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2 12:57:53

肥气

肥气:病名。即肝积。以其似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状,故名肥气。《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复杯。”《难经·五十六难》:“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疒皆)疟,连岁不已。”《济生方》卷四:“肥气之状……诊其脉,弦而细,其色青,其病两胁下痛,牵引小腹,足寒转筋,男子为积疝,女子为瘕聚。”治疗用肥气丸。参见肝积条。

肥气的饮食,食疗,肥气吃什么好

肥气饮食原则

肥气饮食保健

肥气,的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 根汤方

蓬 根(锉二两) 牡丹皮(锉) 赤芍药(各一两) 桂(去粗皮) 枳壳(去瓤麸炒各三分) 槟榔(锉)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日晚各一服。

治久积肥气,寒热 疟,青蒿汤方

2、 青蒿(自然汁一合) 生姜(自然汁半合) 童子(小便半合) 常山(锉三分) 鳖甲(去裙 醋炙黄)

上八味,除汁外,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入前三味汁各少许。同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治肝积肥气,久不已变疟,令人热多寒少,小便赤涩,酸枣仁丸方

3、 酸枣仁(生用) 薏苡仁 紫苏子炒(研) 木通(锉) 黄 (锉) 枳壳(去瓤麸炒) 升麻 大黄(锉炒)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煎麦门冬汤下。

治肝积气,石苇丸方

4、 石苇(拭去毛焙) 京三棱(煨锉) 附子(炮裂去皮脐) 吴茱萸(水洗七遍焙干炒)陈橘皮(汤浸去

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煎荆芥汤下二十丸。

治肝积肥气,结硬不散,木香丸方

5、木香 大黄(锉各一两) 鳖甲(去裙 锉二两米醋三升与大黄同煎醋尽为度焙干)

上三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生姜汤下。

肥气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多饮水。

2、饮食要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

3、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肥气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 忌烟酒。

2、尽量少吃辛辣食品。

3、不吃不洁净的食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以及没有腌制好的酸菜;

4、少吃动物油和肥肉;

5、忌食腌制食品。

肥气检查,肥气诊断

肥气常见检查

肥气就诊指南

肥气就诊指南针对肥气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肥气挂什么科室的号?肥气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肥气要做哪些检查?肥气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肥气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肥气患者就医,解决肥气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肥气的治疗方法,肥气怎么办,肥气用药

肥气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800元)治愈率: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肥气辨证论治

肥气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肝脾瘀滞证:

左胁下及腹部积块明显肿大,硬痛不移,腹部青筋暴露,可见齿衄、鼻衄或紫斑,时有寒热,女子可有月事不下,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弦涩。疏肝通络、化瘀消积。

2.血虚挟瘀证,:

左胁下及腹部积块坚硬压痛,饮食大减,神疲,气短、乏力,面色萎黄,唇甲无华,消瘦脱形,舌质淡紫少苔,脉细弱或弦细。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温白丸(《局方》) 通治五积,及十种水气、八种痞气、五种淋疾、九种心痛、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疰忤、癫痫,、翻胃噎塞、胀满不通。

紫菀(去苗) 菖蒲(九节者,去毛)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 柴胡 浓朴(姜制,各一两) 桔梗(去芦) 茯苓(去皮) 皂荚(去皮子弦,炙) 桂枝 干姜(炒) 黄连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 巴豆(去皮膜油) 人参(各半两) 川乌(炮去皮脐,八钱)

为细末,入巴豆研匀,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丸,渐加至五丸、七丸,生姜汤送下,临卧服。有孕忌服。易老云∶本方治肥气,,加柴胡、川芎。

鳖甲丸 治肥气体瘦,饮食少思。

鳖甲(一枚重四两者,洗净,以醋和黄泥固济背上可浓三分令干) 京三棱(炮,制) 枳壳(麸炒黄,各三两) 川大黄(锉,炒,二两) 木香(忌火) 桃仁(去皮尖双仁,用麸炒微黄,细研如膏,一两半)

上除鳖甲外,俱捣为细末,后泥一风炉子,上开口,可安鳖甲,取前药末,并桃仁膏,内鳖甲中,有好米醋二升,时时旋取入鳖甲内,慢火熬令稠,取出药,却将鳖甲去泥净,焙干,捣为细末,与前药同和捣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空心临卧各一服。

偏方:

肥气丸

药物组成

青皮(炒)2两,当归须1两半,苍术1两半,蛇含石(煅,醋淬)3分,蓬术(切)3两,三棱(切)3两,铁孕粉3两(与三棱、蓬术同入醋煮一伏时)。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煮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当归浸酒送下。

肥气如何鉴别?

肥气鉴别诊断

肝热病,、肝瘟,、湿温、温毒发斑、心瘅、恶核、心衰,、髓劳等,均可见左胁下肿块(一般较小),及或有出血等症,但为兼有表现,而必有原发病的突出病候,故不可以肥气,为独立诊断。

如何预防肥气,肥气的护理措施

肥气预防

肥气并发症,肥气会引发什么疾病

肥气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脑血管瘤,发作性睡病,颅咽管瘤,副鼻窦炎,新生儿泪囊炎,

肥气并发症

腹胀,疲乏,齿衄、鼻衄、紫斑等出血现象

肥气的病因,肥气有哪些原因

肥气病因

肥气疾病病因

肥气,是因疟疾,、蛊虫病等,使瘀血内积,新血不生。

肥气有哪些症状?

肥气症状

典型症状:常伴腹胀,疲乏等症,或有齿衄、鼻衄、紫斑等出血现象。或见腹壁青筋显露。肝功能试验常在正常范围。X线及内窥镜检查常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

肥气症状诊断

   1.有蛊虫病、曾长期患疟疾,等原发疾病的病史或临床表现。

2.于左胁下可触及肿大的包块,其肿块可达脐或脐下,并可超过腹中线,质坚硬,表面光滑。

3.常伴腹胀,疲乏等症,或有齿衄、鼻衄、紫斑等出血现象。或见腹壁青筋显露。

4.血液检查可见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见相应造血细胞增生,有成熟障碍的现象。肝功能试验常在正常范围。X线及内窥镜检查常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

肥气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 —— 800元)

治愈率:100%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食材禁忌菜谱禁忌小吃禁忌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