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30 23:39:54

耳疮

耳疮是指外耳道的弥漫性红肿疮疡,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溃疡、渗液等为特征。相当于西医的弥漫性外耳道炎。

耳疮的饮食,食疗,耳疮吃什么好

耳疮饮食原则

耳疮饮食保健

1、耳疮,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耳疮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耳疮检查,耳疮诊断

耳疮常见检查

耳疮就诊指南

耳疮就诊指南针对耳疮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耳疮挂什么科室的号?耳疮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耳疮要做哪些检查?耳疮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耳疮就诊指南旨在方便耳疮患者就医,解决耳疮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耳疮的治疗方法,耳疮怎么办,耳疮用药

耳疮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 —— 500元)治愈率: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耳疮辨证论治

耳疮中医治疗

耳疮,的外治法

湿热搏结耳窍,红肿热痛者,宜用内服中药渣再煎,取汁热敷患侧耳部。

可用黄连膏外涂,或以紫金锭、牛黄解毒丸调开水涂擦外耳道红肿处。

耳前、后淋巴结肿大者,可用紫金锭、牛黄解毒丸调水外敷。

耳疮,的其他疗法

针刺疗法:肿胀,疼痛时,可针刺合谷、内关、少商等穴,以消肿止痛。

耳疮如何鉴别?

耳疮鉴别诊断

  1.风热犯耳证:

新病耳痛,外耳道皮肤红肿,无明显糜烂,伴口微渴,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

2.湿热犯耳证:

耳痛剧,甚则牵引头脑,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甚则延及耳道口红肿,耳周臖核肿痛,伴口渴,舌质红胖,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阴虚邪恋证:

病程较长,耳内痒痛,或有耳鸣、听力减退,外耳道皮肤粗糙、增厚,轻度糜烂、结痂,外耳道狭窄,伴口燥咽干,虚烦少寐,舌质红干,少苔,脉细数。

如何预防耳疮,耳疮的护理措施

耳疮预防

耳疮预防

预防调护

1、注意外耳道清洁,特别要注意外耳道深部前下方最易藏污垢之处。

2、戒除挖耳习惯,避免污水入耳,及时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耳疮并发症,耳疮会引发什么疾病

耳疮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副鼻窦炎,发作性睡病,脑血管瘤,脑囊虫病,垂体性侏儒症,颅咽管瘤,新生儿泪囊炎,

耳疮的病因,耳疮有哪些原因

耳疮病因

耳疮疾病病因

外因多为污水浸渍、挖耳损伤、耳道不洁等,风湿热,邪,上犯耳窍;内因多为肝胆湿热,郁蒸,上攻耳窍;若病久则血虚化燥,耳窍失养。

耳疮有哪些症状?

耳疮症状

典型症状:耳内疼痛或轻或重,讲话、咀嚼、张口时疼痛加重,或伴耳内作痒。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有少许粘脓性分泌物,病变可延及外耳道口,外耳道因肿胀而变狭窄

耳疮症状诊断

耳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轻者耳内微痒微痛不适;重者耳部疼痛痛引脑门。

    重者外耳道肿胀,较甚,皮肤溃烂,流脓,或耳前、后淋巴结肿痛。病情迁延,则外耳道皮肤增厚,外耳道变窄,有痂皮或碎屑,或有褐色分泌物。

耳疮基本知识

就诊科室:中医科,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 —— 500元)

治愈率:95%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食材禁忌 菜谱禁忌 小吃禁忌 特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