50D,垂直焦线在后面0.50D(图2)。当被检者注视眼前视标时,如果调节反应等于调节刺激,最小弥散斑落在视网膜上,则看到水平和垂直的两组线条一样的清晰;相反,如果被检者的调节能力不足,那么,最小弥散光圈就不能聚集在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后,从而感觉到横线比竖线清晰一些,这时逐渐在被检眼前增加正镜,使整个光锥前移,直至最小弥散光圈聚集在视网膜上,这时被检者就报告“横竖一样清了”,那么,所加的正镜就是所需的初步近用附加。

(4)负相对调节(NRA)/正相对调节(PRA):

在辐辏相对稳定状态下,双眼同时增减调节的能力。该方法即可以作为阅读附加的初步加光参数,亦可以作为以上初步加光后的确认或精确化。

将近距注视卡放在40厘米处,照明良好,调整好近距瞳距,确认双眼均无遮盖,指导被测者注视近距阅读卡上比最佳视力上一行或两行的视标,先做NRA,即双眼同时增加正镜片(以 0.25D为增率)直至被测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正度数总量。综合验光仪中的度数重新调整到原先度数,确认视标是清晰的,开始做PRA,即双眼同时增加负镜片(以-0.25D为增率)直至被测者首次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度数总量。

记录:NRA/PRA: 2.25D/-2.25D

2.综合阐述老视阅读附加度数的验配程序

以上是在标准状态下进行初步加光需求的测量,在该基础上,根据配戴者个人具体情况,进行加光调整,确定最后处方(表4)。

远距验光度数在综合验光仪上摆好,放好综合验光仪上的测近杆,调整好距离(40cm),测近阅读卡,并确定视标(0.6视标),调整好视近瞳距、照明等,戴镜架和镜片箱。

(1)据下面的几种方法(可选其中一种)

,选择性进行试验性阅读镜附加。

①“调节幅度的一半原则”,将被测者的习惯阅读距离换算成屈光度,减去被测者调节幅度的一半,就是试验性附加度数了。

②年龄和屈光不正(表3)。

③FCC的测量结果也可用于试验性度数。

(2)再精确测量附加的度数:

在试验性附加的基础上,作NRA/PRA,使用NRA和PRA检测结果,相加后除2,其结果加入原试验性附加。

(3)最后确定度数:

以上的测量在标准阅读距离(40厘米进行),此时根据被测者的身高和阅读习惯距离移动阅读卡,对阅读附加也进行相应的补偿调整,增加 0.25D或增加-0.25D等。

(4)试镜架试戴和评价。

(5)开出处方(应包括远距处方和阅读附加)。

举例:

第1步:试验性阅读附加(根据“一半调节幅度”的原则)。

2.50D习惯阅读距离转换成屈光度。

-1.50D被测者的调节幅度为3.00D的一半。

1.00D为试验性阅读附加。

第2步:精确阅读附加度数(通过NRA/PRA)。

NRA/PRA= 1.25/-0.75D (测试在原试验性附加 1.00D的基础上进行)。

0.25D NRA和PRA之和除2。

1.00D试验性阅读附加(第1步)。

1.25D精确阅读附加。

第3步:最后确定阅读附加度数。

1.25D由第2步获得。

0.25D 根据被测者的身材和阅读习惯调整。

1.50D将该度数放置在试镜架上。

第4步:试镜架配戴和阅读适应。

DD:远距处方;OS:远距处方;Add: 1.50D阅读范围。

老花眼就诊指南

老花眼就诊指南针对老花眼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老花眼挂什么科室的号?老花眼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老花眼要做哪些检查?老花眼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老花眼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老花眼患者就医,解决老花眼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视近困难、流泪、疲劳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视力恢复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无视近不能持久、反应迟钝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视力对于任何老视者,验光的第一步就是作远距屈光不正的检测,即进行规范的验光程序准确的屈光不正的验光和矫配基础,才是老视验配成功的开端,因此,验配医师必须建立这个观念,并首先熟练规范的验光程序。 准确验光并完全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近附加的测量要在屈光完全矫正状况下择定标准工作距离,两眼同时视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时选择合适的视标(阅读物)以及合适的照明系统,在最后确定处方时,还要根据个体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诊断标准

根据远视眼的检测结果并结合病人年龄及临床表现,可以诊断。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当然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远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老花眼的治疗方法,老花眼怎么办,老花眼用药

老花眼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眼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6000-10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凸透镜、手术矫正治疗,

老花眼一般治疗

 老视西医治疗

 一、治疗

目前矫正老视,眼的方法仍为配戴老视眼镜,借凸透镜的力量代替调节,从而把近点移到习惯工作的距离以内。为了能够把眼镜配得合适,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工作种类及其习惯阅读距离,并且要测定眼的屈光度和调节程度。根据这些情况给予适当的矫正镜片,不但要补足近距工作所需要的调节力,还要有足够的保存力量。如果一个正视眼,工作距离为25cm,需要经常保持4.0D的调节。由于年龄增长,其近点退到50cm处,这时只有2.0D的调节。为了工作起来不会过于紧张,还应保存1/3的调节力,所以只有1.3D的调节能够经常持久地使用。从理论上说,需要配2.7D的老视眼镜。若是一个非正视眼,必须首先测定屈光情况和近点距离,使之在戴了矫正镜片之后,其远点在无限远,其近点在近距工作范围之内。

老视眼的矫正,必须以每个人的调节力为基础。在任何年龄,调节范围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每名患者都要分别测定两眼的近点。所戴镜片的深浅,应根据近点距离而不是根据年龄。个别的病例,两眼之间的调节程度也有差别,例如一眼为1.5D,而另一眼为2.5D。在这种例子,就不能按常规的办法,而要两眼分别处理,把调节力较弱的一侧配较强的阅读眼镜。再者,为使一副眼镜既可看远,又可看近,应配双焦眼镜。

一般的近距作业工种,并不是经常使用25cm的阅读距离,最常用的近距离约为30cm,一般学习和其他任务的工作距离还要远些。为这些病例配的镜片度数可以低一些。因为调节同时发生集合,为了得到好的视力,并感觉舒适,也要求镜片的度数低些。老视眼的人只能给自己解决很小的调节,但其睫状肌所花费的努力,与年轻人的较大调节程度所用的努力几乎差不多。

假若可使用的调节被镜片代替得太多,或者说镜片的力量太强,上面所说的关系就会遭到破坏,这也可能是老视眼配眼镜后形成视疲劳及不舒适的重要原因。如果把镜片的度数降低些而又不明显地影响到近距工作范围的视力,就要把度数降低。若不能降低镜片度数,则可用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加在凸透镜上,或者采用偏离光心透镜的办法。这就是用球面透镜的作用解决调节的问题,用三棱镜的作用来解决由于集合所产生的视觉干扰。

双焦点透镜(bifocal lens)可使老视者戴着既可看远又可看近,但因双焦镜的像跳作用,戴着这种眼镜从事户外活动时会有不适感觉和可能发生危险,因而近年来又有渐进多焦镜片(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ns)的产生。它由双焦和多焦镜片发展而来。即镜片的上半部分用来矫正眼固有的屈光不正,,下半部分根据患者近工作习惯距离加上相应度数的凸透镜,在上下两部分之间即所谓过渡区或由看近转为看远再由看远转为看近时的视线通道上,其屈光度由上向下逐渐增加凸透镜度或逐渐减少凹透镜度,这样就可避免双焦镜片交界处的像跳现象,因而戴着这眼镜可以从事各种活动。由于这类眼镜均由树脂材料制成,重量轻又不易破碎,并能一副眼镜从起床到睡眠整日配戴,所以它将成为老年人配戴的理想眼镜。由于低度凸透镜具有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的作用,因而渐进多焦镜可能成为预防近视的理想途径。

二、预后

多数患者可以实现有效的矫正。

老花眼如何鉴别?

老视鉴别诊断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当然是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远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如何预防老花眼,老花眼的护理措施

老花眼预防

老视预防

中医认为,眼睛视万物的功能有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濡养,而肾藏精,如果肾精不足,则视近不清,望远不明。若不注意调摄,饥饱失常,目力过劳,悲泣抑郁,贪淫恣欲,会加重阴精耗损。导致阴精亏损,阴阳失调,水火不济,以致目力减弱。因此,防止老花眼首先应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做到起居有常,精神愉悦,防止过度用眼,并适当运动。

老花眼并发症,老花眼会引发什么疾病

老花眼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结膜结核病,

老视并发症

过度紧张的慢性刺激,可以导致眼睑和结膜等组织的慢性炎性变化。

老花眼的病因,老花眼有哪些原因

老花眼病因

一、病因

远视眼中最常见的是轴性远视,即眼的前后轴化正视眼短些。这是屈光异常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在初生时人的眼轴平均约为17.3mm,从眼轴的长短来看几乎都是远视,可以说婴儿的远视眼是生理性的。之后,随着婴儿身体的发育,眼的前后轴也慢慢增长,待到成年,人眼应当是正视或者接近于正视。有些人在眼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内在(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眼球停止发育,眼轴不能达到正常眼的长度,因而到成年时仍保持婴儿或幼儿的眼球轴长,称为轴性远视眼。反之,发育过程即成近视眼。真正屈光度为零的正视眼是少数。

一般来说,人类远视眼眼轴较短的程度并不很大,很少超过2mm。按照眼屈光学计算,每缩短1mm,约代表3D的改变,因而超过6D的远视是少见的。但也有高度远视眼,并且有的眼睛虽不合并其他任何病理性变化,也会高达24D。在病理性发衣不正常中,例如小眼球,其远视程度甚至还会超过24D。

眼的前后轴变短,亦可见于病理情况。眼肿瘤或眼眶的炎性肿块可使眼球后极部内陷并使之变平;再者,球后新生物或球壁组织水肿均可使视网膜的黄斑区向前移;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可以由视网膜剥离所引起,这种剥离所引起的移位,甚至可使之触及晶体的后面,其屈光度的改变更为明显。

远视眼的另一原因为曲率性远视,它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称为曲率性远视。角膜是易于发生这种变化的部位,如先天性平角膜,或由外伤或由角膜疾病所致。从光学的理论计算,角膜的弯曲半径每增加1mm可增加6D的远视。在这种曲率性远视眼中,只有很少的角膜能保持完全球形,几乎都合并有散光。

第三种远视称屈光率性远视。这是由于晶体的屈光效力减弱所致。系因老年时所发生的生理性变化以及糖尿病者在治疗中引起的病理变化所造成;晶体向后脱位时也可产生远视,它可能是先天性的不正常或眼外伤和眼病所引起;另外,在晶体缺乏时可致高度远视。

远视眼的光学状态:

不论远视眼是由于眼轴的长度减短、屈光体面弯曲度减少,还是由于屈光率的降低,所引起的光学效果都是相同的。即从无限远处发出的平行光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焦点,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不清的像〔图1⑵〕由于眼轴变短,相应的视网膜向结点处靠近,所成的像则较正视眼要小些。在正视眼视网膜的黄斑处这点发出的光,经过眼的屈光作用,光线是平行的。也可以说正视眼的黄斑与无限远成为共轭焦点,所以,正视眼看无限远时不使用任何调节。而远视眼,由黄斑处所发出的光是散开的,这种眼的黄斑共轭焦点在眼球的后方,所以它是虚焦点,因为宇宙中不存在集合光,故这种眼处于休息状态时,看任何体都不清,为使光线变为集合有两种方法:第一是靠眼本身的调节作用,第二是配戴凸透镜。

⑴正视眼:平行光在视网膜上集焦;⑵远视眼:平行光在视网膜后集焦;⑶远视眼:由于晶状体使用了调节,使平行光在视网膜上集焦;⑷远视眼:眼前放置凸透镜代替调节,也可使平行光的视网膜上集焦。

远视眼的调节:

调节是眼睛为了看近处或看细微体逐渐演变的结果。正视眼处在休息状态,看远处物体时视网膜上形成清楚的像,看近时,由于进入眼球的光线是散开的,且在视网膜后成像,所以视网膜上形成的像是模糊不清的。这种模糊不清的像,在视中枢形成视-动的刺激因素,使受第Ⅲ对脑神经支配的睫状肌,瞳孔括约肌和内直肌时产生兴奋,形成调节、集合和缩瞳三位一体的联合运动,称为近反射。这三者之间,调节作用是主要的。远视眼眼球的前后轴较短或眼球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较弱,从无限远处发出的光也在视网膜后成像,因而视网膜上的像也是模糊的。这种模糊的像也和正视眼看近物一样,在视中枢形成视-动因素,产生类似正视眼看近物一样的调节作用,使像向前移,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像。我们将正视野看近时的调节,称为生理性调节;远视眼看近所使用的调节,称为非生理性调节。远视眼看外界任何物体都要使用调节,故调节与远视眼密切联系在一起,因而按照调节对远视所引起作用的不同,可将远视眼分为隐性远视和显性远视两类,其中显性远视又分为可矫正远视和绝对远视。

一般说,远视眼的眼球较小,这种眼球变小不仅仅表现在眼的前后轴方面,而是所有的轴向都变小。高度远视眼的角膜也是小的。由于晶体在形状方面变化不大,与缩小的眼球相比,则晶体相对地变大了,因而前房变浅,使这种眼易于发生青光眼。这一点在使用散瞳药时要加以注意。高度远视眼可以形成发育变形,如小眼球。全眼球小不一定就是远视眼,主要是要看眼球前后轴和眼球屈光系统之间的搭配。当眼球变小的同时,其眼球屈光系统的屈光力量增大,不一定成为远视。

眼底检查可以看到典型的远视眼视网膜,表现为特殊的光彩,这是由反光所致,称之为视网膜闪光环;视盘形成一种特殊的表现,很像视盘炎,因此称为假性视盘炎,视盘为暗红色,边缘稍微糊和不规则,在模糊区的外面,有时被灰色晕围绕着,或被由边缘部向周围放射的条纹所包围,使之更加模糊,在视盘的下方往往形成一种新形的变化。这种变化一般认为是先天性的,因而并不造成视力明显的降低。除了血管反光加强外,还可看到血管不适当的弯曲和不正常的分支。这种眼的变化应认真观察,以免误诊。单眼发生高度远视眼时,同侧的面部往往发育不好,成为两侧部不对称。发育的不对称在眼的本身也常可看到,这种远视眼大都合并散光。

老花眼有哪些症状?

老花眼症状

早期症状:患者会逐渐发现在往常习惯的工作距离阅读看不清楚小字体,看远相对清楚。患者会不自觉地将头后仰或者把书报拿到更远的地方才能把字看清,而且所需的阅读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晚期症状:出现眼酸、眼胀痛、眼皮抽搐、眼干涩、畏光流泪、头痛、头晕、恶心、烦躁等一系列视疲劳症状,老视是中老年产生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相关症状:视近困难,流泪,疲劳,视近不能持久,反应迟钝,眼胀,

老视症状诊断

一、症状

老视,者的不适感觉因人而异,因为它与个人基础屈光状态、用眼习惯、职业及爱好等因素都有关。例如,一位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对老视的主观感觉就会比以观看远距车辆和交通灯为主要任务的交通警察强烈得多。

1.视近困难

患者会逐渐发现在往常习惯的工作距离阅读,看不清楚小字体,与近视患者相反,患者会不自觉地将头后仰或者把书报拿到更远的地方才能把字看清,而且所需的阅读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阅读需要更强的照明度

开始时,晚上看书有些不舒适,因为晚上灯光较暗。照明不足不仅使视分辨阈升高,还使瞳孔散大,由于瞳孔散大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的弥散圈,因而使老视眼的症状更加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使在白天从事近距离工作也易于疲劳,所以老视眼的人,晚上看书喜欢用较亮的灯光。有时把灯光放在书本和眼的中间,这样不但可以增加书本与文字之间的对比度,而且还可以使瞳孔缩小。但是灯光放在眼前必然造成眩光的干扰,这种干扰光源愈接近视轴,对视力的影响就愈大。有些老人喜欢在阳光下看书,就是这个道理。

3.视近不能持久

调节不足就是近点逐渐变远,经过努力还可看清楚近处物体。如果这种努力超过限度,引起睫状体的紧张,再看远处物体时,由于睫状体的紧张不能马上放松,因而形成暂时近视。再看近处物体时又有短时间的模糊,此即调节反应迟钝的表现。当睫状肌的作用接近其功能极限,并且不能坚持工作时,就产生疲劳。因为调节力减退,患者要在接近双眼调节极限的状态下近距离工作,所以不能持久。同时由于调节集合的联动效应,过度调节会引起过度的集合,这也是产生不舒适的一个因素,故看报易串行,字迹成双,最后无法阅读。某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眼胀、流泪、头痛、眼部发痒等视疲劳症状。

二、诊断

根据远视眼,的检测结果并结合病人年龄及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老花眼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视力恢复后,不适随诊。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老花眼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眼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6000-10000元)

治愈率:老年病范畴

治疗周期:终身性疾病

治疗方法:凸透镜、手术矫正治疗,

相关检查:眼外部检查,远视力检查法,视力筛查仪,视力,直接检眼镜检查法,

常用药品:眼氨肽滴眼液,冰珍清目滴眼液,折叠式多焦丙烯酸人工晶体,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