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03 02:26:46

弱智学校 智障学校

所周知,智障学生对周围有意义的事物欠缺兴趣,无好奇心,不善于发现问题,也没有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范围狭窄、单一,不稳定、不持久。只有把智障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尽可能地调动起来,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有实实在在的参与才有扎扎实实的知识获得。那么智障学校该如何实施智障儿童生活化教学?他们又面临些什么问题呢?大家随着看一下。

智障儿童学校

  智障儿童学校在对智障孩子进行教育和康复训练时,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不管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态度,都是一门“学问”。

1、在给智障儿童进行教学和训练时,要千方百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培养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参与训练

2、训练中应安排个体训练、小组训练或集体训练。训练形式的设计和训练内容的确定都要从被训练者的个体需要出发来考虑。

3、训练程序分解步骤要细和慢,便于智障孩子接受。训练者要注意每个步骤都应坚持小步子走,多循环的原则,以使智障孩子在反复练习中掌握技能。 训练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工作分析法。即把某一目标任务分析出几个步骤,按顺序训练完成目标。一般用顺序法或倒序法两种形式完成。 顺序法也叫正向连锁法,依工作的步骤,从第一步开始训练,完成第一步后再训练第二步,直至最后一步。 倒序法也叫反向连锁法,依工作步骤从最后一步开始,完成这一步后再倒退教前一步,直至第一步。

4、如果遇到严重障碍的智障孩子,训练花费时间多,效果不佳,不过训练者不要着急,而应积极想办法帮助他采用辅助工具或改善训练环境实现相同的功效。

智障学校面临的问题

作为从事特教教育的基层教师,我们深深体会到从事特教的艰辛(特别是弱智教育),要承受着“寂寞和孤独”,要面对和解决来自于各方的矛与盾的冲突。在旧的教育框架下,我们遵循着国家统一制定的大纲,使用国家统一编制的全日制培智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特殊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我们的教育对象已悄然改变,不再是原先的单一的轻度弱智儿童,而是大都由中、重度弱智儿童组成,甚至相当一部分中、重度弱智儿童兼具多重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发病类型是五花八门,真可谓绝对的“杂牌军”。这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增设了难题,如:在一堂数学课里,几乎是一个学生一个程度,教师无法拿捏在这一堂课里究竟要以谁为重点,往往顾得了东而摸不着西,更别说南与北了。几分钟前刚教的数字过会儿就忘了。教师的激情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被抹煞,教师的麻木就一天天的扩大,我们的教学也就茫无头绪。这就是弱智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

智障学校的误区

当我们回过头来,摆正心态,调整视角,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已走入了“误区”。下面我就所谓的“误区”作简单的讨论。

定义介绍

1 、课程目标的设定

由于弱智学校班级里的学生大都有几个层次的学生,包括轻度、中度、中重度、极重度四个层次,其中以中度的学生居多。中度的智障儿童大脑器官受损大,其智力缺陷较严重,按国家教委和残联的分级规定中说明,中度智障儿童是“可训练”型的学生,而不是“可教育”型的学生,对他们来说,操作实践是他们最好的学习途径,各种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养成是他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是辅助开发智力、弥补缺陷的辅助性目标。有条件的应积极挖掘学生自身的能力特长,尽可能的“扬长避短”,使之今后参与社会更有竞争力。像弱智指挥名人舟舟和春节联欢会上表演的“千手观音”全体舞蹈演员,如果不是赶巧有条件去接触指挥和舞蹈训练,他们又怎会有今天的成就呢?假如我们继续拘泥于传统,而未真正深入学生的具体需要,那么我们最终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

2 、学生个体差异大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很显著的。从智商程度上讲,学生从轻度到极重度都有;从年龄上讲,学生从六、七岁到二十几岁;从致残的病因上讲,有智力残疾、自闭症、脑瘫、癫痫等多种类型。从以上这些显著的差异中告诉我们,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明显不同,他们需要接受的特殊教育方向、目标也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应考虑到个体需要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策略并落实。在学生入校的那天起,我们就要建立各自的档案,记录着学生成长、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并不断的填充、更新。他们之间不存在优等生、差生的区别,只是发展目标不同而已。

改正方法

1 、切实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

综合分析走进“误区”的原因,就是原有的弱智教育框架显然已不适应新的弱智教育形势发展,必然要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寻找、摸索一条适合弱智学校生存、发展的新路子,有力地体现特殊教育的性质,而不再是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遵循国家教委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大胆又慎微、摒弃又创新地对原有旧课程进行“手术”,将生活需要、科学和课程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门适合弱智学生发展的新课程。

2 、调整心态,从容应对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的出现,必然会使全局带来一种新的活力,但同时也会使我们有些茫然适从,因此要求我们从上至下都要调整心态,以科研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对待出现的新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和制定研究方案。同时塑造师德、师魂,用我们的爱心、责任心、信心、耐心、恒心去从容应对,树起科研大旗,营造一片新天地。通过努力,一定能使智障儿童学会生活,并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如何实施智障儿童生活化教学

智障儿童因其智力上的缺陷,导致生活技能相对较差,因此,如何使他们通过教学能够走进生活、适应生活、学会生活,便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贯穿和实施“生活教育”的理念呢?

教学内容生活化

针对中重度智障儿童的教学目标是掌握以衣、食、住、行为主的各相关领域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让他们走上社会后尽可能独立地适应家庭和社区生活。为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目前我们学校主要使用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等教材,对程度较轻、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主要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并有选择地使用普教教材。即使这样,各班内的学生残疾程度、接受能力差距仍然很大,我们又在每个班里实行分类与个别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每个教师手里至少有二至三套教材供教师根据学生需要选择使用。为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我们编写了以生活化为主旋律的综合康复训练校本教材。教材分为《新同学》和《小学生》两大主体部分,主要包括能力形成和能力提升两大主板块。

教学语言生活化

智障学生由于脑功能发育障碍,认知能力较差,生活经验缺乏,普遍缺少沟通的动机,交往能力比较差。对于智障学生而言,沟通和交往能力更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较强的沟通与交往能力更能够帮助他们较好地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立足社会。因此,我们就要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生活资源,创设生活化的课堂语言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教师在使用生活语言时要了解他们的语言基础和语言特征,同时生活化的语言语句要简短,语速要适中,要突出质朴、直白、常用,甚至要口语化,或者借助生活中地方性的语言。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听的能力、理解能力方面降低难度,让学生感到亲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供交流的基础。

教室环境生活化

中重度智障学生认识事物主要靠形象思维,对于他们来说,熟悉的、具体直观的材料比较容易领会掌握。教室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也是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一个美丽幽雅、充满知识情趣的教室环境布置,不但能给智障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知识范畴,提高学习积极性。构建生活化校园,布置与学科教学、与生活内容息息相关的教室环境,是培智课堂教学面向生活的需要,要考虑培智学生的特点,结合课堂实际,用教学积累的字词卡片、生活用具、标签等来装点教室,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课堂学习的内容能够进行巩固,激发沟通交流的激情。

教育实践生活化

智障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特别差,怎样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从而达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目的呢?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来模拟,但是效果并不好。现在,我们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入生活进行实践。

同时,我们还经常带领智障孩子走出校园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智力障碍学生音乐教学中的个别化教育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其中,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既有先天音乐禀赋的差异,也有自身发展程度的差异;既有智能方面的差异,也有个性上的差异。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看,“差异也是一种资源”。个别化教育就是要适应学生的这些个别差异,关心每一个学生发展,关注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确定的、具体的教学计划,尽可能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不将任何一个学生从集体教学中分化出去,让他们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从而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音乐课上落实个别化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游戏、肢体动作、歌唱、语言等生动有效的音乐手段,针对每位智障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差异性的音乐教学,使学生能透过音乐的游戏或音乐活动的练习来唤醒学习音乐的本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及敏锐反应,同时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与交流兴趣,学会充分表达自我情绪、情感、学会自我接纳、愉悦身心,最终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一、全面了解,分层教育

对教育对象分层可以帮助每个孩子参与学习活动,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我在给七(1)班上音乐课时,将这一班级8名智障生分成A、B、C 三个层次,其中A层学生有3人,都为轻度智障学生,对音乐学习有兴趣,喜欢聆听各类儿童歌曲,上课时能够跟随老师演唱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律动;节奏感知能力较强,有的还能掌握较复杂的节奏,会使用铃鼓、双响筒、响板等多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基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地用自己的方式演唱,并一定程度地表现出对音乐的感悟。B层学生3人,为中度智障学生,节奏感知能力一般,不能将学过的节奏进行组合学习,但可以使用打击乐器中的铃鼓拍击出较简单的节奏,能够听清老师的要求,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的音乐情感,但有意注意时间短。 C层学生有2人,为重度智障学生,他们上课时常常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各种节奏型及节拍基本没有概念,缺乏对节奏的感知,也很难自我学习、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肢体运动不够协调,他们通常需要在老师的反复强调、辅导下才能完成相应的要求。

有了这样的对教育对象的全面摸底,就可以为之后音乐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评价的分层奠定坚实的基础,既可以让能力较强的学生“吃饱”,又避免了程度较低的学生“吃不了”。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学习中,从而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综合分析,制定计划

在全面了解班中不同层次学生的个别特点、掌握了他们的学习“脉搏”之后,就可以根据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要求、步骤、形式途径、手段方法等进行具体分析,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

比如,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针对七(1)班学生的情况,我可以确定该班学生的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水平,表现为学生已经达到的音乐能力水平;第二个则是潜在水平,这一水平可以在学生尚不能独立、自如地完成,但经过老师帮助启发并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完成的的音乐任务中表现出来。而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适当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又能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水平。

以音乐活动《小青蛙找家》为例,我为三个层次学生设定的节奏目标分别为:A类学生:能在情境游戏中学习用打击乐器响板,随节奏表现小青蛙的叫声,并能自己创编一些节奏来表现小青蛙找到家前后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B类学生:在老师帮助下,在情境游戏中尝试使用打击乐器、响板,随节奏表现小青蛙的叫声,并能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肢体动作来表现小青蛙找到家前后的不同情绪,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C类学生的分别是,目标1:能主动参与节奏游戏“勇闯荷叶桥”,在跳跳、玩玩中体验游戏乐趣;目标2:在老师和同学帮助下,尝试随音乐模仿最简单地小青蛙特征动作,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通过将学习目标分层,教师就能在音乐课上让每个学生在最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层次上得到最佳发展。

三、根据实际,分步实施

在授课中,教师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步骤分析,以确保学生一步步地达到预定的目标。比如,小周属于C类学生,在节奏学习时我对他的指导采取了“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则,对教学过程作了“分解”,以契合该学生认知能力落后的特点,环环递进,从而促使其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对于该同学,我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

1. 在游戏化的音乐节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和反应能力

节奏可以使人热血沸腾、情不自禁“手舞足蹈”,但它既是节奏,就必须得有节有律。在节奏练习中,首先要做到匀速,这就与人的平衡感有关,这是培养人的自控能力最重要、最基础的训练,同时在节奏训练中有大量的操作活动,这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对于小周来说,由于他的整体行为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在对他第一阶段的训练中,我着重通过各种各样游戏化的的音乐节奏练习来训练他的自控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其节奏感知能力,并通过各种方式激励他主动自信地参与音乐活动。

以前面提到的《小青蛙找家》这节音乐课为例,这是首明快活泼、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小动物歌曲,歌曲以浅显的语言、欢快流畅的旋律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在教学时,我将小青蛙急切要求回家的呼喊声 “跳跳、呱呱”作为教学的重点节奏内容。在节奏教学时,我设计了“勇闯荷叶桥”游戏。第一次音乐响起时,我邀请节奏较好的几位同学跟小周一起来玩游戏,要求每个人跟随老师按节奏接龙说出小青蛙的呼喊声 “跳跳、呱呱”,让小周在老师和几位同学的帮助下聆听、寻找游戏中的节奏,并尝试念出节奏。第二次音乐响起时,小周主动参与其中,让他听着音乐跟随其他同学一起说出小青蛙的呼喊声“跳跳、呱呱”,学做游戏“勇闯荷叶桥”,由此他渐渐产生了学习兴趣。第三次音乐响起时,再次让他跟其他同学一起,随音乐边跟老师口型反复跟念节奏,边尝试模仿其他几位同学青蛙跳的动作,过荷叶桥,完成闯关游戏。最后,加入打击乐器,为青蛙叫的节奏进行伴奏。教师出示一些打击乐器,几位参与节奏游戏的同学自己任选一种。考虑到小周的特殊性,我给他安排了节奏最简单的乐器铃鼓伴奏,只是要求他有意识地去拍击就行。当第四次音乐响起,教师在开始伴奏时给他动作提示,先让他模仿几位同学用手拍击节奏,等他能逐渐跟上同学们的歌声、伴奏声时,再给他使用乐器,他在伴奏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到了跟同学合作的快乐。

2. 在游戏化的歌表演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在音乐游戏活动中首先要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求,可是在一般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老演员”,一部分是“老观众”的状况,那些天赋好的学生经常有表现机会,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学生,由于性格内向、胆怯等原因而不愿意参与这些音乐活动,久而久之产生自卑感。小周就是其中的一个。如果教师放弃这部分学生的教育,他们所缺少的不只是音乐知识技能,而是心理缺损,直接影响到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在音乐课上,我根据小周好动的特点,决定从歌表演入手,对他提出合适的要求,引导其参与到课堂音乐活动中,以满足其自我表现的需求,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

比如,在教《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时,在歌表演教学时,我设计了选择游戏。首先,让同学们一起选择最想表现小青蛙的方式?是歌唱还是歌表演。我知道小周会选择跳舞,特地问他,他果然告诉我,他要选择跳舞,而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也都选择了歌表演。接着:大家开始集体学习青蛙跳的基本动作,在学习中,我对小周提出的要求是只要他跟着学就行,于是他很乐意地在模仿,虽说动作不是很到位,但我和同学们还是给予了表扬。然后,是分组练习。开始,他只能勉强地做跳的动作,而且老是跟不上歌曲的节奏,他也感到有些难受。我把他安排在舞蹈基础较好的小组中,根据需要设计一些较简单的律动,让同组的学生做小老师,再次帮助他,小周很高兴参与小组活动,并在活动中主动询问自己的动作做得对否,小伙伴也认真地帮助他纠正动作,他和小伙伴交流得很开心。在小伙伴的鼓励声中他学习的欲望越来越强,慢慢地他开始能合上音乐的节拍了,而且脸上的表情也逐渐丰富起来。最后,在进行小组赛时,我们给予小周展示的机会,他自己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我们先请一位舞蹈基础较好的同学带着他一起跳,跳着跳着,他就要求自己独立完成,我们非常高兴他有这个勇气,老师和同学都肯定了他的表演,他也非常高兴。虽说他的动作不是很正确,但是他能积极参与了,他能主动要求展示自我,我觉得他进步了。

实践证明,对智障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实施个别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可以操作的,学生进步也很明显。比如,小周天性好动,让他安静地在位置上唱歌、聆听音乐是很难的,而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他的自控能力、节奏感知能力、肢体协调能力,参与集体、小组活动与同学相互适应、合作和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肢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最明显,从最初的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到现在听到音乐能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能一边唱歌一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一学期的游戏化个别教学,让小周开始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也增强了他对音乐的兴趣,使他品尝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得益于教师对切合其自身水平和特点的音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遵循个别化教学的理论,针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寻求多种、多变、复合、主体的教学方法,发挥不同学生的智能强项和感官功能,以满足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真正需求,才能促使教学取得应有成效,每个智障学生才能学有所得。

智障学校

智障学校

这就是弱智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智障学校的误区当我们回过头来,摆正心态,调整视角,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已走入了“误区”。定义介绍1、课程目标的设定由于弱智学校班级里的学生大都有几个层次的学生,包括轻度、中度、中重度、极重度四个层次,其中以中度的学生居多。

阅读:456 收藏:113 分享:22


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数学课堂教学探讨

(许英丽)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如何上好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课,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在教学中教师面对智力不同的普通学生和弱智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既照顾普通

阅读:933 收藏:212 分享:12


我教弱智儿童学舞蹈

我教弱智儿童学舞蹈

少儿舞蹈教育是培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弱智儿童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还能矫正和补偿弱智儿童的身心缺陷,增进体质,促进其健康发育成长。而学习一套完整的少儿舞蹈,对于弱智儿童来说,无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激发弱智儿童学习舞

阅读:601 收藏:208 分享:291


0~12个月宝宝智力开发婴儿操―兰州市网络家长学校――家长的网上学校!

0~12个月宝宝智力开发婴儿操―兰州市网络家长学校――家长的网上学校!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可以健康聪明,除了合理的营养搭配,小宝宝同样需要运动来让自己茁壮成长。如果你的宝宝从来还没有做过婴儿操,那么要赶紧从现在开始了,事实证明,坚持做婴儿操可使你的宝宝初步的、无意识的、无秩序的动作,逐步形成和发展分化为有

阅读:296 收藏:127 分享:63


饮食科学搭配防治小儿弱智

饮食科学搭配防治小儿弱智

小儿弱智是一种很顽固并且很常见的疾病,给患儿的生活及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待这种疾病,除了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应注意小儿弱智的饮食,合理的饮食对病情的恢复是有很大帮助的.那,小儿弱智的饮食怎么搭配科学呢?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小儿弱智的恢复方法有哪些根据小儿弱智有先天、后天的不同

阅读:617 收藏:188 分享:0


学校:多元智能大放光彩的舞台

学校:多元智能大放光彩的舞台

当多元智能理论逐渐被人熟知时,它在教育方面应用的可能性也正被探讨。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们亟须一种可资借鉴的情境,以了解和验证多元智能进入教学实践的方法及其可能的成就。《多元智能与学生成就:六所学校的成功案例》在多元智能的实践方面为读者打开了视野,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告诉读者:无论什么样起点的学校,都可以成为多元智能大放光彩的舞台;无论天赋差异有多大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发挥潜能,发展自我。

阅读:611 收藏:217 分享:235


如何培养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弱智儿童的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要教育孩子进行学习,首先必须使孩子喜欢学习,想学而且要求学习。这种要求学习的心理活动,是学习的主观动力。弱智儿童的这种学习兴趣是我们鼓励与激发他们通过接受特殊教育促进智力发展的前提。相反,如果他们没有学习的兴趣,而强迫他们学习

阅读:445 收藏:117 分享:129


应重视弱智儿童学龄前的康复训练

应重视弱智儿童学龄前的康复训练

在弱智高班任教几年,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康复训练的大龄弱智学生,存在着许多不易改变的状况。他们身上存在的缺陷和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定型,许多不良行为成为习惯性行为,即使再对其进行强化训练,为时已晚,很难见到效果或收

阅读:249 收藏:453 分享:238