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5 14:26:00

胆汁淤积 性黄疽的发病机制,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临床表现,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检测

一、胆汁淤积性黄疽的发病机制

  1.最常见的病因是肿瘤、结石、炎症,其次为良性狭窄或梗阻和寄生虫等。

  2.根据引起淤胆的解剖部位,可分为肝外阻塞、肝内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3种。

  3.胆道梗阻时,胆汁在胆管内淤积,胆管内压力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Hering壶腹破裂,胆汁进入淋巴,继而进入血循环,而致黄疸。

  4.肝内胆汁淤积或单独出现,或与肝实质损害共存,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常有多因素参与,一般认为与肝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改变、微丝和微管功能障碍、毛细胆管膜与紧密连接通透性增加、胆酸代谢异常有关。

  5.最明显的为碱性磷酸酶、γ-谷胺酰转移酶升高。血清总胆固醇可升高,脂蛋白-X可阳性,长时期梗阻可使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清蛋白下降,如维生素K缺乏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此时如注射维生素K可使凝血酶原时间纠正。B超等检查均有助于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诊断。

二、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临床表现

1.原发疾病的表现

  胆囊炎、胆石症常伴胆绞痛、发热、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化脓性胆管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腹痛,迅速出现休克;恶性疾病多有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肝大和黄疸;无痛性黄疸常为胰头癌的表现。

2.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肤色呈现暗黄、黄绿或绿褐色,甚至黑色。患者皮肤瘙痒显著,常出现在黄疸之前。间歇性黄疸是胆石症的表现;持续性黄疸,且逐渐加重,程度较深,常见恶性肿瘤所致。而壶腹周围癌黄疸较早出现,呈进行性加重,但少数患者可因肿瘤坏死,胆管再通而黄疸暂时消退或减轻,但以后重新加深,呈现波动性黄疸;因胆盐入肠道受阻,肠道常缺乏胆汁酸易导致腹胀、脂肪泻及脂溶性维生素(A、D、E、K)缺乏;维生素K缺乏时,因肝脏不能合成凝血因子Ⅱ、Ⅷ、Ⅸ和X而发生出血倾向;因胆道部分或完全阻塞,粪中缺少胆红素或尿胆原,不能将粪便染黄,故粪便呈灰白色(白陶土色)。无论肝内或肝外阻塞均伴有淤胆性肝大,当梗阻位于胆囊管以下时常伴有胆囊肿大,可无压痛。

三、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检测

 

 1.溶血性黄疸

  由于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破坏,释放的胆红素大大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出现黄疸。血清中胆红素的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或因输血不当引起的黄疸,都属于这一类。后者可有寒战、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尿呈酱油色,有血红蛋白尿,但尿中无胆红素。

2.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广泛损害,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非结合(间接)胆红素在血中堆积;同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胆红素也增加。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肝炎、肝硬化引起的黄疸属于这类。

3.阻塞性黄疸

  胆汁排泄发生梗阻(可因肝内或肝外病变所致,常见为胆道梗阻),胆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检测到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却减少或消失。由于胆红素等胆类物质在体内潴留,可引起皮肤瘙痒与心动过缓。胆石症、肿瘤等压迫胆道导致的黄疸属于这类。

四、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治疗

 

 1.感染所致淤积性黄疸

  抗感染治疗,去除病菌,清除内毒素血症是最重要的措施,也可考虑在抗感染的基础上慎用糖类皮质激素。另外,熊去氧胆酸、S-腺苷甲硫氨酸亦可使用。

2.药物所致淤积性黄疸

  首先是立即停药,黄疸一般在停药后数周内清退,但有少数慢性病例需数月或一年以上黄疸才能消退,无需特殊治疗。

 

 3.酒精所致淤积性黄疸

  需戒酒和一般护肝治疗。

4.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

  治疗一般可用抗组胺类药物,也可使用胆汁酸结合树脂和消胆胺,糖类皮质激素、*疗效均难以肯定。

5.自身免疫性胆管疾病所致的淤胆

  自身免疫性胆管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胆管病(AI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等3种疾病,治疗上应分别处理。

  (1)PBC和AIC 一般控制瘙痒和脂肪性腹泻,淤胆者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及钙剂,主要使用糖类皮质素效果较好,有减轻瘙痒、降黄、降酶(ALT、AKP)作用。

  (2)PSC的治疗 糖类皮质素和青霉素胺效果不明显,必要时可考虑外科手术、人工支架肝移植。

 

 6.妊娠所致胆汁淤积

  国内较多使用茵枝黄、强力宁、甘利欣及思美泰,但疗效不大理想。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发病机制,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临床表现,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检测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发病机制,胆汁淤积性黄疽的临床表现,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检测

一、胆汁淤积性黄疽的发病机制1.最常见的病因是肿瘤、结石、炎症,其次为良性狭窄或梗阻和寄生虫等。2.根据引起淤胆的解剖部位,可分为肝外阻塞、肝内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3种。3.胆道梗阻时,胆汁在胆管内淤积,胆管内压力增高,达到一定程度后连接毛细胆管和胆管的Hering壶腹破裂,胆汁进入淋

阅读:199 收藏:165 分享:12


什么是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怎么办

什么是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怎么办

一、什么是胆汁淤积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指因胆汁淤积而使血中胆汁酸和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所谓胆汁淤积系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肝细胞排泄胆汁功能障碍、胆汁分泌的抑制或肝内、外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流的减慢或停滞。胆汁淤积性黄疸以结合型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病

阅读:1914 收藏:81 分享:18


胆汁淤积不容忽视,告诉你孕妇胆汁淤积怎么检查

胆汁淤积不容忽视,告诉你孕妇胆汁淤积怎么检查

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上述问题,告诉你孕妇胆汁淤积怎么检查,希望对孕妇们有所帮助。一旦出现数值明显升高,可以基本确诊胆汁淤积综合征。小编已经为你介绍了胆汁淤积的检查方法。孕妇胆汁淤积不能忽视,它是孕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危及母婴健康。

阅读:1576 收藏:179 分享:46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病因是什么,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治疗

胆汁淤积性黄疽的病因是什么,胆汁淤积性黄疽的治疗

一、婴儿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胆汁淤积性黄疸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区分患儿为胆汁淤积性黄疸还是非胆汁淤积黄疸具有重要意义。1月龄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最常见原因是胆道闭锁和婴儿肝炎,其它原因还有: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肝外胆道阻塞,如胆总管结石、胆囊

阅读:1536 收藏:254 分享:75


儿童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护理方法,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表现

儿童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护理方法,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表现

一、儿童胆汁淤积性黄疸的表现1、原发疾病的表现胆囊炎、胆石症常伴胆绞痛、发热、呕吐等症状,黄疸来去迅速;化脓性胆管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腹痛,迅速出现休克;恶性疾病多有上腹隐痛,进行性消瘦,肝大和黄疸;无痛性黄疸常为胰头癌的表现。2.阻塞性黄疸的表现肤色呈现暗黄、黄绿或绿褐色,甚至黑色。患者皮肤瘙痒

阅读:1421 收藏:15 分享:29


胆汁淤积性黄疸怎么办,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胆汁淤积性黄疸怎么办,胆汁淤积性黄疸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一、胆汁淤积性黄疸怎么治胆汁淤积性黄疸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肝内胆汁郁滞有1/3病因不明,但半数以上可以查出病因,因此积极消除病因对胆汁郁滞消退有积极作用。对于病因不明者对症治疗。*30-180mg/d。消胆胺6-10mg/d。如有明显中毒症状

阅读:1887 收藏:28 分享:35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饮食禁忌,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治疗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有什么饮食禁忌,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治疗

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呢?其实对于这种症状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不过目前表现出现来跟一下几种病因有关。1.妊娠期胎盘合成雌激素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可使肝细胞膜中胆固醇与

阅读:1239 收藏:179 分享:44


胆汁淤积性黄疸有哪些病因,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胆汁淤积性黄疸有哪些病因,胆汁淤积性黄疸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一、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是什么主要病因:肿瘤、结石、炎症,其次为良性狭窄或梗阻和寄生虫等一、病因肿瘤(30%):肿瘤(Tumor)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结石(20%):人

阅读:359 收藏:182 分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