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9 05:23:16

乳腺病 乳腺检查的四种方法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乳腺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怎样预防乳腺疾病呢

乳腺病是现阶段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乳腺是女性性症的重要标志,其腺体类似汗腺,乳腺自胚胎期发生至老年期退缩,历经胚胎期、幼儿期、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老年期的变化,各时期有乳腺改变均受内分泌的影响,即随着卵巢的周期变化而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内分泌紊乱是引起乳腺病的主要原因,常因雌激素分泌不协调感染、创伤,及个体因素而至乳房病变,常见急慢性腺症,乳腺上皮增生症(包括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囊腺性乳腺上皮增生症,增生性乳腺癌),乳腺腺病,乳腺纤维性病症,乳腺导管扩张症,积乳性囊肿,以及乳腺良性肿瘤等病症。

一、乳腺检查的四种方法

 

 一、乳腺体格检查

  主要是通过医生视诊及触诊来检查乳腺的形态、表面皮肤、乳头乳晕、乳头溢液及区域淋巴结等情况,了解乳腺有无肿块及肿块的性质。此项检查简便易行,但只能作为初查,一般不能确诊。
 

 二、乳腺红外线检查

  用红外光源探头对乳腺组织进行透视扫描,利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红外线吸收率不同形成影像,对显示出的肿块灰影、血管改变及血管与肿块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乳腺疾病。
  这种检查操作简便、经济直观、无放射性,能以照片的形式输出检查结果和存储结果,容易被受检者接受,特别适合普查和筛选高危人群,也适合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乳腺检查。
 

 三、乳腺B超检查

  采用高频探头B超检查仪检查乳腺疾病的方法。乳腺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的检查手段,可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生理状态,可重复对照检查,且对乳腺组织分辨率高,特别是对于鉴别乳腺的肿块是囊性还是实质性的改变尤其准确。
  

四、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

  用钼靶X线机所摄取的照片,能使乳腺的一些细微结构和小病灶清晰地显示在照片上,是目前诊断早期乳腺癌、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最有效方法。
  对于怀疑乳腺肿块的女性来说,还可以进行乳腺癌抗原、乳腺乳管镜、乳腺病理学检查(包括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乳腺CT检查。

二、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增生病

  两者均可见到乳房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韧实。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以单侧单发者较为多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肿块无痛感及触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下者多见;乳腺增生病的肿块以双侧多发者较为常见,可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较软或硬韧,肿块常有明显痛感及触痛,且可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月经前整个乳房常有胀感,经后可缓解,发病年龄以30岁以上者多见。必要时可行有关辅助检查予以鉴别,如乳房钼靶X线摄片,乳腺纤维腺瘤常可见到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阴影,其周围可见有一圈环行的透明晕,据此可与乳腺增生病相鉴别。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囊肿

  两者均可见到无痛性的乳房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但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质地较囊肿稍硬韧,无囊
  

乳腺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性感,活动度较囊肿为大,且发病年龄以18~25岁最为多见;乳腺积乳囊肿的肿块有囊性感,活动度不似腺瘤那样大,且多发于妊娠哺乳期,乳腺单纯囊肿则除囊肿外尚有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征。此外,可行肿块穿刺予以鉴别,腺瘤为实性肿块,无液体;而囊肿则可抽出乳汁样或浆液性的液体。

三、乳腺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一)发病原因

  1.细菌的入侵 本病致病菌多数为金黄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细菌由乳头皮肤破裂处或乳晕皲裂处进入,沿淋巴管蔓延至乳腺小叶间及腺小叶的脂肪和纤维组织中,引起乳房急性化脓性蜂窝组织炎。亦有少数病例产后发生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发症,细菌经血循环播散至乳房,引起发病。
  2.乳汁淤积 乳汁有利于侵入细菌的繁殖。乳汁淤积的原因有:①乳头过小或内陷而产前又未能及时矫正,使婴儿吸乳困难,甚至不能哺乳。②乳汁过多,排空不完全。产妇不了解乳汁的分泌情况,多余乳汁不能及时排出而保留在乳内。③乳腺管阻塞使排乳困难,如乳管本身的炎症、肿瘤及外在压迫,均可影响正常哺乳。
  3.乳头皲裂 分娩后产妇未能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或婴儿的含吮不正常,或过度地在乳头上使用肥皂或乙醇干燥剂之类刺激物以及婴儿口腔运动功能的失调等造成乳头皲裂,使细菌沿乳头小裂口入侵,并且经淋巴管到达皮下及乳叶间组织而形成感染。乳头皲裂时,哺乳疼痛,不能使乳汁充分吸出,致乳汁淤积,为入侵细菌创造了繁殖条件。
 

 二)发病机制

  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是急性乳腺炎的两个重要因素。据悉,约40%正常产妇的乳汁中含有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葡萄球菌存在,但不引起发病。初产妇易发急性乳腺炎与其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和组织碎屑引起乳管的阻塞有关。阻塞乳管可使乳房组织的活力降低,加之乳汁淤积的分解产物,使之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成为细菌很好的培养基。也有报道,哺乳后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其患病率较哺乳后不吸尽乳汁的发病率可低1倍。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过程大体经历乳管炎、乳腺炎和乳房炎3个阶段。细菌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停留在滞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导致乳管的急性炎症。继而扩散至乳腺实质,引起实质性乳腺炎。细菌亦可从乳头皲裂的上皮破损处沿着淋巴管到乳腺间质内,引致间质性乳腺炎。此阶段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即向乳腺实质以外的脂肪和纤维组织扩散,导致急性乳房炎。炎症局限,组织坏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乳房脓肿;若脓肿穿破到乳房后间隙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时,则形成乳房后脓肿。

四、怎样预防乳腺疾病呢

  控脂减肥:研究发现,癌细胞最初处于“起始”状态,只有当其受到“刺激”之后,才能迅速增殖而发病。高脂肪饮食是乳腺癌的促发“刺激”剂,长期大量摄取脂肪,可使机体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这类物质过量可刺激癌肿的增长。大量摄取脂肪,还可使机体发胖和免疫机能降低,就使癌症有了可乘之机。因此,控制脂肪的摄取,减轻肥胖,提高机体免疫机制和抗病能力,就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乳癌的发生。
  

乳腺癌怎样预防

  避免饮酒: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目前认为,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癌发生有关。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和少饮酒。
  乳腺癌怎样预防
  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嘌呤,黄嘌呤可促使良性乳腺增生,而良性乳腺增生又与乳癌发生有关。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黄嘌呤的大量摄入,乳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乳腺癌怎样预防

  多吃果菜:研究发现,粗粮、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纤维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多种能阻止和减慢癌症发展各个阶段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以大豆类、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适当地多吃些这类食物,不仅有益于健康,还有助于乳癌的预防。

乳腺检查的四种方法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乳腺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怎样预防乳腺疾病呢

乳腺检查的四种方法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乳腺的发病原因和机制怎样预防乳腺疾病呢

一、乳腺检查的四种方法一、乳腺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医生视诊及触诊来检查乳腺的形态、表面皮肤、乳头乳晕、乳头溢液及区域淋巴结等情况,了解乳腺有无肿块及肿块的性质。此项检查简便易行,但只能作为初查,一般不能确诊。二、乳腺红外线检查用红外光源探头对乳腺组织进行透视扫描,利用正常组织和病变

阅读:1344 收藏:270 分享:37


如何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导致乳腺疾病的原因有哪些,乳腺疾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通过饮食预防乳腺疾病

如何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导致乳腺疾病的原因有哪些,乳腺疾病有哪些症状,如何通过饮食预防乳腺疾病

作息不规律会使激素分泌紊乱,加重乳腺增生。4、减少体内雌激素、控制雌激素的摄入:多运动,消耗过多的脂肪,防止肥胖加重乳腺增生。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适当控制摄入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等。

阅读:1168 收藏:258 分享:64


如何预防乳腺疾病,乳腺疾病的病因

如何预防乳腺疾病,乳腺疾病的病因

研究结果表明,雌激素刺激乳房腺体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造成乳癌的重要原因,常使用激素用品,妇女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阅读:396 收藏:242 分享:20


乳腺病症状,乳腺病的症状

乳腺病症状,乳腺病的症状

乳腺叶状囊肉瘤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少见,有报道本病占全部乳房肿瘤的0.2%~2.5%。生儿育女对保护乳腺健康有重要作用,哺乳也有助于防御乳腺癌的发生。

阅读:1488 收藏:241 分享:33


乳腺检查的办法,乳腺疾病的病因

乳腺检查的办法,乳腺疾病的病因

一、乳腺检查的方法都是什么一、乳腺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医生视诊及触诊来检查乳腺的形态、表面皮肤、乳头乳晕、乳头溢液及区域淋巴结等情况,了解乳腺有无肿块及肿块的性质。此项检查简便易行,但只能作为初查,一般不能确诊。二、乳腺红外线检查用红外光源探

阅读:905 收藏:15 分享:66


乳腺腺病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乳腺癌

乳腺腺病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乳腺癌

26岁的林小姐,体检时查出左乳有两个花生大小的结节,没有明显不适,后经确诊为乳腺增生,她怕此病诱发乳腺癌,心里挺紧张。她的担心竟然引起了办公室其他3位女士的共鸣,她们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其中有结婚生子的,也有未婚的姑娘。她们都奇怪:“患乳腺增生的人怎么那么多啊?”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

阅读:1312 收藏:293 分享: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