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6 20:51:03

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直肠息肉严重吗,什么是腺瘤性直肠息肉


一、腺瘤性直肠息肉是什么引起的

  病因/直肠息肉 编辑 息肉位置图册(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1)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2)炎症刺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3)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二、腺瘤性直肠息肉是什么样的

  1.直肠指检:直肠中、下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2.直肠镜检: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长色红。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

  2.直肠息肉是指直肠内壁突起的肿物,一般较软,可单发或多发,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较常见的有直肠腺瘤和幼年息肉。幼年息肉主要发生在5~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一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临床症状排便后鲜红色血液,多为间歇性出血,出血量较少,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辅助检查直肠指检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及空气双重对比检查治疗:

       1.电灼切除:肠镜下电切。适用于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有蒂且较游离的息肉。

       2.经肛门切除: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

       3.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适用于直肠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

       4.开腹手术:适用于内镜下难以彻底切除、位置较高的癌变息肉,或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

       5.腹腔下切除术:局部切除或发现腺瘤已癌变,按直肠癌手术原则切除。

       6.其他:如增生性小息肉,症状不明显时,不需要特殊治疗。炎性息肉可采用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建议儿童型直肠息肉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多数小于1cm,单个,带蒂,会自行脱落,因炎症和腺体阻塞潴留所致,临床上除便血外并无其他大碍。成人直肠息肉病理类型多,具癌变趋向,因而一经诊断,宜早行手术切除之。一般均需由专科医生诊治后再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

三、腺瘤性直肠息肉该怎么办

  治疗/直肠息肉 区分直肠息肉的性质,是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患者预后好坏的重要保证。

  ①脆性:在检查时,以窥器或器械触及时极易出血者,多为恶性息肉。反之则为良性。②溃疡:息肉一般情况下无溃疡,当恶变时,即可形成溃疡,特别是带蒂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溃疡,一旦发生溃疡,则表明其有恶性改变。③活动性:坚实牢固、无蒂的息肉易恶变;而带蒂具有活动性的则恶变相对较低。④外形:有分叶的息肉易恶变,光滑圆润的则少。⑤基底:息肉基底大,头小者极易恶变。⑥类型:有蒂的多是管状腺瘤,相对癌变率较低。⑦大小:息肉增大或息肉较大的易恶变,息肉无明显增大的,则较少恶变。

  目前,用于诊断大肠息肉的方法主要是结肠镜检查和钡剂灌肠检查。钡剂灌肠检查因易受粪便干扰,不能活检和做进一步治疗,已逐步被肠镜所取代。结肠镜检查不仅可直视观察大肠黏膜的细微病变,还可通过活检来确定病变的性质,是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重要手段。

  治疗大肠息肉的最好方法是肠镜下摘除。在内镜技术发展以前,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是开腹手术或经肛门切除,创伤较大。如今,随着结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金标准。家族性息肉病首选全结直肠切除术,以彻底杜绝息肉发生的“土壤”。

  手术治疗:(一)息肉摘除术适用于低位直肠息肉,经肛门内缝扎息肉基底部,切除息肉。(二)电凝切除术适用直肠上段或结肠带蒂小息肉,经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直视下,用圈套器套住蒂部以电灼切除。(三)套扎冷冻术经乙状结肠镜下,先用负压套扎器,将胶圈套扎在息肉基底部,取活检定性,根据瘤体大小,选择相应冷冻探头,接触法冷冻2~3分钟,使瘤体发生凝固性坏死脱落,达到“切除”目的。(四)结肠直肠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病,由于癌变可能性大,应广泛切除受累的结肠,作回肠直肠吻合术,对遗留在直肠的多发息肉,可分期作电凝或冷冻切除。若癌变者,应按癌肿处理。

  直肠息肉手术后进行护理时都要注意:

       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2、此病手术之后,患者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4、直肠息肉手术之后患者要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

       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6、直肠息肉手术之后要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四、腺瘤性直肠息肉的术后护理

腺瘤性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术前术后护理/直肠息肉 

       术前准备

  患者于术前30mtn,给予肌注阿托品,用利多卡因向咽喉部做喷雾麻醉共3次。

  心理护理

  耐心向患者介绍内镜介入治疗的方法,强调介入治疗的优点,并说明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过度紧张和不合作患者,手术前30min,用0.5cm×0.5cm胶布将王不留行子粘贴在耳穴中的“神门”、“皮质下”,在耳穴上按压3-5min,术中患者可白行按压。

  肠道清洁准备

  直肠息肉患者于术前1天晚餐进流质饮食,临睡前将番泻叶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手术当天免早餐,上午8点口服硫酸镁,同时饮水1500-2000ml,待患者排出清水后即可行手术治疗。

  直肠息肉术后护理

  (1)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2)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

  (3)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 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 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

  (4)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5)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6)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预防保健/直肠息肉

  大肠息肉多有遗传倾向,大肠息肉患者的直系亲属,如兄弟姐妹、子女等,患大肠息肉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患大肠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因此,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大便出血、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大肠息肉很容易复发,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因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1~2年随访1次。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重度不典型增生应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随访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3]

  目前,医学界已经能够探寻到肠癌与某些疾病的关联之处,其中肿瘤性直肠息肉变为其中之一。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往往与结肠息肉并存,可单发或多发。

  根据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而肿瘤性息肉又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几种,有癌变的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息肉大多单个出现,少数为多发性,幼年型息肉不易恶变,多发性成人息肉恶变较多。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发性的和直径大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危险性大,被成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摘除干净;腺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分别为50岁内30%,60岁40—50%,70岁则高达50—60%。即便已经根治了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也要定期复查,以观察是否复发。

腺瘤性直肠息肉严重吗,什么是腺瘤性直肠息肉

腺瘤性直肠息肉严重吗,什么是腺瘤性直肠息肉

较常见的有直肠腺瘤和幼年息肉。炎性息肉可采用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目前,用于诊断大肠息肉的方法主要是结肠镜检查和钡剂灌肠检查。家族性息肉病首选全结直肠切除术,以彻底杜绝息肉发生的“土壤”。

阅读:1047 收藏:153 分享:12


盲肠腺瘤性息肉的症状

盲肠腺瘤性息肉的症状

绒毛样腺瘤的临床症状与其他腺瘤性息肉相同,常见有便血、便秘以及腹泻。腺瘤性息肉的传染性腺瘤性息肉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其他人。腺瘤性息肉是非感染性疾病,无传染源存在,自然没有传染之说。

阅读:1021 收藏:224 分享:81


腺肌瘤性息肉如何治疗

腺肌瘤性息肉如何治疗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42例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患者的诊治及预后。结果诊断子宫内膜腺肌瘤性息肉的敏感度宫腔镜检查为57.14%,B超为35.7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误诊子宫粘膜下肌瘤率宫腔镜检查为42.86%,B超为47.62%,二者无

阅读:85 收藏:73 分享:40


腺瘤性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腺瘤性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小肠息肉的症状常不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腺瘤性结肠息肉作为一种消化系统病变,它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为结肠息肉没有明显体征,所以,内镜检查是结肠息肉诊断的最佳方法。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结肠息肉,一旦发现,患者都不可掉以轻心,应采取治疗措施,或者定期复查,密切注意病变动态。对已发现大肠息肉的患者,定期做例行检查,也是发现息肉癌变的重要措施。

阅读:1867 收藏:135 分享:57


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这么官方这么高端的医学名词,听起来好像是很严重的病,好在它的名字并不是危言耸听,也确实是值得引起大家强烈关注的病症。多发性腺瘤性结肠息肉的症状有哪些结肠息肉是很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很多患者在早期都没有明显的症状,直至症状严重就诊时多已发生了癌变,令人痛惜。

阅读:961 收藏:110 分享:63


腺瘤性结肠息肉到底严重吗

腺瘤性结肠息肉到底严重吗

结肠息肉病因目前为止,结肠息肉的病因不清。小肠息肉的症状常不明显,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肠道出血。相比之下,在不存在这种基因变异的妇女中,阿司匹林并不能够降低结肠息肉的发病危险。尤其结肠息肉切除术后避免活动过多,饮食不节制等,因易致坏死组织脱落,引起迟发性出血。另肠息肉切除后,进无渣饮食1周。

阅读:1562 收藏:36 分享:74


胃底腺瘤性息肉是怎么回事

胃底腺瘤性息肉是怎么回事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朋友都是为了工作,不停的应酬,所以生活起居饮食都特别不在意。因此慢慢的有的人就会出现了胃部不适的情况,一般胃疼我们都会认为是患了浅表性胃炎,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胃底腺瘤性息肉也会有胃疼的情况发生,那么胃底腺瘤性息肉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胃息肉手术后的

阅读:797 收藏:160 分享:22


腺瘤性大肠息肉的病因是什么

腺瘤性大肠息肉的病因是什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腺瘤性大肠息肉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同时,也相信很多人都在关心这个问题,在生活中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折磨,但是“腺瘤性大肠息肉的病因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腺瘤性大肠息肉的病因是什么?”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看完以下的解释后,会对你们有所帮助

阅读:1756 收藏:49 分享: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