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14:54:19

竹笋 鲜的食用方法,竹笋的营养功效新鲜竹笋如何处理新鲜竹笋做法

一、新鲜竹笋做法

很多人在使用时都喜欢选择新鲜的竹笋,新鲜竹笋的做法有哪些?我们怎样使用,才能达到它的最佳效果,同时又不影响到它的食用价值?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新鲜竹笋的做法:

从粗的那头切,切到手可以掐的动的地方就可以了。大概2厘米就好了。你也可以买那种切好的那种。剥皮的时候可以用刀把竹笋从上到下划一刀。然后开始剥,只要看到竹笋呈现嫩黄色或嫩绿色的就可以不要再拨了。滚刀切成片状。和肉红绕就好吃了!

 配料:

新鲜竹笋、肉丝、姜丝、大蒜

做法:

新鲜竹笋切片,锅内水烧开,把笋片放如水中抄一下,起锅,把水沥干。把肉丝用酱油、生粉、姜丝、盐搅拌均匀,阉一下。锅内倒油,把肉丝翻炒至八成熟起锅。锅内再倒些油,把抄过的笋片到入翻炒,放盐(因为笋没什么水分,所以盐放早放晚并无大碍),笋差不多炒熟了的时候再全面的村镇信息共享把肉丝到入,一起炒熟即可。

酱汁春笋块

原料:

鲜春笋500克,花生油、甜面酱、白糖、鸡精、虾籽、麻油、鲜汤各适量。

 做法:

1、将鲜春笋削去老皮,用刀剖开,切成长笋块,再用刀面将笋段轻轻拍松;2、用水将甜面酱化开,花生油放入炒锅,烧沸去油腥味待用;3、炒锅上火,放入花生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笋段焐油后,倒入漏勺沥油;4.炒锅复上火,放入花生油,将酱汁放入,加糖搅拌,装盘待用;5、炒锅再上火,放入鲜汤、虾籽烧沸,再放入笋段烧沸,待汤汁快煮干时,再放入酱汁,待汤汁紧裹笋段时,加入味精,淋上麻油即可。

竹笋的功效都是我们所看到的,新鲜的竹笋不仅仅口味纯正,而且食用起来也可以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新鲜竹笋的做法我们也有所了解了,我们可以在食用的同时,还可以补充足量的营养物质。简单的竹笋,却具有如此大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二、新鲜竹笋如何处理

笋怎么剥皮呢

毛笋,你可以一层一层的剥,但是会慢一点而且皮比较硬。一般是先将毛笋一切两半(从根部的中心轴下刀,切到尖部的中心轴),两半后,你能从切面中看到一层一层的笋衣,左手拿住根部,右手揪住切面的一侧向下扯,一下子就能将所有笋衣剥下,然后用刀子将竹节和根部的硬皮和硬跟去掉,就整理好啦。

竹笋,因为比较细,而且笋衣也很嫩很少,所以不用切开,直接一层一层拨开就可以了。根部也要去硬皮哈。

做过笋的朋友,会有个体会,笋如果切丝的话,会掉渣滓,而且丝不容易切成条,很容易断。而且直接炒的笋,有股很浓的涩味(毛笋的涩味更重,竹笋好一些)

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

用水焯一下就全解决了。

锅中做热水,水开后,将笋切成几段,放到水里焯,水开后再煮5分钟,大概6成熟的样子,就可以取出,变凉后就可以切丝了,经过处理的笋没有涩味。

经过焯熟的笋也比较好保存,笋块凉干后,放在干净的密封盒里(密封盒最好用开水烫一下,晾干),放冰箱冷藏,最起码3天不会坏,据说可以保存10天,不过不建议这样哈,有条件还是吃新鲜的更好。

焯过水的笋,省下的汤,可别倒掉,那是好东西啊,如果想喝素汤,这是绝好的原料。将笋汤热一下,里边放点什么都会很好吃。

 春笋忌吃人群:

胃出血人群、肝硬化人群、尿路结石人群、孕期人群,对草酸过敏人群,儿童要少吃,因为吃笋影响儿童钙质吸收。

三、竹笋的营养 效

竹笋,古时称为“竹萌”、“竹胎”。竹笋种类繁多,概略地分,可分为冬笋、春笋、鞭笋三类。冬笋为毛竹冬季生于地下的嫩茎,色洁白,质细嫩,味清新;春笋为斑竹、百家竹春季生的嫩权头,状如马鞭,色白,质脆,味微苦而鲜。

在我国,食用竹笋历史悠久,曾有“素食第一品”,“无笋不成席”之说,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笋誉为“蔬菜中第一品”。

竹笋的营养价值

1.

竹笋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2.

它含有优质蛋白质,含有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及肤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竹笋又是低糖、低脂肪、多纤维食品。

竹笋的功效与作用:

1.开胃健脾:

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痞纳呆之病症

2.宽胸利膈、通肠排便:

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3.开膈消痰:

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增强机体免疫力:

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5.化痰止咳:

对咽喉部有良好的湿润和物理治疗作用,有利于局部炎症治愈,并能解除局部痒感,从而阻断咳嗽反射。

四、竹笋的食用价值

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竹笋含脂肪、淀粉很少,属天然低脂、低热量食品,是肥胖者减肥的佳品。养生学家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且极少患高血压,这与经常吃竹笋有一定关系。

尤其是江浙民间以虫蛀之笋供药用,名“虫笋”,为有效之利尿药,适用于浮肿、腹水、脚气足肿、急性肾炎浮肿、喘咳,糖尿病、消渴烦热等,嫩竹叶、竹茹、竹沥均作药用。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竹笋是竹竿的雏形,纵切面可见中部有许多横隔和周围的肥厚笋肉,笋肉又被笋箨包裹着。笋肉、横隔及笋箨的柔嫩部分均可食用。毛竹鞭抽生后3~6年为发笋盛期,冬季可挖冬笋,清明前后开始采收春笋,早竹的春笋品质比毛竹佳。麻竹、绿竹等丛生型竹栽植两年后开始收笋,每年4~11月为采收期,7~8月为盛收期。竹笋的笋头刚露出土面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具苦味。竹笋,又称玉兰片,在一年中,冬、春、夏三季均可吃到鲜笋。

鲜笋含水量高,毛竹春笋含水量为90%,冬笋为85%,属鲜嫩食品,不耐贮藏和长途运输。作为蔬菜,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味清香鲜美,而被视为菜中珍品。竹笋不能生吃,单独烹调时有苦涩味,味道不好,但将竹笋与肉同炒则味道特别鲜美。竹笋可做汤,也可烧菜,能做出许多美味佳肴。如竹笋鲫鱼汤,竹笋烧猪肉,竹笋煮白粥,现在还把竹笋制 作成笋干、玉兰片及罐头等。

鲜竹笋的食用方法,竹笋的营养功效新鲜竹笋如何处理新鲜竹笋做法

鲜竹笋的食用方法,竹笋的营养功效新鲜竹笋如何处理新鲜竹笋做法

一、新鲜竹笋做法很多人在使用时都喜欢选择新鲜的竹笋,新鲜竹笋的做法有哪些?我们怎样使用,才能达到它的最佳效果,同时又不影响到它的食用价值?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新鲜竹笋的做法:从粗的那头切,切到手可以掐的动的地方就可以了。大概2厘米就好了。你也可以买那种切好的那种。剥皮的时候可以用刀

阅读:1160 收藏:55 分享:88


鲜竹笋的做法,鲜竹笋吃了有什么好处竹笋应该如何剥皮鲜竹笋的家常做法

鲜竹笋的做法,鲜竹笋吃了有什么好处竹笋应该如何剥皮鲜竹笋的家常做法

一、竹笋应该如何剥皮1、大的竹笋,先把竹笋放平,然后用刀在笋壳是竖着划一条线,不要太深了,否则就不能得到完整的笋,当然,要看你自己需要了,接着呢就在那条线处下手掰开,轻松就去皮了。2、小笋子的话就在笋尖处扭几下,把上面的笋扭松,然后把笋尖分成两半,用手指或者筷子卷其中的一半,一直向外侧翻卷知道笋壳掉

阅读:198 收藏:226 分享:94


竹笋_竹笋的做法

竹笋_竹笋的做法

竹笋的营养价值竹笋是常绿草本植物,竹笋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比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多种必需氨基酸等。具体竹笋的营养价值如下所示。1、丰富的蛋白质冬笋是竹笋的一种,其中每百克的冬笋中约含蛋白质4.1克,可以见得,竹笋中的蛋白质组成比较好,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2、含

阅读:469 收藏:53 分享:35


鲜竹笋的食用方法_竹笋的营养功效

鲜竹笋的食用方法_竹笋的营养功效

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笋肉、横隔及笋箨的柔嫩部分均可食用。

阅读:233 收藏:148 分享:47


竹笋的选购_竹笋的存储

竹笋的选购_竹笋的存储

竹笋的选购1.看根部,根部的“痣”要红,“痣”红的笋鲜嫩。2.看节,节与节之间距离越近,笋越嫩。3.看壳,外壳色泽鲜黄或淡黄略带粉红、笋壳完整且饱满光洁的质量较好。四要手感饱满,肉色洁白如玉。竹笋的存储不宜去壳保存,避免风吹日晒,以防肉质变硬,失去清香的风味。其他存储方

阅读:958 收藏:236 分享:10


鲜竹笋的做法_鲜竹笋吃了有什么好处

鲜竹笋的做法_鲜竹笋吃了有什么好处

4、竹笋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6、竹笋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各具特色。

阅读:1819 收藏:234 分享:68


竹笋的7大功效和作用 食用竹笋应了解竹笋的禁忌

竹笋的7大功效和作用 食用竹笋应了解竹笋的禁忌

竹笋的功效和作用1、增强机体免疫力竹笋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竹笋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素等特点,食用竹笋,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促进排便,是理想的减肥佳蔬。竹笋具有独特的自然香气,可以开胃,也能促进消化,更能增加食欲,平时多食用竹笋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和脘腹胀满等不良症状。因此食用竹笋前,你应该了解吃竹笋的禁忌。

阅读:5438 收藏:61 分享: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