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4 16:39:26

中学 初生厌学怎么办_解决初中生厌学的对策

一、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在初中生的眼中,学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在一些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或更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生的学担、频繁的考试、艰苦紧张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而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的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初中生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表现为对学习厌恶反感,经常逃学或旷课,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厌学心理是一种常见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正因为它的涉及之广、危害之深而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积极地寻找厌学心理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的过程中,应针对具体个案进行分析,找出适合问题行为人的具体方法,有所侧重地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初中生厌学原因的分析

  1、不良性格的影响。小洋的不良性格导致了其在面对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时不能很好地调整来促进学业的进步,而是轻易地放弃了学习。小洋来自于农村,没有受到很好的基础教育,上了初中以后与城市的孩子对比,显示出了明显的劣势,家庭的贫困也让他在与众多的城市学生的生活中觉得比不上别人,因而自暴自弃。同时母亲对他的宠爱与骄纵形成了他对事实漠不关心,不愿意承受过于沉重的学业压力,追求享乐,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就主动放弃的性格。而且比较神经质,情绪的波动比较大,按情绪的指引来行事。

  2、学校学习环境的影响。沉重的学担往往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学习内容繁琐与教学方法呆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其它方面的素质,这种对学生能力的错误评价也使学生颇为不满。有的教师仅仅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平时表现不好便全盘否定他们的能力,公然歧视他们。这便直接导致学业不好的学生对他们的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消极的归因,这便直接推动了厌学情绪的出现。

  3、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给学生的学习情绪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当孩子的学业成绩上的表现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不停地批评,不断地否定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时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不正确的归因,再加上对父母的不理解的不满,那么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更为消极对待自己的学习,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不断增长,最后便不愿意主动地接受学习,得过且过,最终放弃自己的学业。从小到大,小洋的成绩一直都不好,常遭致父母的责骂,再

  加上父母将其与成绩较好的哥哥进行对比,他便自暴自弃,最终放弃学业。同时,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因而,父母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对知识不重视,对本身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不重视,在平时生活中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行为,那么孩子也会遵循家长的学习态度,对学习表示轻视,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作为指导,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厌学情绪,那就更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业成绩。

三、解决初中生厌学的对策是什么

  一。树立大学习观,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孩子的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特别是有逃学、厌学行为的孩子的学习兴趣已经淡化,要使孩子学习兴趣萌发和强化的确不容易,引导学生树立大学习的观念,笔者认为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唱歌是学习、打球是学习、练字是学习、画画是学习,只要用心,一切皆可学习,只要快乐,一切皆可学进。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能够愉快的生活,轻松摘到属于自己的"苹果"。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要从小做起,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原则是可以指导,但决不包办代替,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确立责任感和独立性。让孩子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和大脑,不搞疲劳战术,以质取胜。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习惯的重要性,他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对学生来说,善于独立思考,能够科学利用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的关系等等,都是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古代有句名言叫"学源于思",就是说求学问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思维角度说,独立思考主要指思维的独立性,包括独立的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包括课本),不企望现成的答案,遇事总能问个为什么,总能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养成这种习惯不仅有利于搞好现在的学习,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将来的学习乃至终身的事业奠定基础。认真倾听的习惯。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这道大门通畅,信息输入就顺利;此门堵塞,信息输入就受阻。因此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三。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怀,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后进生通常受家庭离异或不和因素影响而思想偏激、行为怪僻,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应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了解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这比关心他们的成绩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教师要用真诚、善意、实在的语言唤起他们心中的希望,使他们感受温暖和爱。我班有一个学生不爱学习,经常在科任课上搞恶作剧,一开始我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可他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经过了解,知道原来他父母离异,他母亲靠打零工维持两人的生活,亲戚朋友都"敬而远之"。使他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于是我发动学生对他在经济上和学习上给予相应的照顾,我相信我能用爱心去抚平他心灵的伤痕。我们教师评价学生应全面衡量,有些后进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特别好,我们只要能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表扬,他们是不会厌学的。

  四。爱心对待家庭破例的学生。作为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的表现,学习情况等,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面对一些单亲的或父母离异的学生更应给予照顾,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五。提高授课水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在组织教学、把握教材难易度、授课语言艺术等方面注重经验的积累,避免"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等注入式教学。教师既要不以"权威"自居,耐心地指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又要以自身的人品、才学、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提供有效、优质的服务。

四、初中生厌学主要表现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是: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根据学生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心理诊断,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只有真真正正地了解了原因之后,那么,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初中学生厌学怎么办_解决初中生厌学的对策

初中学生厌学怎么办_解决初中生厌学的对策

一、初中生厌学怎么办在初中生的眼中,学习本身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在一些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约占总体学生的1/3或更多)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生的学担、频繁的考试、艰苦紧张的学习生活都带来了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状态。而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的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是学生的

阅读:1252 收藏:279 分享:41


初中学生厌学怎么办好呢,初中学生厌学的外在表现,初中学生厌学怎么的原因分析

初中学生厌学怎么办好呢,初中学生厌学的外在表现,初中学生厌学怎么的原因分析

一、初中学生厌学怎么办好呢首先,教师要端正教育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真正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问题,也是许多学校都应该解决的问题。班主任应该建议学校进行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使整个学校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第二,要做好家

阅读:1908 收藏:213 分享:7


中学生营养食谱全攻略_中学生营养食品大全

中学生营养食谱全攻略_中学生营养食品大全

运动后摄入少量的蛋白质,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肌肉,减轻肌肉的疼痛感,能帮助那些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的运动员补充糖原储备。

阅读:795 收藏:184 分享:74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

阅读:1232 收藏:274 分享:15


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院大学跻身顶尖大学

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院大学跻身顶尖大学

昨天(3月26日),《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包括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等等,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跻身顶尖大学。中国大学排行榜揭晓,中国科学院大学跻身中国顶尖大学北大清华连续12年雄

阅读:119 收藏:357 分享:136


初中学生厌学怎么办,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什么

初中学生厌学怎么办,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是什么

一、怎么解决初中学生厌学的问题厌学和逃学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病症”,它严重影响了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少年健康成长有很大危害性。我们应该尽快消除学生中的厌学和逃学现象,使学习过程和手段,与学习目的得到统一。如何才能消除厌学和逃学现象呢?家长方面要经常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要想提高孩子

阅读:996 收藏:206 分享: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