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0:45:50

尿布疹

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继续发展则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浅表的溃疡,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尿布疹大多发生在1周岁以内的婴儿,通常在7-9个月时最厉害。因为婴儿在这一时期开始进食的食物种类逐渐增多,排出的尿便对臀部皮肤的刺激性增大,尤其是在腹泻或排出的便在尿布中过夜、婴儿或哺乳期母亲使用抗生素时。

尿布疹的饮食,食疗,尿布疹吃什么好

尿布疹饮食宜忌

饮食适宜: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精 瘦肉属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对身体大有裨益,可以补充优质蛋白,是价廉物美的营养食品每日一个到两个即可,可以煮食或者与其他蔬菜炒食,还可以煲汤水果丰富的维生素含量使其深受大家青睐,富含锌元素和硒元素,堪称最大众化的水果每日食用,最好在两餐之间,最好不要削皮,洗净即可鸡 蛋富含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属于高热量食物每日食用,炒食,煮食均可,切忌过多食用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腌制蔬菜属于高盐食物,不宜过多食用,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建议每人日摄入食盐量4克以下,其他严重疾病尤其注意小麻椒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肥甘厚味,多食无益尽量少的服用,属于肥甘厚味,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大肥肉属于特别油腻的食物,而且加工此种食物的油都属于质量比较差的油,对人体极为有害建议适当的少食用一些

尿布疹饮食原则

一、饮食宜忌:

1.宜:

1).如果宝宝在服抗生素,每天给他一茶匙或一个胶囊量的嗜酸菌制剂粉末,或双歧杆菌菌粉,减少因抗生素导致的腹泻和尿布疹。

2).多喝新鲜的蔬菜水。

2.忌:

如果宝宝的肛门周围可以看到红红的一个圈,说明刺激性的饮食是导致尿布疹的罪魁祸首,与吃新食品时在宝宝嘴边看到的疹子相似。过多的柑橘类水果、果汁和大麦是主要的刺激物。中断这些食品,看看红圈是否会消失。如果你是采用母乳喂养的,甚至要把这些食物从你自己每日的食谱里去掉。

尿布疹的护理_护理注意事项_饮食禁忌

尿布疹一般护理

一、护理:

选择适合宝宝的尿布,最好给婴儿使用棉尿布。而且要勤更换尿布,常清洗,尿布洗涤干净,保持清洁。

尿布疹检查,尿布疹诊断

尿布疹常见检查

检查名称检查部位检查科室检查作用
便常规,其他消化 肛肠便常规检验可...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皮肤——皮肤病的物理...
涂片,全身皮肤 保健科 特需病房涂片作用为检...
皮肤颜色,皮肤皮肤病 营养科人类的皮肤颜...

1.皮肤颜色

人类的皮肤颜色有六不同的,即红、黄、棕、蓝、黑和白色,如黄种人和白种人皮肤、红色的嘴唇。主要是因皮肤内黑素的量及分布情况不同所致黑素是种蛋白质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由于黑素的数量、小、类型及分布情况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

2.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是对皮肤进行物理方面的检查方法,如:皮肤划痕试验、玻片压诊法等。

3.皮损

尿布疹的外观并不完全相同。患儿的皮肤可能会有些肿胀和发热。有些患儿只是在很小的一块区域内长一些红点;也可能会比较严重,出现一碰就疼的肿块,并分散到肚子和大腿上。

尿布疹就诊指南

尿布疹就诊指南针对尿布疹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尿布疹挂什么科室的号?尿布疹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尿布疹要做哪些检查?尿布疹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尿布疹就诊指南旨在方便尿布疹患者就医,解决尿布疹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典型症状

婴儿臀部红、充血、丘疹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皮肤科

最佳就诊时间

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

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皮肤发红减轻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充血减缓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

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常见问诊内容

1、描述就诊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什么不舒服?)2、不适的感觉是否由明显的因素引起?3、有无皮肤发红等伴随症状?4、是否到过医院就诊,做过那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5、治疗情况如何?6、有无药物过敏史?

重点检查项目

1.皮肤颜色人类的皮肤颜色有六不同的,即红、黄、棕、蓝、黑和白色,如黄种人和白种人皮肤、红色的嘴唇。主要是因皮肤内黑素的量及分布情况不同所致黑素是种蛋白质衍生物,呈褐色或黑色,是由黑素细胞产生的。由于黑素的数量、小、类型及分布情况不同,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肤色。2.皮肤病的物理检查皮肤病的物理检查是对皮肤进行物理方面的检查方法,如:皮肤划痕试验、玻片压诊法等。3.皮损尿布疹的外观并不完全相同。患儿的皮肤可能会有些肿胀和发热。有些患儿只是在很小的一块区域内长一些红点;也可能会比较严重,出现一碰就疼的肿块,并分散到肚子和大腿上。

诊断标准

1.皮炎的部位以臀部及大腿内侧为主。2.皮肤粗糙发红。重者有斑疹、丘疹及小脓疱等皮损,并伴渗液及擦烂。

尿布疹的治疗方法,尿布疹怎么办,尿布疹用药

尿布疹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儿科,皮肤科,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治愈率:治疗周期: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尿布疹一般治疗

一、治疗:

尿布皮炎治疗的关键在于保持婴儿外阴和臀部皮肤干燥、清洁。尿布用吸水性强、质地细软的旧白被单改制,并勤洗勤换。不用带有染料成分的花布作尿布。橡胶和塑料布,既不吸水又不透气,不要将这些物品垫在婴儿身下或包在尿布外面。孩子大小便后应用温开水将臀部洗净,用细软布擦干,换尿布时先撒上少量无刺激性的爽身粉,洗尿布时应用清水冲洗、充分洗净,除去污物和尿布上残留的肥皂和洗衣粉,尿布多晒阳光或烘干后再用。为了减少纸尿裤造成的湿润,应经常更换纸尿裤,尤其在夏季,应使用吸收力强的纸尿裤。正在用尿布的孩子,一旦发现臀部皮肤有潮红时,应涂撒由硼酸、氧化锌、滑石粉混合组成的三合粉或小儿痱子粉。有糜烂渗液时,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待流水停止后再涂擦氧化锌油或含抗菌药物的炉甘石洗剂。

尿布疹辨证论治

1.中成药药膏:京万红烫伤膏

用法用量:每次便后洗净患处,忌用塑料布包扎,使患部保持干燥,擦京万红2~3次/日。轻者1~2天愈,重者2~4天愈。

2.中药方剂

原理: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方剂:健脾除湿丸加减。

党参15g,生苡仁30g,山药30g,芡实15g,黄柏10g,白术10g,茯苓30g,枳壳10g,苦参10g,紫草10g,马齿苋15g,车前草30g,银花3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若大便干结加胡麻仁6g,当归20g;瘙痒甚加白蒺藜10g,地肤子10g,蝉蜕10g;气虚加生黄芪15g。

3.验方

(1)新鲜马齿苋250g,煎水温敷,1日2~3次。

(2)密陀僧5g,铅丹10g,煅石膏10g。将上方研面混匀装瓶备用,用药棉蘸之外扑患处,每日1~3次。

(3)中草膏

方剂:一见喜50g,黄柏120g,当归120g,生地120g,紫草120g,植物油250g,樟脑100g,凡士林500g。

制法:将药物浸入油中,浸10天,再熬枯去渣,加凡士林熬数沸,趁热投入黄蜡500g,后下樟脑,搅拌均匀,冷凝成膏,调匀外敷患处,1日1次。

(4)祛湿散

方剂:川黄连30g,川黄柏240g,黄芩100g,滑石120g,生石膏50g,炉甘石100g,冰片2g。将上药粉碎研生面,装瓶备用,用时于尿布湿的地方撒均匀,1日2~3次。

尿布疹如何鉴别?

一、鉴别:

在孩子屁股上的你认为是尿布疹的东西很可能是另一种轻微儿童皮肤病,因此,识别尿布疹与其它常见病之间的差异就很重要,以便能有效治疗,最容易被误认为是尿布疹的病症包括脓包病,皮下脂溢性皮炎和痱子。

1.脓包病

脓包病是一种传染性细菌皮肤感染,出现于纸尿裤部位,脸上和手上,形成丘疹和带痂的微黄色创面,伴有水泡并发痒,由于此病症有传染性,家庭所有成员都应用杀菌肥皂洗手,以避免疾病传播,如果你看到此类创面,打电话给你的小儿科医生,他会开出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

2.皮下脂溢性皮炎

皮下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婴儿的第一年里发作,你会在婴儿的腹股沟,生殖器或下腹部发现突起,粗糙的红色斑点,由白色或黄色的厚鳞状层覆盖,当类似的斑点出现在头皮上时,则俗称“摇篮帽”,可将从药店买的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涂于患处,并使婴儿保持干净和干燥,如果病症未见迅速好转,应去看小儿科医生,他会开出效力更加的可的松软膏。

3.痱子

热度和湿气可导致痱子,原因是汗液在皮肤上积聚,而无法蒸发,在婴儿三个月以后较为少见,该症状看上去像是粉刺发作,形成很小的分红色包,可出现在纸尿裤部位的皮肤皱折处,特别是纸尿裤的塑料衬套或纸尿裤覆层与皮肤接触之处,痱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份和湿气,所以应确保你的婴儿不要穿得过多,皮肤保持干燥,如果痱子较严重,应与儿保医生联系。

如何预防尿布疹,尿布疹的护理措施

尿布疹预防

一、预防:

1.预防的要点是要勤更换尿布,尿布洗涤干净。

2.选择适合宝宝的尿布

最好给婴儿使用棉尿布。因为棉尿布舒适、透气,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千万不可使用化纤布做成的尿布。因为化纤面料会刺激婴儿的皮肤,吸水性也不好。而且不要选择用久的旧棉布。因为这种棉布表面有很多细小的毛刺,长期使用会摩擦宝宝娇嫩的屁股,可能会引发尿布疹。

3.勤换尿布

一般是每次喂奶前先换尿布再喂奶,宝宝睡前、睡醒后换尿布,平时也要经常检查尿布、及时更换。

4.常清洗,保持清洁

布尿布的清洗要领:

(1)布尿片质地

布尿片以无色为好,白色或浅黄色为宜,可以避免染料刺激宝贝臀部的皮肤,而且便于观察尿便的颜色;可用洗干净的旧棉布、旧床单或旧衣裤制作布尿片,柔软、吸水性强、透气,便于洗涤和晾晒,又不会刺激宝贝的皮肤; (2)大小适宜,太大或太小用起来都不方便;

(3)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在日光下暴晒,可避免皮肤发生过敏;

(4)脏尿片先泡在清水中,并选用温和的肥皂洗去尿痕,用清水反复冲洗,自然风干晾晒透再次使用,会避免发生尿布疹。

(5)布尿片上有大便时可先用清水冲刷到马桶里,再擦上中性洗涤剂,泡上半小时后用开水烫,待水凉后稍加搓洗尿片上的黄迹就很容易清洗掉了。

(6)洗尿布时要用婴儿专用洗涤剂。普通的肥皂和洗衣粉含有磷等化学物质,婴儿皮肤娇嫩,容易造成过敏。此外,不要添加衣物柔软剂,柔软剂会降低尿布的吸水性。这样久而久之,尿布就会发硬。宝宝如果使用这样的尿布,也可能会引发尿布疹。

尿布需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可以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如果碰到阴雨天气,最好使用烘干机,或者用熨斗烫干。阴干的尿布容易滋生细菌,破坏宝宝的皮肤。

5.使用纸尿裤的要领

(1)每次换纸尿裤应注意将两边的胶粘对准腰的位置,分别撕开贴牢,可以防止尿液从背部漏出;

(2)可在纸尿裤上垫上一层棉尿布或无纺布,就可在宝宝排大便后即时换掉,可延长纸尿裤的使用。

(3)宝宝尿多,尿液也有可能从两侧渗漏出来。最好使用防漏设计的纸尿裤,可有效地防止渗漏。

(4)宝宝使用纸尿片,虽然很方便,但一定要重视臀部的护理。纸尿裤都使用得时间不宜过长,需要通风换气,否则仍有可能得尿布疹。

(5)刚出生的宝宝肚子上有还未脱落的脐带,使用时可将纸尿裤往内摺或往外翻,或专门使用肚脐凹形设计的纸尿裤,以免脐带根部与纸尿裤摩擦,使皮肤磨破、发炎、出血。

尿布疹并发症,尿布疹会引发什么疾病

尿布疹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湿疹,皮炎,褥疮,脓毒症和菌血症,

一、并发症:

尿布疹常见的并发症如皮肤搔痒、湿疹。皮疹搔抓后可发生继发性感染,可出现局部红肿、脓疱、发热等症状,重度尿布疹的情况较严重,因为不及时治疗发展成为更深的溃疡,甚至诱发褥疮,严重时可能诱发细菌感染,出现高热、惊厥、休克等。如果治疗不彻底可遗留慢性湿疹。

尿布疹的病因,尿布疹有哪些原因

尿布疹病因主要病因:尿布更换不勤、洗涤不干净,长时间接触,尿布质地较硬

一、发病原因

1.主要是由于尿、粪产生刺激性物质引起,多由于尿布更换不及时,尤其是加用塑料、橡胶布、油布,使局部皮肤,处于潮湿或浸渍状态。

2.尿布洗涤不净,残留尿渍及粪便易被腐物寄生菌分解而产生氨类物质刺激皮肤而引起。

3.尿布上的染料、残存的肥皂及橡胶或塑料有时可成为刺激因素,诱发本病。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很清楚,但有的学者则认为在尿中既不存在产氨的细菌(如变形杆菌),也未发现氨能引起皮炎,,而认为可能与其他细菌有关,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发现尿液放置18h,可以引起尿布皮炎,而新鲜尿液则不发生。粪便的酶类如蛋白酶和脂酶可形成刺激,同时均能使pH升高,也有利于尿布皮炎的发生。

中医认为此病系因小儿皮肤娇嫩,尿液及粪便浸渍过久,致使肌肤淹浸而发病。

尿布疹有哪些症状?

尿布疹症状

早期症状:轻度的尿布疹也叫臀红,即在会阴部,肛门周围及臀部,大腿外侧,皮肤的血管充血,发红;出现渗出液,并逐渐增多,继而表皮脱落,形成浅表的溃疡,并可伴随红斑,丘疹。

晚期症状: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皮疹并可向外延及大腿内侧或腹壁等处,由于皮肤破损,细菌易繁殖造成局部感染,严重时细菌从感染的局部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相关症状:婴儿臀部红,充血,丘疹,

一、症状:

1.轻度婴儿尿布疹症状 轻度的尿布疹也叫臀红,即在会阴部,肛门周围及臀部,大腿外侧,皮肤的血管充血,发红。

2.中度婴儿尿布疹 继续发展则出现渗出液,并逐渐增多,继而表皮脱落,形成浅表的溃疡,并可伴随红斑,丘疹。

3.重度婴儿尿布疹 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皮疹并可向外延及大腿内侧或腹壁等处,由于皮肤破损,细菌易繁殖造成局部感染,严重时细菌从感染的局部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

二、诊断:

根据病因,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尿布疹诊疗知识

最佳就诊时间:无特殊,尽快就诊

就诊时长:初诊预留1天,复诊每次预留半天

复诊频率/治疗周期:门诊治疗:每周复诊至皮肤发红减轻后,不适随诊。严重者需入院治疗充血减缓后转门诊治疗。

就诊前准备:无特殊要求,注意休息。

尿布疹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儿科,皮肤科,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治愈率:治愈率100%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7天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相关检查:便常规,皮肤病的物理检查,涂片,皮肤颜色,

常用药品:复方硫黄乳膏,硫磺硼砂乳膏,硝酸咪康唑散,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